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12GB2C000150)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1
相关作者:程灿倪林娟袁勤牛付安周继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上海市农科院青年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性状
  • 2篇粳稻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 1篇品质性状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粳稻品种
  • 1篇聚类分析

机构

  • 2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周继华
  • 2篇牛付安
  • 2篇袁勤
  • 2篇倪林娟
  • 2篇程灿
  • 1篇刘健
  • 1篇江建华
  • 1篇洪德林
  • 1篇曹黎明

传媒

  • 2篇上海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粳稻品质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以粳稻‘秀水79'和‘C堡'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248个株系为试材,对粳稻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品质性状与单株产量相关关系不显著,但是与具体的农艺性状之间却存在着复杂的相关关系。提高粒重、穗长、单株生物产量、全生育期、一次枝梗数和降低二次枝梗数有利于改善粳稻碾磨品质;提高单株生物产量、全生育期以及降低粒重和着粒密度有助于粳稻垩白的改良;提高全生育期和降低每穗实粒数、二次枝梗数有助于改善粳稻蒸煮食用品质。并利用2009年参加上海市区试和生试的26个粳稻品种对RIL群体所得结果进行了验证。
牛付安洪德林江建华刘健倪林娟程灿周继华袁勤
关键词:粳稻农艺性状
上海市粳稻品种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对上海市16个常规粳稻品种的8个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粳稻品种碾磨和蒸煮品质的改良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蒸煮品质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外观品质总体较差;品质性状间存在着复杂的相关关系,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对碾磨品质和蒸煮品质都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8个品质性状可归结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0.166%;供试材料可分为4类,第1类品种的品质最好,可以直接转育为杂交粳稻的三系亲本,第2类和第3类品质次之,第4类品质最差,其中的若干品种可以作为选育优质品种的中间材料。有50%的品种聚集在第4类,显示出上海市粳稻品种具有遗传距离近、遗传基础狭窄的特点。
牛付安程灿周继华曹黎明倪林娟袁勤
关键词:粳稻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