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2-2-3-3)

作品数:9 被引量:44H指数:4
相关作者:梁新刚任建勋过增元王爱华徐向华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理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6篇航天
  • 6篇航天器
  • 3篇载人
  • 3篇载人航天
  • 3篇载人航天器
  • 3篇热控
  • 2篇蓄冷
  • 2篇热泵
  • 2篇相变材料
  • 1篇电泵
  • 1篇电解
  • 1篇对流换热
  • 1篇性能分析
  • 1篇压力控制
  • 1篇压缩式热泵
  • 1篇制氧
  • 1篇制氧系统
  • 1篇升华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处理

机构

  • 9篇清华大学
  • 1篇航天医学工程...

作者

  • 8篇任建勋
  • 8篇梁新刚
  • 3篇过增元
  • 3篇王爱华
  • 2篇姬朝玥
  • 2篇徐向华
  • 1篇任健勋
  • 1篇陈泽敬
  • 1篇李明海
  • 1篇张旸
  • 1篇张信荣
  • 1篇周抗寒
  • 1篇尚传勋

传媒

  • 5篇工程热物理学...
  • 4篇清华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压缩式热泵膜蒸馏系统的分析与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本文将探索应用减压膜蒸馏技术制取纯净水,同时采用压缩式热泵回收水蒸气冷凝潜热用于加热原料液,以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可行性.压缩式热泵系统以R142b为工质,在热源(原料液)温度为55~65℃、冷源(水蒸气)温度为30~50℃的条件下,系统的COP可达3.0以上,系统单耗173 Wh/kg.与TIMES[1]相比,不仅提高了产水率,而且明显降低了系统的单耗.指出了进一步降低制冷温差,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的技术途径.
张旸任建勋陈泽敬
关键词:减压膜蒸馏压缩式热泵水处理
航天器变速热泵回路的技术优势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在保证航天器废热排放量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对比分析了固定转速热泵回路热控系统和变速热泵回路热控系统的耗电量,结果证明后者比前者节能20%左右。综合分析还表明:变速热泵可以实现软启动,对航天器上的电网无冲击,对其它用电设备无干扰;可以实现快速制冷和供热;控温精度高,回舱流体温度波动小;可靠性高,寿命长;脉动噪声小;可以实现无级调速,具有热负荷调节范围宽等技术优势。变速热泵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具备了在航天器上应用的条件。
王爱华梁新刚任建勋李明海
关键词:航天器热控制热泵蓄冷
航天器短时大功率排热系统质量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为既能提高航天器排热能力,又能降低排热系统质量,提出了单相流体回路、蓄冷单相流体回路、热泵单相流体回路、蓄冷热泵回路4种排热方案,计算了各方案排热能力和系统质量构成。与单相流体回路相比,在给定条件下,采用蓄冷热泵回路可减少辐射器面积69.9%,降低排热系统质量53.5%。而蓄冷单相流体回路可减少辐射器面积56.0%,降低排热系统质量48.8%。结果表明:蓄冷方案可以有效解决航天器短时大排热功率问题。
王爱华梁新刚任建勋
关键词:航天器热控蓄冷相变材料热管理
空气冷凝换热器模拟中几个问题的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本文建立了空气冷凝换热器简化动态模型及凝结液膜厚度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膜状凝结时液膜厚度和速度沿流程的分布,结果表明在计算时可以忽略液膜的导热热阻;通过对简化模型的分析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冷凝换热器通道内的湿空气可能达到过饱和状态,但分析表明不会产生结雾,计算时不需要考虑;通过分析及计算发现冷凝换热器存在最佳去湿流量,使得去湿量最大,在对载人飞船进行湿度和温度控制时要考虑这一因素。
徐向华梁新刚任健勋
关键词:过冷
载人航天器密封舱内空气压力的动态分析被引量:9
2002年
为了给载人航天器密封舱压力制度的建立提供依据,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小型载人航天器密封舱内的动态压力变化。使用集总参数模型和理想气体模型推导出舱内气体组分的分压力及总压变化的数学模型,用此模型计算了正常作息制度、极端作息制度以及各种氧气补充方式下的压力变化,并对比了2人和3人乘员组的压力波动幅度。结果表明,航天员的新陈代谢强度变化引起的压力波动一般不超过允许值。
徐向华任建勋梁新刚过增元
关键词:密封舱载人航天器压力控制
热电泵-相变材料热控系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为解决排热功率剧烈变化的航天器大功率组件的温度控制问题,提出了小型热电泵相变材料热控系统。通过实验研究了5种不同设计方案下大功率组件的温度波动情况,其中将大功率组件置于相变材料容器和热电泵之间的方案最佳,能有效降低大功率组件最高温度和温度波动幅度,其最低温度为24.5℃,最高温度为55.2℃。研究了大功率组件在向阳期间和阴影期间工作的两种模式对温度波动的影响,发现前者更有利于降低大功率组件的最高温度和温度波动幅度。结果表明,采用该热控系统对航天器短时大功率组件进行温度控制是可行的。
王爱华任建勋梁新刚
关键词:航天器热控相变材料
载人航天器SPE制氧系统性能分析被引量:7
2002年
为了对载人航天器中 SPE制氧系统进行优化改进 ,根据热力学守恒定律、能量输运规律以及相关电化学理论 ,建立了系统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结果表明 ,提高电解槽工作电流密度 ,不仅有利于提高电流效率和氧产量 ,也有利于减小单位产氧量的电耗 ;而提高氧、氢产品背压会对系统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产氧量下降 ,且单位产氧量的电耗升高 ;工作温度的提高 ,既有正面影响 ,如理论分解电压下降 ,单耗减小 ,也有负面影响 ,如造成电流效率降低 ,产氧量下降。研究结果对载人航天器中水电解制氧系统的设计及运行有一定指导意义。
任建勋张信荣尚传勋周抗寒梁新刚
关键词:载人航天器制氧电解传热
微重力条件下舱内对流换热的地面质-热比拟被引量:4
2001年
运用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相似比拟原理,对载人航天器地面模拟舱内空气的对流换热和对流传质进行了理论分析,对萘升华质-热比拟实验技术用于微重力舱内对流换热地面模拟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种工作压力和模型尺寸保持的抑制自然对流的地面模拟技术,并用数值方法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这一技术可用于载人航天器工作舱内对流换热的地面模拟实验。
任建勋姬朝玥梁新刚过增元
关键词:升华微重力条件对流换热载人航天器
矩形方腔内流动分叉现象的数值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为了研究矩形方腔内空气的流动特性,本文对不同初始条件、不同雷诺数下方腔内的流动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方腔内的雷诺数较大时,方腔内空气的流动会出现分叉现象,即对不同的初始条件,尽管边界条件完全相同,计算所得的流场却不一样。而当雷诺数小于某一值时,流场与初始条件无关,无分叉现象出现。
姬朝玥任建勋梁新刚过增元
关键词: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