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718B13)
-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4
- 相关作者:马雅军潘波高琪李菊林金小林更多>>
-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套式PCR检测蚊体内疟原虫的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建立一种敏感、特异而快速的检测蚊体内疟原虫的方法。方法采用套式PCR方法,对人工感染间日疟原虫的嗜人按蚊、感染恶性疟和混合感染间日疟与恶性疟的大劣按蚊以及流行季节现场捕获的中华按蚊体内的疟原虫进行检测。结果28批人工感染间日疟原虫的嗜人按蚊、2批人工感染恶性疟的大劣按蚊和1批混合感染间日疟与恶性疟的大劣按蚊的检测结果与镜检结果符合率为100%;589只现场捕获的中华按蚊中,发现间日疟原虫阳性2只,阳性率为0.34%。结论本方法能快速而敏感地检出蚊体内不同种疟原虫。
- 周华云朱国鼎金小林李菊林王伟明曹俊顾亚萍高琪
- 关键词:嗜人按蚊大劣按蚊中华按蚊疟原虫
- 应用形态、染色体和分子特征研究我国雷氏按蚊的分类鉴别(双翅目:蚊科)被引量:11
- 2005年
- 为确定可靠的雷氏按蚊Anopheleslesteri Baisaset Hu,1936分类鉴别特征,对采自不同地区的雷氏按蚊进行了形态、染色体和分子特征的观察和分析。检视了辽宁、广东现场标本,江苏实验室品系的成蚊、虫卵特征,描述了染色体核型,并测定了采自广东、辽宁、河南和云南4省的现场标本,以及江苏、海南和广西实验室品系的核糖体DNA间隔2区(ITS2)和D3序列。结果显示成蚊、虫卵形态变异较大,不具备稳定、明确的鉴别特征;染色体核型具有多态现象,性染色体X、Y分别有3个和2个类型,可分为染色体型A与B;唯有ITS2分子序列具有客观、稳定的种间差异,系雷氏按蚊可靠、可行的鉴别特征。
- 马雅军杨频徐建农陈哲潘波
- 关键词:双翅目染色体核型
- 多重PCR技术检测恶性疟原虫抗药性相关分子标志的方法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建立恶性疟原虫5个主要抗药性相关基因的单管多重PCR扩增方法,用于恶性疟原虫抗药性分子标志检测。方法依据各基因参考序列,运用Primer Premier 5.0和Oligo6.0软件,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采用Hot Start Taq DNA聚合酶,设置递增延伸温度,对恶性疟原虫标准株(3D7、Dd2和HB3)、分离株(FCC1/HN、CMH/YN)、现场标本(来源于海南、云南和缅甸)、近缘虫种对照(间日疟原虫、伯氏疟原虫、食蟹猴疟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和牛源隐孢子虫)和空白对照(以H2O为模板)进行5个抗药性相关基因(包括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转运蛋白基因Pfcrt、多药抗性基因Pfmdr1、二氢喋酸合成酶基因Pfdhps、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Pfdhfr和三磷酸腺苷酶第6亚基基因PfATPase6)的单管多重PCR扩增,2%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扩增结果,测定扩增产物序列,并与参考序列(3D7株)比对。结果经电泳,恶性疟原虫标准株、分离株和现场标本的多重PCR扩增产物均可见5条目标条带。测序结果与参考序列比对,高度同源,最低同源性为98.5%。模板DNA量达0.1ng即满足扩增要求,近缘虫种对照和空白对照未见扩增产物。结论多重PCR技术实现了单管1次反应完成5个抗药性相关基因的扩增,该方法灵敏,特异性好,有助于提高恶性疟原虫抗药性分子标志的检测效率。
- 张国庆汤林华官亚宜周水森郑彬黄芳武松刘燕
-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药物抗性单核苷酸多态性多重PCR
- 珠海市横琴岛嗜人按蚊形态特征及传疟作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珠海市横琴岛嗜人按蚊形态及传疟作用。方法2002年和2004年在横琴岛采用全通宵/半通宵人、牛饵诱捕和灯诱等方法捕蚊,观察该岛嗜人按蚊成蚊、卵和蛹皮形态,并与江苏嗜人按蚊进行比较。收集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传疟作用的相关参数,估算媒介能量。结果横琴岛嗜人按蚊形态特征与江苏省的嗜人按蚊基本一致。嗜人按蚊是横琴岛优势蚊种,趋吸人血比例和人血指数分别为0.94和0.75。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媒介能量分别为5.1914和0.7052,前者的传疟作用约为后者的7倍。结论珠海市横琴岛嗜人按蚊形态与江苏的应属同种,以吸人血为主,具备较高的疟疾传播潜势。
- 郑香汤林华顾政诚朱泰华施文琦蒋伟康周水森潘波林荣幸
- 关键词:嗜人按蚊形态学嗜血习性媒介能量
- 不同地理株嗜人按蚊对间日疟原虫的易感性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比较我国不同地理株嗜人按蚊对间日疟原虫的易感性。方法在我国间日疟流行区采集间日疟病例血样,采用体外人工膜饲感染系统在实验室同时体外人工感染广东、辽宁、江苏3个不同地理株的嗜人按蚊,在感染后的7-9d和14d分别解剖蚊胃和唾液腺,并检测蚊体内的卵囊和子孢子数。结果共配对感染江苏、广东和辽宁地理株嗜人按蚊35批,感染7-9d 3种按蚊卵囊阳性率分别为68.57%、60.00%和68.57%,感染后14d子孢子阳性率分别为22.86%、14.29%和22.86%,3种按蚊感染卵囊和子孢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后7-9d分别解剖江苏、辽宁、广东株嗜人按蚊228、235只和228只,卵囊阳性蚊比例分别为28.07%、25.11%和26.75%。在感染后14d分别解剖江苏、辽宁、广东株嗜人按蚊150、142只和135只,子孢子阳性蚊比例分别为10.67%、8.45%和11.85%,三者间卵囊和子孢子阳性蚊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江苏、广东、辽宁株嗜人按蚊子孢子感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辽宁、江苏3个不同地理株嗜人按蚊均对间日疟原虫易感。
- 周华云朱国鼎李菊林金小林陆凤刘耀宝Jetsumon Sattabongkot高琪
- 关键词:间日疟原虫嗜人按蚊
- 辽宁省东港市按蚊多样性和蚊虫种群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掌握辽宁省东港市按蚊多样性的本底资料以及蚊虫种群密度动态变化和季节消长的情况。方法对1997年至2005年在东港7个地点采集的按蚊进行形态和PCR分子鉴别,分析1998年至2005年间该地的蚊虫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结果东港市的按蚊有4种,为雷氏按蚊、八代按蚊、Anophelesbelenrae和朝鲜按蚊;其中雷氏按蚊占经分子鉴别的173个样本中的93.6%;An.be-lenrae在中国是首次记录,朝鲜按蚊是辽宁省的新记录种。东港市蚊虫种群密度最高的年份为2001年,最低为1998年;绝大多数年份蚊虫的季节消长基本属单峰型,调查期间每年的7月和8月其密度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辽宁省东港市的蚊虫资料得到了更新和充实。
- 马雅军陈哲张立田崔荣敏
- 关键词:按蚊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