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2004295)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崔田邹广田刘冰冰刘志明于世丹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主题

  • 3篇第一性原理
  • 3篇金属
  • 2篇氢化物
  • 2篇金属氢化物
  • 2篇化物
  • 1篇单壁
  • 1篇单壁碳纳米管
  • 1篇电子结构
  • 1篇动力学
  • 1篇压力效应
  • 1篇银膜
  • 1篇原子
  • 1篇增强拉曼光谱
  • 1篇碳纳米管
  • 1篇子结构
  • 1篇相互作用
  • 1篇粒径
  • 1篇量子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管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

作者

  • 3篇邹广田
  • 3篇崔田
  • 2篇刘志明
  • 2篇刘冰冰
  • 1篇赵冰
  • 1篇王旭
  • 1篇王霖
  • 1篇陈长安
  • 1篇何文炯
  • 1篇韦孟伏
  • 1篇姚明光
  • 1篇于淼
  • 1篇李冬妹
  • 1篇马琰铭
  • 1篇于世丹

传媒

  • 2篇物理学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高压物理学报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Nb_2H的电子结构和相互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应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赝势-平面波方法研究了Nb2H的电子结构和H原子占据点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由4个Nb近邻构成的四面体中心点(T点)为H的稳定俘获点,而由6个Nb近邻构成的八面体中心点(O点)则为相互作用势的极大值点,是不稳定点.相邻T点间存在低能量通道,具有鞍点(S点)结构.在T点及近邻低能通道上,H的1s能级展宽较弱,Nb的4d,5s带部分向下延展,与H带杂化后形成孤立带.当H由T向O移动时,孤立的杂化带向金属价带靠近,带隙逐渐消失.H处于完整宿主晶格中的T点时,布里渊区Γ点处的光学声子结构色散较强,而在远离Γ点处的色散很弱.H在T点邻域及T-T通道上的电子结构稳定性和声子的色散关系表明,H倾向于以稳定负离子形式存在.
刘志明崔田马琰铭刘冰冰邹广田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金属氢化物相互作用
压力对金属铌中氦原子凝聚的影响
2008年
采用零温条件下的赝势-平面波方法和有限温度下的Car-Parrinello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不同压力环境下氦原子在金属铌中的行为特征,研究了宿主缺陷和氦泡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闭电子壳层的氦原子在金属铌中具有刚球模型特征,其占据区域为金属自由电子的禁区,从而破坏铌原子之间的金属性键合。在常温条件下,局域高浓度的氦原子优先凝聚于近邻宿主空位缺陷处,从而形成氦泡;完整晶格中高浓度的氦将促使铌原子易位,形成间隙-空位模式的宿主缺陷,氦原子聚集于空位区域。完整宿主在压力(40 GPa)的作用下,晶格参数减小,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尽管氦原子的存在削弱了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位于格点上的铌原子仍难以借助热振动偏离格点形成空位,因而未能形成间隙-空位对和氦泡。
刘志明崔田何文炯邹广田韦孟伏陈长安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压力效应
不同银膜粒径对单壁碳纳米管SERS谱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利用化学沉积法和溶胶法制备了粒径在20~100 nm范围内不同的表面增强纳米结构活性银膜, 系统地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SWCNT)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G-band和D-band. 比较玻璃和石英两种不同基片上的结果发现, 单壁碳管的SERS谱随银膜粒径的变化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G-band峰移对20~100 nm范围内活性银膜粒径的差异不敏感, 表明该波段所对应的碳管六元环本征振动比较稳定, 与界面的化学相互作用较弱. D-band的峰形随基片和活性银膜粒径不同均有改变, 且随着粒径变小, 高频振动贡献有增大的趋势, 表明无序碳与活性银膜间存在很强的相互作用.
刘冰冰于淼李冬妹崔田王霖姚明光于世丹邹广田王旭赵冰Sundqvist Bertil
关键词:单壁碳纳米管表面增强拉曼光谱银膜粒径
金属Nb中H的量子行为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原理的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H在Nb晶体中的势场.通过求解H在该势场中的Schrdinger方程,得到了H的振动状态.计算结果表明,H的基态和第一激发态是局域的,第二激发态是非局域的,可以在T点之间迁移以及做4T/6T环运动.
刘志明何志马琰铭崔田刘冰冰邹广田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金属氢化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