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532)

作品数:146 被引量:1,150H指数:20
相关作者:陆健孙志浩郑璞饶志明诸葛健更多>>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9篇轻工技术与工...
  • 44篇生物学
  • 41篇化学工程
  • 13篇理学
  • 8篇农业科学
  • 6篇医药卫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6篇发酵
  • 18篇啤酒
  • 11篇色谱
  • 10篇相色谱
  • 9篇琥珀
  • 9篇琥珀酸
  • 9篇酵母
  • 9篇甘油
  • 8篇萃取
  • 8篇微生物
  • 7篇气相
  • 7篇气相色谱
  • 6篇脂肪酶
  • 6篇氢酶
  • 5篇选育
  • 5篇色谱法
  • 5篇漆酶
  • 5篇黄酒
  • 4篇动力学
  • 4篇酿造

机构

  • 141篇江南大学
  • 8篇江苏汉邦科技...
  • 7篇教育部
  • 2篇鲁东大学
  • 2篇河南大学
  • 2篇无锡晶海氨基...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食品发酵...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浙江经贸职业...
  • 1篇浙江英博石梁...

作者

  • 26篇陆健
  • 23篇孙志浩
  • 19篇饶志明
  • 18篇诸葛健
  • 18篇郑璞
  • 17篇沈微
  • 17篇方慧英
  • 13篇廖祥儒
  • 13篇倪晔
  • 12篇蔡宇杰
  • 11篇李崎
  • 11篇余晓斌
  • 10篇曹钰
  • 9篇顾国贤
  • 9篇郑飞云
  • 8篇诸葛斌
  • 8篇张大兵
  • 8篇李永仙
  • 8篇刘宇鹏
  • 8篇孙军勇

