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76129)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姚善泾林东强夏海锋庄甜甜白丽燕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扩张床
  • 2篇扩张床吸附
  • 1篇蛋白原
  • 1篇蛋白质
  • 1篇乳清
  • 1篇乳铁蛋白
  • 1篇实时监控
  • 1篇碳化钨
  • 1篇碳酸钙
  • 1篇牛血清白蛋白
  • 1篇球蛋白
  • 1篇热变性
  • 1篇猪血
  • 1篇猪血浆
  • 1篇羧甲基纤维素
  • 1篇羧甲基纤维素...
  • 1篇微球
  • 1篇纤维蛋白
  • 1篇纤维蛋白原

机构

  • 5篇浙江大学

作者

  • 5篇姚善泾
  • 4篇林东强
  • 1篇庄甜甜
  • 1篇谭件云
  • 1篇夏海锋
  • 1篇武元春
  • 1篇白丽燕

传媒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化工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羧甲基纤维素钠作用下CaCO_3微球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1
2012年
为获得粒径均匀、表面光滑的CaCO3微粒,研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作用下CaCO3微球的制备及性能表征.考察CMC质量浓度、搅拌速度、沉积反应温度对CaCO3粒子形貌的影响,确定合成CaCO3微球的较优实验条件,并用粒度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仪(TGA)、Zeta电位仪对性能进行表征,提出CMC作用下CaCO3微球生长机理.结果表明CMC质量浓度ρ(CMC)为0.5g/L时可得到表面光滑的球文石型CaCO3,粒径分布在6~8μm,CMC的质量分数w(CMC)为5.12%,表面电位为-37.3mV.这种形态的颗粒可适用于生物、医药等领域.
谭件云姚善泾
关键词:碳酸钙羧甲基纤维素钠微球晶型
蛋白质水力学半径的测定及用于蛋白质变性过程的实时监控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纳米粒度分析仪Zetasizer Nano测定了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水力学半径,考察了pH、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等的影响,并用于BSA热变性和脲变性过程的实时跟踪。随pH增大,BSA水力学半径呈"U"形变化趋势;酸性条件下,分子膨胀,随着盐浓度升高,BSA分子先小幅减小后显著增大;中性pH范围,离子强度对蛋白质分子尺寸影响很小,蛋白质性质相对稳定。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蛋白质表面吸附,从而影响BSA水力学半径。通过水力学半径的测量实时跟踪蛋白质变性过程的分子变化,发现增加热变性中离子强度可加快变性速率,SDS加入增大了BSA变性温度Tm。脲在促使BSA分子扩张的同时,对链伸展有抑制作用;在DTT存在下,BSA的水力学半径随着时间变化逐渐增大。结果表明,简便的水力学半径测量可以用于蛋白质大小的表征,并可实时跟踪蛋白变性过程的分子尺度变化。
白丽燕陈春琴林东强姚善泾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表面活性剂热变性
直接溶解法制备纤维素/碳化钨复合扩张床基质被引量:3
2010年
以精制棉为原料,采用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直接溶解纤维素,制备纤维素/NMMO/H2O溶液,添加碳化钨作为惰性增重剂,通过反相悬浮和程序降温制备成纤维素/碳化钨复合微球.结果表明,NMMO溶解法制备的纤维素/碳化钨复合微球球形度好,在介质中的密度达到1.6~2.4g/mL,孔度约为70%,平均孔径为25nm,比表面积为60~70m2/mL,微球粒径具有明显的对数正态分布.扩张床内扩张性能良好,Bo准数大于40,轴向扩散系数处于10-6数量级,床层稳定,可以作为扩张床吸附剂(EBA)的基质.与商业介质Streamline相比,在相同扩张率下,本文制备的扩张床基质可以用于较高的流速,满足扩张床吸附的高处理量要求.
PHOTTRAITHIP Wimonrat王志远林东强姚善泾
关键词:复合基质纤维素N-甲基吗啉-N-氧化物碳化钨扩张床吸附
混合模式扩张床吸附从牛乳清中分离乳铁蛋白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混合模式扩张床吸附介质Streamline Direct HST,直接从牛乳清中分离乳铁蛋白.考察了新型介质的扩张床膨胀特性和流体混合性能,确定合适的操作流速,选定膨胀率为2,可以满足高处理量和床层稳定性的要求.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pH值和离子强度对乳铁蛋白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介质对乳铁蛋白的吸附容量较大,约110 mg/g介质,具有一定的耐盐特性;改变离子强度不能实现有效洗脱,改变pH值是洗脱的合适途径;进行了扩张床吸附分离,采用pH值阶跃洗脱,从牛乳清中分离得到不同乳清分离蛋白组分,20 mmol/L NaOH洗脱下得到乳铁蛋白,收率为87.8%,纯化因子高达10.5,分离过程体现了扩张床吸附的集成化优势.
林东强陈春琴武元春姚善泾
关键词:扩张床吸附乳铁蛋白
混合模式吸附层析从猪血浆中分离免疫球蛋白被引量:12
2010年
混合模式吸附层析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分离方法,通常结合了静电和疏水相互作用,具有非盐依赖的吸附特性,在高盐和低盐条件下,都可以高效吸附目标蛋白。本文将混合模式吸附用于从猪血浆中分离免疫球蛋白,首先比较了不同沉淀法从猪血浆中去除纤维蛋白原,确定了最佳硫酸铵沉淀条件;进一步考察了混合模式吸附剂对猪血免疫球蛋白的静态和动态吸附性能,确定了吸附和解吸条件;最后采用混合模式吸附层析,从硫酸铵沉淀的上清液中直接分离免疫球蛋白,得率为11.5 mg·ml^(-1)血浆,SDS-PAGE凝胶图像分析纯度达到77.4%,为猪血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方法。
庄甜甜夏海锋林东强姚善泾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猪血纤维蛋白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