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10005-001)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10005-001)
- 作品数:35 被引量:201H指数:8
- 相关作者:王健刘颖邓鑫邹雯张亚萍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广西中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从李中梓“治泄九法”谈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防治被引量:1
- 2011年
- 腹泻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明代著名医学家李中梓提出了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的"治泄九法",对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深入探讨李中梓"治泄九法"在艾滋病相关性腹泻防治中的应用,对于改善患者的腹泻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 李永亮唐红珍邓鑫张亚萍
- 关键词:李中梓艾滋病相关性腹泻
- 252例艾滋病患者中医证候调查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研究分析某地区艾滋病患者常见的中医症状和证候分布,为进一步中医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调查问卷,对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中医症状和证候分布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见中医症状与体征为乏力、健忘、气促、心悸、畏寒、喘促等;常见舌色是淡红舌,常见的舌形为正常,常见的舌态为正常,常见的苔色为白,常见的苔质为薄苔;以弱脉出现频次最多。患者中医证候总体分布上以虚证较多,其次是虚实夹杂,其中常见中医证型依次为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肺气虚弱证、脾气亏虚证。结论调查显示气虚是艾滋病的最基本病因,肺脾气虚证是常见基本证型。肺、脾两脏贯穿不同病程,病变的脏腑重在脾肺,涉及心肝肾。
- 郭晓辉张丽谢世平
- 关键词:艾滋病证候
- 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患者中医症状、体征、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对107例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按照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收集患者的四诊信息和中医证型资料。结果:广东地区107例经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患者最常见症状、体征为乏力(41.12%)、头痛(25.23%)、腰痛(24.30%)、自汗(23.36%)、咳嗽(20.56%)、皮疹(18.69%)、关节痛(18.69%)等;舌象以红舌(53.27%)为主,舌苔以白苔(54.21%)多见;最常见的脉象为细脉(59.81%)、弦脉(55.14%)、沉脉(23.36%)等;最常见证型为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19.63%)、脾肾亏虚湿邪阻滞型(14.02%)、肝经风火湿毒蕴结型(13.08%)。结论:广东地区107例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患者中医症状、体征、证候分布有一定规律,病位主要集中在肾、肝、脾(胃)。
- 徐月琴岑玉文王健符林春
- 关键词:艾滋病性传播感染辨证分型
- 243例注射吸毒者艾滋病证候特点及其演变规律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注射吸毒者艾滋病的证候特点及演变规律。方法使用证候调查表收集243例注射吸毒者艾滋病研究对象四诊信息资料。结果注射吸毒者艾滋病中医证候主要由实证类向虚证类演变,向气阴两虚类转变为主,肝气郁结类、脾气虚弱类次之;以气阴两虚类者居多,具体证型主要向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演变,体现出从气阴虚损向脏腑阴阳亏虚演变的特点,主要累及肾脾肝三脏。结论注射吸毒者艾滋病的证候特点及其演变规律:以虚为主、虚实夹杂,其演变呈现"气郁、气虚→气阴虚损→脏腑阴阳亏虚"的过程,兼夹火热、痰湿、血瘀诸邪,病位主要在肾、脾、肝三脏,累及肺、心、胃。
- 王莉赵竞杨绍春刘彦丽孙俊蔡怡宋娜丽贺铮铮
- 关键词:注射吸毒艾滋病中医证候
-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概述被引量:11
- 2010年
- 从研究历程、科研项目、文献分析、医疗救助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现状和进展进行概述。尽管目前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艾滋病是一种极其复杂的难治的疾病,中医药要充分发挥其治疗艾滋病的优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建立中西医互补的艾滋病治疗模式,将是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 王健刘颖邹雯陆嘉鸣周俊
- 关键词:中医药艾滋病
- 新疆地区142例HIV/AIDS患者的中医证候调查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调查新疆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的舌脉症状、证候要素及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方法对142例HIV/AIDS患者的感染途径、舌象、脉象、病位、病性、证候分型进行统计。并对性接触和静脉吸毒2种不同感染途径患者主要证候分型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142例中感染途径为性接触者占42.25%,为静脉吸毒者占42.25%。舌质颜色统计中舌淡红出现率最高,占47.88%,其次是舌红占24.65%。舌形态统计中裂纹舌最多占20.42%,胖大舌占16.90%。苔质苔色统计中薄白苔最多,占33.10%,黄腻苔占21.83%。脉象统计中细脉最多,占35.92%,沉脉占30.28%,数脉占25.35%。病位证候要素统计中肾脏的出现率最高占30.99%,其次肝占26.76%。病性证候要素统计中阴虚占44.37%,气虚占42.96%。证候分型统计中肝肾阴虚证候出现频率最高,占28.17%,肝胃不和占16.18%,脾胃湿热占8.45%,肝郁脾虚占4.93%,肺肾两虚占7.04%。性接触和静脉吸毒2种不同感染途径感染者在主要的中医证候分型上无差异性。结论新疆地区HIV/AIDS患者证候涉及肾肝脾胃肺多个脏腑,以气虚和阴虚最多,证候多表现为肝肾阴虚、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肺肾两虚、肝郁脾虚。
- 沙莎董继鹏刘颖马建萍李洪娟
- 关键词:中医证候
- HIV感染无症状期中医辨治思路
- 2010年
- HIV感染无症状期是中医药治疗HIV感染的黄金点。如何抓住该时期,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运用治未病的思想,对于中医药治疗HIV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中医学的角度,对HIV感染无症状期的病机、临床表现以及目前的治疗现状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更好的使用中医药治疗HIV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 陈军王江蓉
- 关键词:艾滋病HIV无症状HIV感染期
- 243例注射吸毒者艾滋病证候特点及其演变规律研究
- 目的:探讨艾滋病的证候特点及演变规律。方法:使用证候调查表收集243例研究对象四诊信息资料。结果:中医证候主要由实证类向虚证类演变,向气阴两虚类转变为主,肝气郁结类、脾气虚弱类次之;始终为气阴两虚类者居多,具体证型主要向...
- 王莉赵竞杨绍春刘彦丽孙俊蔡怡宋娜丽贺铮铮
- 关键词:注射吸毒艾滋病中医证候
- 文献传递
- 中医体质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1年
- 随着医学研究从以"病"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方向发展,体质研究得到普遍重视。对中医体质学相关研究文献从6个方面进行综述:体质的概念、古代文献、现代分型、体质与证候、体质与组学、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最后提出中医体质学应与临床紧密结合的发展方向。
- 许飞龙符林春岑玉文
- 关键词:中医体质学
- 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研究的思路、方法及结果被引量:3
- 2012年
-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特异性免疫功能受损为主要特点的传染病,其表现为多系统、多器官、多病原体的复合感染;
- 王健刘颖
- 关键词:艾滋病中医证候学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免疫功能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