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508B01)

作品数:22 被引量:288H指数:10
相关作者:郝晋珉侯满平覃莉郭文华孟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9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农业
  • 4篇土壤
  • 3篇小城
  • 3篇小城镇
  • 2篇冬小麦
  • 2篇施肥
  • 2篇施用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农业结构
  • 2篇农业结构调整
  • 2篇区位
  • 2篇区位模型
  • 2篇县域
  • 2篇小麦
  • 2篇粮食生产
  • 2篇模糊综合评判
  • 2篇环境质量
  • 2篇黄淮
  • 2篇黄淮海
  • 2篇黄淮海平原

机构

  • 22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莱阳农学院
  • 1篇中国土地勘测...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卡罗莱纳州...

作者

  • 14篇郝晋珉
  • 6篇侯满平
  • 5篇覃莉
  • 4篇郭文华
  • 4篇孟鹏
  • 3篇杨合法
  • 3篇刘平辉
  • 3篇张富刚
  • 3篇丁忠义
  • 3篇侯湖平
  • 3篇李旭霖
  • 2篇牛灵安
  • 2篇李季
  • 2篇李维炯
  • 2篇刘彦琴
  • 2篇孙振钧
  • 2篇李新波
  • 2篇马永良
  • 1篇吕春燕
  • 1篇曹志平

