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5001)

作品数:6 被引量:103H指数:4
相关作者:姚展予彭亮廖菲濮江平汪晓滨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陕西省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液态水
  • 2篇降水
  • 1篇遥感
  • 1篇增雨
  • 1篇水云
  • 1篇人工防雹
  • 1篇人工消雾
  • 1篇人工影响天气
  • 1篇人工增雨
  • 1篇自动化
  • 1篇微波
  • 1篇卫星
  • 1篇卫星遥感
  • 1篇消雾
  • 1篇客户机
  • 1篇冷锋
  • 1篇火箭
  • 1篇降水过程
  • 1篇降水云
  • 1篇防雹

机构

  • 5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陕西省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河南省气象局

作者

  • 5篇姚展予
  • 3篇彭亮
  • 1篇周毓荃
  • 1篇戴进
  • 1篇李昊
  • 1篇汪晓滨
  • 1篇鲍向东
  • 1篇濮江平
  • 1篇廖菲
  • 1篇黄毅梅
  • 1篇张云平

传媒

  • 2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气象
  • 1篇气象科技
  • 1篇气象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回顾被引量:54
2006年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在过去的40多年中,围绕人工增雨技术与外场试验、雹云物理与人工防雹、雾结构观测与人工消雾、云的宏观结构与云图、云降水模式与数值模拟、云物理室内实验与催化剂及催化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很多研究成果在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实践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发挥了实际效益。
姚展予
关键词:人工增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雾
卫星微波被动遥感云中液态水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9年
卫星微波被动遥感云中液态水的研究在近30年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卫星遥感仪器的不断进步、探测精度的不断提高为卫星微波被动遥感云中液态水提供了技术和资料保障,在此基础上针对卫星微波被动遥感云中液态水技术而发展的一些统计反演方法和物理反演方法不断地得到改进、完善和提高。文中主要就各个时期发展的主要反演方法做了简要回顾,概括了这些反演方法的关键技术,评述了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由于海表和陆表的辐射特性的巨大差异,分别就海洋上空和陆地上空云中液态水的统计和物理反演技术方法进行了综述,并进行了比较。针对地表比辐射率这一制约陆地上空云中液态水反演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也进行了相关评述和讨论。
姚展予彭亮
关键词:卫星遥感微波比辐射率
河南省非降水云中液态水的卫星微波反演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云中液态水分布对全球气候和局地天气变化有重要影响,是判别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潜力区的重要依据。利用TRMM卫星微波成像仪(TMI)85.5GHz通道垂直极化亮温资料与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VDISORT模式采用逐步逼近方法反演了河南地区地表比辐射率;再利用TRMM/TMI85.5GHz通道垂直极化亮温资料、TRMM/VIRS红外辐射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VDISORT模式采用迭代的方法反演了河南地区云中液态水的垂直积分总含量。与红外卫星云图、TRMM卫星2A12产品及NCEP资料对比分析表明:该研究提出的反演陆地上空非降水云中液态水方法是可行的,且对云中液态水垂直积分总含量水平分布的反演结果较对比产品结果更好。
彭亮姚展予
河南春季一次云降水过程的宏微观物理特征分析被引量:22
2007年
云降水的宏微观物理特征的观测和研究,有助于建立典型的云降水多尺度结构模型,为确定科学的人工增雨催化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借助于雷达、卫星等多种遥感探测手段,结合飞机的云中观测,对2004年3月31日河南云降水观测外场试验区(31.5-35°N,111-114°E)的一次云降水过程实施了综合探测,综合分析了此次云降水过程的宏微观物理特征。此次云降水系统属于比较典型的低槽、冷锋活动所造成的一次小至中雨过程。根据GOES卫星云图和天气图可以看出,沿锋面云系的后部,有一槽线,它对试验区的降水起主要作用,地面冷锋位于云带的前沿。雷达PPI回波显示为一条窄而长的回波带,宽度较窄,强度不大;RHI显示回波高度不高,回波云顶高度平均在5-6km左右,除存在一些20-30dBz的回波团外,回波强度比较均匀,回波中存在明显的0℃层亮带。这次降水为锋上高积云(Ac)和其下部液水较为丰沛的层积云(Sc)结合而成,在Ac云的4340m(-4.8℃)和3670m(0℃)液态水含量出现高值,分别为0.072g/m^3和0.086g/m^3,在Sc云中的0℃附近液态水含量出现高值。降水形成前,云中粒子谱型主要为单峰型,粒子直径大部分在5-10μm之间变化,大粒子浓度很低,不到0.1个/cm^3,且呈不连续分布,随着云中微物理过程的发展和降水的形成,粒子谱型逐渐转为双峰或多峰型,粒子浓度明显增高,粒子直径逐渐增大。
彭亮姚展予戴进濮江平汪晓滨廖菲
关键词:冷锋PMS
SATELLITE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OF FLOODING
2004年
The ability of the 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 (TRMM) Microwave Imager (TMI) for flooding and soil wetness detection has been demonstrated in this study.On the basis of TMI measurements,four methods,the classification method,the soil wetness index (SWI) method. the polarization difference index (PDI) method,and the polarization ratio index (PRI) method, were brought out to monitor flooding and study soil wetness in the Changjiang and Huaihe River Basins during the summer 1998.Compared with the images provided by L-ban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L-SAR) and Radar Satellite (Radarsat) and the figures derived from daily rainfall data based on the Z-index method,the detection of flooding and soil wetness by TMI was proved to be feasible.
姚展予李万彪高慧琳朱元竞赵柏林张强
关键词:TRMM/TMIFLOODING
人工影响天气高炮(火箭)作业空域自动化申报系统被引量:17
2006年
为解决高炮(火箭)人工影响天气电话申报空域存在的时效性差、人力劳动量大和易出现失误等问题,研究开发了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高炮(火箭)作业空域自动化申报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气象基本业务通讯网络,以数据库为核心,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式,实现了用计算机处理作业空域申报和批复等实时信息,并具有自动保存作业空域申报和批复信息以及保存作业点的作业信息和作业效果信息等功能。该系统还具有根据天气形势,对适合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点进行预警,并优先进行空域申报的功能。文中还对该系统的设计思路进行了拓展,提出了利用该系统实时信息交互功能设计全新模式的高炮(火箭)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系统的思路。
黄毅梅周毓荃鲍向东姚展予张云平李昊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