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2009JJD730004)
- 作品数:12 被引量:40H指数:5
- 相关作者:闵丽陈松涛彭膺昊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新中国宗教治理方略的演进路径及内在逻辑--基于宗教管理政策性文献的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宗教管理的政策性文献。运用现代国家治理的理论与方法,分析我国不同阶段宗教管理的政策策略,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宗教治理方略的变迁,经历了从政策性管理到法制化管理,再逐步转向法治化治理的演进路径。新中国宗教管理的策略与方式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特征。执政党宗教治理理念与方略的演进路径,与国家治理理念和战略的转变一脉相承,具有历史必然性。
- 闵丽
- 关键词:演进路径内在逻辑
- 马克斯·韦伯研究道教的目的及其启示被引量:2
- 2011年
- 在《儒教与道教》一书中,马克斯·韦伯将道教与儒教置于同等地位,并对道教伦理思想与社会现代性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梳理。韦伯认为,道教某些特征与现代性、西方理性主义之间具有亲和力,但其巫术严重阻碍了道教自身蕴含的理性化倾向,因而与现代性社会之间具有反向关系;韦伯研究世界诸多宗教的目的,并非在于论证西方文明优越论和西方中心论,而是通过探究西方现代性的起因,从而找到一种克服现代性危机的路径;为此,韦伯提出,应该在一个开放的、而非单一封闭的范围内寻找或建构克服危机的价值体系。韦伯对世界诸多宗教独特性的强调,恰恰可以视为韦伯力图解决现代性危机的一种思路和努力;在众多思想体系中,道教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不失为一种推动社会制度合理化进程的思想观照。
- 彭膺昊闵丽
- 关键词:马克斯·韦伯道教研究理性化社会危机
- 中国宗教管理法治化建设:理念、依据、条件被引量:2
- 2017年
- 中国宗教管理法治化建设过程中,存在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宗教管理"法治化"与"法制化"的本质区别;其二,政府宗教管理法治化建设的历史与现实依据;其三,宗教管理法治化建设的环境条件。只有从本质维度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才能真正领悟政府宗教管理法治化的思想意蕴,深透理解和诠释现阶段宗教管理法治化建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把握阻碍宗教管理法治化进程的瓶颈及有效破解方法。
- 闵丽
- 关键词:法治化建设
- 我国宗教事务管理制度调整优化刍议被引量:7
- 2015年
- 互联网及现代通讯技术支持下形成的开放社会,给"未经政府登记注册"的宗教组织及个人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空间,使之能够游离于政府宗教管理制度之外。政府管理"盲区"由此显现;对此,我国执政党和政府应转变治理理念,即从管控理念转变为法治理念,并强化法治手段及司法机关处理相关问题的参与机制,优化宗教事务管理机构及其职能,以提升宗教治理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我国宗教事务管理制度的调整优化工作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执政绩效,是检验其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因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闵丽
- 关键词:宗教事务
- 老庄学研究的新进展--评《近代中国老庄学》被引量:1
- 2015年
- 《近代中国老庄学》是刘固盛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中国老庄学研究”的最终成果,也是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老庄学研究系列的又一新作。全书分为综论编、分论编上(老学)、分论编下(庄学)3编,共24章,60余万字。
- 涂立贤
- 关键词:庄学研究人文社科道教研究
- 论宗教在社会现代性建构中的价值
- 2015年
- 在现代性建构语境下,与实证科学对峙的宗教信仰现象,常常被视为阻碍现代化进程的"封建迷信"而遭到攻击。但是,没有宗教存在空间的现代性社会,很可能因为缺失人的自我审视精神、文明基因传承、诚信互助友爱的道德约束机制等要素而难以为继;探讨宗教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共生性关系,实质上是探寻现代化进程所必需的形上观念、人文关怀和有效的行为规范,因而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 闵丽
- 关键词:宗教现代社会现代性建构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宗教管理法治化建设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被引量:6
- 2018年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宗教管理方式经历了从政策性管理到法制化管理,再到法治化治理三个发展阶段。相应地,不同阶段的理论成果在研究主题、主要观点、价值立场与对策建议等方面,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总体上看,关于宗教管理法治化的研究成果,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均呈逐步上升态势,并对宗教管理实践发挥了积极引导作用。但是,从推进宗教管理法治化进程的现实需要来看,已有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其一,未能从理论上揭示我国宗教管理法治化转型的内在本质;其二,未能深刻诠释现阶段我国宗教工作法治化的必然趋势;其三,未能准确把握阻碍宗教管理法治化进程的瓶颈因素及其有效破解方法。深入推进中国宗教管理法治化建设,必须进一步探讨宗教管理法治化建设的理念、内在依据、环境条件等重大理论问题。
- 闵丽
- 关键词:宗教立法宗教工作
- 建国以来邪教治理方式的回顾与反思被引量:7
- 2012年
- 为了有效地预防、治理"法轮功"等邪教,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本文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邪教治理方式的演进过程,对其不足进行了反思,并探讨了新形势下治理邪教问题的对策思路。
- 陈松涛
- 关键词:新中国
- 近代以来西方政教关系研究中的方法与诠释路径刍议被引量:1
- 2020年
- 近代以降,在西方学界对宗教与政治关联性的研究中,有三种理论形态特别值得关注,即世俗化理论、宗教决定论和理性选择论。本文旨在述评这三种理论形态研究政教关系问题的方法及其诠释路径,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政治与宗教互动的根由。
- 秦起秀
- 关键词:世俗化理论
- 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蕴含的法治精神及践行路径被引量:5
- 2018年
- 建立健全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法律保障与规范体系,是法治国家处理宗教事务的主要方法和重要标志;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是一部蕴含法治理念及法治化治理原则的法律文献,其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宗教治理法治化建设迈入实质性阶段;建立健全与法治精神相契合的宗教工作运行机制、信教公民合理诉求的表达机制,以及《条例》实施成效的跟踪调查与信息反馈机制,是践行新修订《条例》法治精神的有效路径。
- 闵丽
- 关键词:宗教事务条例法制精神宗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