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D0704004000092)

作品数:4 被引量:68H指数:4
相关作者:王晓燕欧洋张雅帆阎恩松尹洁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点源
  • 2篇点源污染
  • 2篇水库
  • 2篇污染
  • 2篇密云水库
  • 2篇非点源
  • 2篇非点源污染
  • 1篇输入输出
  • 1篇水源保护
  • 1篇水源保护区
  • 1篇排放特征
  • 1篇物质流
  • 1篇物质流分析
  • 1篇流域非点源污...
  • 1篇经济评价
  • 1篇
  • 1篇成本-效益分...

机构

  • 4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市水土保...

作者

  • 4篇王晓燕
  • 3篇欧洋
  • 2篇张雅帆
  • 1篇阎恩松
  • 1篇郑玉涛
  • 1篇尹洁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4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管理措施的成本效益评价与优选被引量:10
2009年
最佳管理措施是针对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方案,相关措施的效果评价和经济效益分析,是进行政策手段设计和有效性评价的主要依据。针对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太师屯镇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特征,设计了多种不同最佳管理措施(BMPs)。在对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控制效果的经济价值估算基础上,综合考察各项措施的费用—效益关系,对所选择措施的投入—产出中的各种经济因素进行研究,通过计算出的不同控制措施的费用效益比、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经济净现值等经济指标,对各种控制措施进行对比分析,从工程经济的角度分析、评价各种控制措施的合理性,使污染控制方案既满足流域改善环境的目的,又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污染控制措施在经济上都是合理和接受的。经济优劣排序为:15°~25°坡耕地变果园>河岸植被缓冲带>0°~15°坡耕地保护性耕作>户用沼气池>25°以上荒草坡还林>0°~15°坡耕地等高植物篱;耕地变为果园和河岸植被缓冲带两项措施,非常适合于该地区,前者经济效益显著,后者环境效益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王晓燕张雅帆欧洋段淑怀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经济评价成本-效益分析
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区不同类型村庄生活污水排放特征被引量:18
2009年
密云水库作为北京市重要的水源地,水质状态存在向中等富营养发展的趋势。由于流域村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程度低,已成为影响密云水库水质的污染来源之一。本文选取水源保护区内普通自然村、生态旅游村和镇政府所在村3种典型村庄为研究对象,采用入户调查和采样分析的方法对村庄生活污水的产量、组成、排放系数及季节变化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村庄的污水的产量和结构不尽相同,旅游村的污水产量远远高于普通村和镇级村。厨余废水、洗浴废水和洗衣废水构成生活污水的主要部分,其中旅游村的污水主要来自养鱼废水。生活污水的产生具有季节性和时段性的特点,旅游村夏秋两季污水产量最高,约为冬春两季的2-4倍;普通村和镇级村夏季污水产量约为其他季节的2-3倍。旅游村的人均生活污水排放系数最高,为118 L·d^-1,是其他类型村人均生活污水排放系数的4-5倍,普通村最低。污水中的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4^+-N)指标均较高。COD含量与污水类型密切相关,与村庄类型无明显相关。
尹洁郑玉涛王晓燕
关键词:水源保护区密云水库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密云水库上游流域磷循环特征被引量:22
2009年
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地表饮用水源地——密云水库流域进行了磷循环特征的研究;分析了研究区域内种植业、畜牧业、人口和简单子系统内部及子系统间的磷输入输出状况,以及系统整体的代谢效率特征,讨论了流域水体磷污染负荷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化肥、饲料添加剂和农药是流域磷输入的主要来源,占直接物质磷输入总量的52.9%;整个系统向环境输入磷2868.44t,其中的26.5%直接进入水体.②在水体磷负荷中,畜牧业系统的贡献最大,为1800.26t,达到输出总量的82%,其次为种植业系统,占9.4%.③系统整体结构不协调,呈现单向和开放状态.研究区种植业系统运行出现磷亏缺,并具有区域性和不均衡性的特点;而畜牧业系统则出现磷盈余,整体结构不协调;畜禽的排泄物未能得到有效处置和循环再生,其中进入水体的量占畜禽粪尿磷总量的40.9%,从而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广泛的生态环境影响.④水体污染负荷与城市化率密切相关.
王晓燕阎恩松欧洋
关键词:物质流分析密云水库
最佳管理措施对非点源污染控制效果的预测——以北京密云县太师屯镇为例被引量:23
2009年
选取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太师屯镇为研究区,针对该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特征,设计了最佳管理措施(BMPs).同时,在非点源污染损失估算的基础上,率先尝试从经济学角度预测8种不同非点源污染措施在控制氮、磷和泥沙流失的效果及所获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并将各单项措施的控制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土地利用类型的3种措施中,25°以上荒草坡还林措施效果最好,对总氮、总磷、泥沙流失的控制效果都超过15%,最高可达30%以上,且经济效益最大;25°以上坡耕地还林效果次之,对总氮、总磷、泥沙流失的控制效果都超过5%,最高可达12%;15°~25°坡耕地变果园措施最差,对总氮、总磷、泥沙流失的控制效果一般为4%~8%.坡度为0°~15°坡耕地在土壤侵蚀控制中具有重要地位;坡耕地植物篱和保护性耕作对土壤侵蚀类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效果相近,削减的污染损失占非点源污染损失总价值的13%,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针对畜禽养殖污染设计的农村户用沼气池,其经济效率在10%左右;测土施肥技术可减少氮素流失、节约大量化肥,且削减的污染损失达到非点源污染损失总价值的19%.作为综合污染控制措施的河岸缓冲带,可以有效地拦截氮、磷和泥沙的流失,对泥沙的控制效果最好,为83%,对氮的控制效果最低,仅为27%;而从经济效益方面比较,缓冲带减少氮素流失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最大,约为该措施总经济效益的56%,泥沙次之,占28%;植被缓冲带削减非点源污染的总经济效率最高,可达35%,折合经济价值约1.69×106元.
王晓燕张雅帆欧洋阎育梅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