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23001)

作品数:29 被引量:857H指数:16
相关作者:李国杰孙元章吴文传张伯明林今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重庆市电力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电气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0篇电网
  • 10篇功率
  • 9篇风电
  • 6篇电力
  • 6篇电力系统
  • 6篇风电场
  • 5篇微电网
  • 5篇功率波动
  • 4篇电压
  • 4篇配电
  • 4篇配电网
  • 4篇发电
  • 4篇风力
  • 4篇风力发电
  • 4篇储能
  • 2篇电池
  • 2篇电机
  • 2篇电力系统应用
  • 2篇电压源
  • 2篇调度

机构

  • 30篇清华大学
  • 2篇东北电力大学
  • 1篇广东电网公司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三峡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华东电力试验...
  • 1篇重庆市电力公...
  • 1篇智能电网四川...
  • 1篇山西省电力公...
  • 1篇江西省电力科...
  • 1篇潍坊供电公司
  • 1篇浙江嘉兴电力...
  • 1篇河南省电力公...

作者

  • 9篇李国杰
  • 7篇张伯明
  • 7篇吴文传
  • 7篇孙元章
  • 6篇林今
  • 5篇黎雄
  • 4篇程林
  • 3篇郑竞宏
  • 3篇孙宏斌
  • 3篇朱守真
  • 3篇梅生伟
  • 2篇张雪敏
  • 2篇肖曦
  • 2篇巨云涛
  • 1篇杜威
  • 1篇曹福成
  • 1篇王小宇
  • 1篇王阳
  • 1篇汲国强
  • 1篇王建东

