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0221314083)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曹鹏吴文坚龚耀成梁裕郑涛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融合术
  • 1篇人工骨
  • 1篇人骨形态发生...
  • 1篇重组人骨形态...
  • 1篇重组人骨形态...
  • 1篇自固化磷酸钙
  • 1篇自固化磷酸钙...
  • 1篇磷酸钙
  • 1篇磷酸钙人工骨
  • 1篇脊柱
  • 1篇脊柱融合
  • 1篇脊柱融合术
  • 1篇骨形态
  • 1篇骨形态发生蛋...
  • 1篇骨形态发生蛋...
  • 1篇腹腔
  • 1篇腹腔镜

机构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篇张兴凯
  • 1篇郑涛
  • 1篇梁裕
  • 1篇龚耀成
  • 1篇吴文坚
  • 1篇曹鹏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腹腔镜下多孔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山羊腰椎体间融合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通过腹腔镜技术行山羊椎体间融合,研究新型多孔自固化磷酸钙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的骨性融合情况.方法 选择14只体重均匀、成年山羊随机分为3组,行L4~L5椎间盘摘除+椎体间钛网植骨融合术.A组:切开自体骨钛网组;B组:镜下合成骨钛网组(CPC组);C组:镜下含rhBMP-2的合成骨钛网组(CPC/rhBMP-2组)(6只).于术后6、12周分批处死动物,进行大体标本、组织切片,影像学检查及生物力学分析.结果 腹腔镜下椎间盘软骨终板的平均切除率与切开组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3组均获得骨性融合,但镜下CPC/rhBMP-2组的骨痂出现较前两组早,骨痂量多.结论 新型多孔自同化磷酸钙复合rh-BMP2在腹腔镜技术下能够达到山羊椎体间骨性融合,可作为一种合适的修复材料复合物,以期临床应用.
朱志海曹鹏梁裕龚耀成郑涛张兴凯吴文坚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磷酸钙脊柱融合术腹腔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