传媒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生态经济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生态环境
  • 1篇农业网络信息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2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7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被引量:26
2007年
为研究施用生物有机肥(EM堆肥,即有效微生物制剂+堆肥)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在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进行了11 a施用EM堆肥、传统堆肥、化肥和对照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共鉴定出7目、19科、39属土壤线虫,包括15属食细菌性线虫、4属食真菌性线虫、14属植物寄生性线虫和6属杂食-捕食性线虫。植物寄生性线虫是优势营养类群,小杆属(Rhabditis)、螺旋属(Helicotylenchus)和盘旋属(Rotylenchus)是优势线虫属。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线虫总数和食细菌性线虫数量为EM堆肥>传统堆肥>对照>化肥。土壤线虫可用作施肥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的生物学指标。
胡诚曹志平白娅舒杨合法
关键词:施肥营养类群
基于GIS技术实现农用地估价方法创新被引量:7
2003年
该文通过对我国农用地估价现状和估价方法的分析,从农用地估价与GIS技术结合的客观需求与技术可行性出发,总结目前同类系统的开发模式,以农用地价格学、信息系统学和计量地理学为基础,探讨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实现农用地估价在方法上的创新,基于组件式GIS平台SuperMap开发经验进一步分析其技术实现过程。
李芳芳郝晋珉刘平辉
关键词:GIS农用地估价地理信息系统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土地利用结构及其与粮食产量关系分析——以河北省曲周为例被引量:24
2005年
本文在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土地利用选择的宏观和微观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从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了县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性和均衡度,并具体以耕地资源的内部微观调整对县域粮食产量所产生的影响为例。结果表明:①农户和政府均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户微观土地利用选择行为构成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源动力;②政府的宏观引导和农户的微观选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了县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二者的性质决定了各自的行为;③耕地内部作物面积构成变化是农户微观土地利用选择的结果;比较利益的存在是耕地内部流转的主要原因,并对粮食产量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曲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粮食生产安全的政策建议。
丁忠义郝晋珉李新波张富刚侯湖平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粮食产量粮食生产安全耕地资源均衡度
县域土壤有机质变动及与粮食生产行为关系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基于土壤有机质(SOM)在土壤持续利用以及区域粮食安全的基础性作用,以曲周县为实证点,采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县域1980和2002年SOM进行普通Kriging法插值并获取空间分布图;以农户调查资料和Cobb—Douglas生产函数验证粮食生产行为对SOM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全县SOM平均值由1980年的8.67g/kg提高到2002年的13.75g/kg,99%耕地的SOM增加量为0.67~9.21g/kg;2)SOM空间分异的随机因素增强,人为因素的作用已经超过自然因素的作用,农户粮食生产过程中的微观选择行为日趋发挥重要作用;3)不论是县域尺度还是农户尺度,粮食生产与土壤保护始终是一组博弈行为;政府宏观引导是农户突破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粮食生产行为选择观的必要措施.
丁忠义郝晋珉牛灵安侯湖平张富刚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粮食生产土壤保护农户行为
区位模型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应用研究——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被引量:5
2004年
从大兴区 14个乡镇的区位效应入手 ,分析小城镇体系 (重点为卫星城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建议。依据区位理论 ,运用系统模型方法 ,将区位因素定量化 ,建立了区位优势度模型 (包括经济吸引度模型和空间聚集度模型 )和区位适宜度模型 ,对大兴区小城镇体系的区位状况进行分析并划分区位优势度等级 ,分析其区位适宜状况 ,判断其适宜度类型。研究结果证明该区位分析模型合理 ;黄村镇具有二级区位优势度 ,归于良好区位适宜类型 ,属于全面发展的综合型卫星城 ;亦庄镇具备一级区位优势度 ,归于基本适宜类型 ,属于特色卫星城。从而得出结论 :区位模型可以对小城镇体系的区位优势和适宜程度进行定量评价 。
孟鹏郝晋珉郭文华侯满平覃莉
关键词:小城镇
长期施用有效微生物肥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7
2007年
在多年连续定位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EM微生物堆肥能明显增加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产量。EM微生物堆肥处理的年均总产比等量传统堆肥增产8.3%~8.9%,其中冬小麦增产8.3%,夏玉米增产8.2%~9.4%。EM微生物堆肥能在一定程度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EM微生物堆肥处理的冬小麦、夏玉米总光合势比等量传统堆肥分别高5%~36%,5.2%~14,3%,比化肥处理分别高19%~72%,19.6%~46,4%,随EM微生物堆肥施用量的增加差异更明显。EM微生物堆肥比较高的光合势加快了干物质的积累速度,从而提高了冬小麦、夏玉米的群体生长速率。
同小娟李俊李维炯
关键词:冬小麦夏玉米光合势
WTO对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挑战、机遇及对策研究
2003年
黄淮海平原农业生产在我国一直占重要地位,加入WTO必然对黄淮海平原未来农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文中分析了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如农产品质量不高,农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农民收入的增长缓慢及水资源严重短缺等,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略与对策,为黄淮海平原农业未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侯满平郝晋珉刘平辉李旭霖
关键词:入世WTO黄淮海平原农业农业制度创新农业结构调整节水农业
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状态评价研究被引量:20
2004年
土地利用系统是由自然、经济、社会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复杂巨系统。本文以系统论为指导,在科学设置评价指标体系,合理界定指标权重和指标阈值的基础上,针对土地利用系统本身的多维性、复杂性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的抽象性与模糊性,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黄淮海平原4个县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状态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与县域实际基本相符。一级评判结果表明:黄淮海4个县域土地利用系统处于非持续状态,而经济子系统均处于可持续状态;二级综合评判结果表明,除禹城土地利用系统处于可持续状态外,其它3个县域的土地利用系统均处于非持续状态。其中,水土地资源的稀缺已成为各县域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评价结果也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由于抛弃了"是"与"非"的二值逻辑,为复杂系统的状态评价提供了规范化的数学框架,运用该方法进行县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状态评价是适宜的、可行的。
刘彦琴郝晋珉
关键词:土地可持续利用阈值模糊综合评判
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内涵及其应用——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被引量:14
2005年
研究目的:确定区域土地利用强度新的内涵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综合法、因子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结果:土地利用由数量利用和质量利用组成,不同影响因子限定条件构成土地利用强度各维度的发展空间;土地利用强度的表征函数可由二维拓展到多维,其值是土地利用过程中各影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以河北省曲周县为实证点,依据因子分析结果,分析县域种植业土地利用强度,并用GIS进行空间表达。研究结论:(1)以曲周镇为中心,土地利用强度由里向外逐渐降低;(2)县域中部土地利用强度高于南、北部;(3)县域土地利用强度格局是农户种植业微观土地利用行为累积的结果,其中农产品价格与耕地立地条件是县域种植业土地利用强度格局主要驱动因素。
丁忠义郝晋珉李涛侯湖平张富刚白玮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强度
一个基于Web的信息自动采集和发布系统的设计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本文针对曲周农业信息服务网站建设的实际工作,讨论了建立一个信息服务网站所需考虑的一些相关技术,并重点讨论了基于Web的农业信息自动采集与发布系统的实现。该系统能够对Internet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分类,并对信息搜索和浏览进行必要的支持。
赵明马永良朱自力赵晓军
关键词:基于WEB农业信息服务信息服务网站网站建设信息搜索浏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