传媒

  • 14篇电力系统自动...
  • 5篇电网技术
  • 3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电力自动化设...
  • 1篇电机与控制学...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电工电能新技...
  • 1篇电气应用
  • 1篇电力系统保护...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8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频域的风电场功率波动仿真 (二)变换算法及简化技术被引量:13
2011年
基于频域的风电功率波动模型物理意义更为清晰,能够更为准确地描述风电功率的波动特性。然而,该模型的仿真计算涉及到更为复杂、含功率谱密度函数的时频转换问题。同时,该模型的计算复杂度较高,计算资源占用过多。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首先从基础概念出发,分析了功率谱密度函数的物理意义及其与传统频域模型的区别,并详细推导了该模型的时频转换算法,使其能够在计算机上被快速实现。然后提出了区域内风机分布式接入和集中式接入2种频域模型的简化方法,它们均能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大幅度加快模型仿真速度。仿真结果验证了以上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林今孙元章P.SORENSEN李国杰程林黎雄
关键词:功率波动快速傅里叶变换风力发电
PSS与VSC-HVDC附加阻尼控制器参数协调优化设计被引量:15
2009年
将含参数约束的线性优化方法应用于交\直流混合系统的电力系统稳定器和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参数协调优化中。该算法考虑了不同阻尼控制方式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在迭代过程中通过修正优化可行域区间,使系统低频振荡模式对应的特征根最终移动到复平面上期望区域内。系统的特征值分析和时域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李国杰马锋
有源配电网公共信息模型扩展及其标准算例系统设计被引量:15
2012年
配电网中存在各种管理系统,其软件通常来自不同的制造商,应用系统缺乏统一的信息模型和接口标准,导致"信息孤岛"林立。为此,在IEC 61968和IEC 61970现有标准的基础上,对配电网三相模型、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设备等模型进行了较完整的扩展,提出了公共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CIM)扩展方法,以满足潮流计算、机组组合、经济调度、时域仿真等应用的需要。同时,设计了有源配电网的标准算例系统,以为其他研究做参考,并针对此系统进行了CIM/XML的导出和导入的验证。
吴文传刘鹏飞张屹张伯明刘耀年
关键词:公共信息模型储能设备
采用变速恒频机组的风电场有功功率波动对系统节点频率影响的动态评估模型被引量:14
2010年
并网风电的功率波动是由风速的随机性引起的,会影响电力系统的频率质量。为了研究采用变速恒频机组风电场的风电功率波动对电网节点频率的影响,提出了考虑直流潮流、发电机和调速器的动态模型以及采用节点动态频率的定义的评估模型。基于该模型评估了并网风电对主要负荷或传输节点频率所造成的影响,同时考虑了网络结构及发电机和调速器的动态特性等因素,能够适用于多风电输入及多节点频率输出的评估。基于RTDS系统的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
林今孙元章李国杰黎雄
关键词:风电并网功率波动频率偏差动态模型
基于学习曲线模型的光伏上网电价预测被引量:2
2012年
对未来的光伏上网电价进行合理的预测不仅能为产业投资者提供市场发展信息,也能为国家制订相应的发展计划和激励政策提供依据。本文首先从光伏组件的价格出发,运用学习曲线模型,对历史价格和产量数据进行分阶段拟合,得出组件价格学习率分阶段递减规律,并以此预测出组件价格的发展趋势;然后根据组件价格估算出未来十年的光伏项目建设初始投资成本;最后采用会计成本定价方法计算出光伏发电成本以及上网电价,并与未来的火电成本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考虑火电外部成本的情况下,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在2012年能够将光伏发电成本降到与火电相竞争的水平,上网价格也能基本降到"一元一度电。"
郑竞宏杨俊魏玲朱守真
关键词:光伏上网电价组件
局部供电恢复在线决策实用算法的开发与实践被引量:4
2010年
以某省级电网为对象,研究了局部电网停电事故下的供电恢复策略的自动生成技术,提出了两阶段恢复算法。在第1阶段,其目的是计算最终的恢复网架和可恢复负荷量。首先,将恢复路径拓扑分析分为站内拓扑和站间恢复路径搜索两步。然后,给出了恢复操作中可能形成的环路的搜索算法,并提出了启发式搜索的开环网优化算法。同时,开发了基于灵敏度的消除过载和电压越限的实用优化算法。在第2阶段,依据潮流校验结果确定停电区域最终最佳的供电方式,并根据停电区域的重要性排序生成供电恢复的操作序列。该辅助决策模块已在省级应急指挥技术支持系统中得到应用。
康泰峰吴文传张伯明曹福成
关键词:应急预案供电恢复
一种基于EMS的广域备自投控制系统被引量:54
2010年
常规的备自投装置只利用本地信息来制定相应的动作策略,动作逻辑固定,只能适应特定的运行方式。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能量管理系统(EMS)的广域备自投控制系统,在控制中心建立广域备自投模型,实现实时的恢复控制。同时,系统拓展了备自投的功能,解决了单电源串行供电故障时的恢复供电问题。该系统在信息获取、控制策略形成和控制措施执行的整个过程中,综合利用全网信息,实现备自投与安全稳定装置的协调动作。另外,系统自动对控制策略和电网的安全性进行校核或调整,提高了备自投动作策略的安全性。工程应用表明了所开发系统的实用性。
杨浚文吴文传孙宏斌陶文伟张伯明江伟
关键词:备自投系统广域能量管理系统恢复控制
海上风电场内部电气系统布局经济性对比被引量:40
2009年
海上风电场内部电气系统布局方案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不同的布局方案直接影响风电场的投资成本和输出电能的可靠性等风电场经济运行指标。在已有4种布局基础上提出了多边环形布局,并在综合考虑投资成本和故障机会成本(由于海底电缆故障所损失的应得发电收益)这2个因素后对5种布局方案的总成本进行了评估,对影响总成本的几个重要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王建东李国杰
关键词:海上风电场
考虑传输容量约束的配电网可靠性快速评估被引量:20
2009年
在最短路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等值递推的可靠性等值计算方法,该方法按负荷点与馈线根节点之间的距离对其进行分层排序,并根据负荷所在节点的层号逐级计算其可靠性指标。在计算每一层负荷点的可靠性时,同时求出该层及以上所有设备的可靠性等值电路并为后续计算所用。另外提出一种计算形式简单的应用于辐射状电网的定雅可比矩阵牛顿潮流法,用于计算传输容量对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基于图上因子分解法对辐射状电网的网络拓扑和因子图的拓扑进行了分析,证明2者是相同的,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与面向支路的前代、回推法具有相似程序实现形式的牛顿潮流算法。该算法易于编程实现,同时保持了传统牛顿法的快速收敛性的优点。算例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可靠性评估算法具有较高效率。
吴素农吴文传张伯明
关键词: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牛顿法最小路法
基于频域的风电场功率波动仿真(一)模型及分析技术被引量:19
2011年
随着国内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攀升,风电场的随机功率波动将显著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现有研究多从时域或统计的角度出发,研究功率波动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然而,由于时域或统计的方法无法完整描述功率波动产生的物理机理,其评估结果偏差较大。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文中从频域的角度出发,以风速的谱密度函数为基础,结合风电机组的频域模型及风电场天气、地理位置等信息,研究大型风电场随机功率波动的频域特性。相对于传统的时域或统计方法,基于频域的方法物理意义更为清晰,能够针对大型风电场功率波动形成的每一个过程均建立较为准确且实用的模型。通过对比某风电场的实测与仿真数据,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林今孙元章P.SФRENSEN李国杰程林黎雄
关键词:风电场功率波动频域功率谱密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