传媒

  • 15篇食品与生物技...
  • 14篇食品与发酵工...
  • 13篇食品工业科技
  • 10篇工业微生物
  • 10篇微生物学通报
  • 9篇生物加工过程
  • 8篇生物工程学报
  • 7篇食品科学
  • 5篇中国生物工程...
  • 4篇应用与环境生...
  • 4篇微生物学报
  • 4篇酿酒科技
  • 4篇化工进展
  • 3篇化工学报
  • 3篇中国油脂
  • 3篇Chines...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中国酿造
  • 2篇分析试验室
  • 2篇过程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12篇2010
  • 18篇2009
  • 68篇2008
  • 28篇2007
  • 8篇2006
1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代谢途径酶活促进剂对番茄红素发酵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考察了几种代谢途径中关键酶活促进剂对番茄红素发酵的影响。通过添加代谢途径中HMg-CoA还原酶与MVA激酶酶活促进剂,提高类胡萝卜素前体物质的生物合成,从而促进三孢布拉霉菌合成番茄红素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发酵24 h分别加入质量分数0.05%的某醇及其代谢产物A、1 mg/L的青霉素和质量分数0.1%β-紫罗酮,番茄红素的产量分别提高了31%,32%及35%,最大产量达到1.54 g/L。
解书怀余晓斌顾秋亚
关键词:番茄红素促进剂
响应面法优化以豆饼粉为基质发酵猪苓菌被引量:3
2008年
为了提高豆饼粉的附加值,以豆饼粉为液体基质发酵猪苓菌。首先用Plackett-Burman方法筛选出影响菌体产量的主要因素,继而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浓度。通过实验发现,当豆饼粉质量分数为3.7%,蛋白胨质量分数为0.6%,MgSO4质量分数为0.27%时,菌体产量达到最大值47.44 g/L。
张鑫余晓斌
关键词:豆饼粉响应面法
小麦面筋蛋白质酶解产物用作啤酒发泡蛋白的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为改善啤酒的泡沫性能,作者分别采用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以及碱性蛋白酶对小麦面筋蛋白进行适度酶解改性,并对其产物用作啤酒发泡蛋白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适度酶解作用后,小麦面筋蛋白在pH 4.5条件下溶解性和泡沫性能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小麦面筋蛋白酶解产物在啤酒环境中热稳定性较好,经30 min的热处理,含100 mg/L小麦面筋蛋白酶解产物的啤酒浊度与加热前相比增加不显著(p>0.05)。小麦面筋蛋白胃蛋白酶酶解产物和碱性蛋白酶酶解产物对啤酒初始泡持性的改善效果都较好,但胃蛋白酶酶解产物对酵母蛋白酶A作用较敏感,对纯生啤酒货架期内泡持性的改善效果不太理想,而碱性蛋白酶酶解产物可明显改善纯生啤酒货架期内的泡沫稳定性。
张影陆孙琳琳陆健孙军勇
关键词:啤酒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Pycnoporus sp. SYBC-L1分泌漆酶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从作者所在实验室保存的3株白腐真菌中筛选到一株液态发酵产漆酶的密孔菌Pycnop-orus sp. SYBC-L1,以漆酶活力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Pycnoporussp.SYBC-L1分泌漆酶的培养基:麸皮水煮液60 g/L,葡萄糖60 g/L,豆粕粉15 g/L,CuSO4.5H2O 1.0 mmol/L;培养条件:初始pH 3.0,装液量50 mL/250 mL,30℃、200 r/min培养13 d,漆酶活力达24.95 U/mL,为优化前的36.16倍。
王志新蔡宇杰李颜颜廖祥儒张峰张大兵
关键词:漆酶
几种因素对黑曲霉产果胶酶不同酶系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采用一株产果胶酶的黑曲霉菌株ZS-AN-28,进行了液体发酵产果胶酶的培养基优化,研究了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对菌株ZS-AN-28产原果胶酶的影响,特别是多元醇、尿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5~7,培养温度为28~30℃的条件下,通过优化实验得出该菌株产酶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桔皮粉3g、(NH4)2SO42g、麸皮2g、尿素0.075g、CaCl20.015g、KH2PO43.8g、K2HPO4.3H2O0.2g、乙二醇15mL、水100mL、pH6.0,产酶最高,其中,PG为32.82万U/mL、PE为31862U/mL、PL为0.716U/mL。
张浩森缪静余晓斌
关键词:黑曲霉果胶酶液体发酵
SPE-HPLC法测定啤酒中的微量反-2-壬烯醛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啤酒中的微量反-2-壬烯醛进行检测。啤酒样品经水蒸汽蒸馏、Supelclean L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采用Nucleosil 100—5C18色谱柱(250mm×4.0mm,5μm)分离,流动相乙腈:水:55:45(V/V),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226nm。在10~150μg/L范围内,峰面积与反-2-壬烯醛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精密度(RSD)小于5%,样品浓缩250倍后检测限为0.25μg/L,平均回收率在80.4%-109.8%之间。
赵海锋陆健陈坚樊伟董建军
关键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啤酒反-2-壬烯醛
近平滑假丝酵母(R)-专一性羰基还原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被引量:7
2006年
根据纯化得到的(R)-专一性羰基还原酶(rCR)蛋白质测序结果推导出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以筛选得到的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CCTCC M203011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目的片段,克隆后测序。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rcr基因全长1011bp,共编码33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5·9kD。将序列递交NCBI比对,与醇脱氢酶超家族成员序列同源性达99%。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JM109中表达rcr基因,重组菌可还原β-羟基苯乙酮得到(R)-苯乙二醇,光学纯度为100%e·e,摩尔产率为80·4%,在反应体系中无需外加辅酶再生系统即可完成转化。
许娜王海燕聂尧徐岩肖荣
关键词:羰基还原酶
糖化阶段酚类氧化酶去除多酚物质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08年
研究了糖化阶段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PVPP和甲醛对麦汁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比较了PPO、POD、PVPP和甲醛在糖化阶段改善啤酒稳定性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添加PPO可使麦汁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力降低,色度和浊度上升,麦汁的粗糙口感形成;而POD的添加并没有对麦汁的外观品质产生负面影响,反而对降低酚类物质含量和TBZ值、提高抗氧化力有益.由此说明酚类氧化酶在改善啤酒的稳定性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孔维宝陆健孙军勇樊伟董建军
关键词:多酚糖化啤酒稳定性
谷胱甘肽在啤酒抗老化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0年
谷胱甘肽(GSH)是生物体内一种主要的活性三肽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细胞和生理功能,如与氧自由基进行非酶促反应防止氧化、免疫和解毒功能等。在医药、食品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酵母中谷胱甘肽含量丰富,在酿造过程中提高酵母GSH的含量可以减少老化物质的生成从而提高啤酒的抗老化能力,稳定啤酒的风味。本文概述了啤酒酵母中谷胱甘肽的研究进展,以及遗传修饰在提高啤酒酵母CSH方面的应用。
秦久福李崎顾国贤
关键词:谷胱甘肽啤酒酵母啤酒风味遗传修饰
溶剂辅助蒸馏-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酿酒葡萄中的游离态萜烯类化合物被引量:18
2007年
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GC-MS/MS)和溶剂辅助蒸馏技术(SAFE)对4种酿酒葡萄中的游离态萜烯类化合物进行了研究。采用恒温振荡法浸提葡萄中的成分,溶剂辅助蒸馏法除去不挥发性成分,提取液经氮吹浓缩后进行GC-MS/MS分析。实验中优化了SAFE条件(循环水浴温度、样品流量)。通过NIST05a谱库检索、标准品的保留指数(RI值)对比及参考文献的RI值对比分析,在4种葡萄中共鉴定出30种萜烯类化合物,其中包括10种单萜烯类化合物、18种倍半萜烯类化合物、1种二萜烯类化合物以及1种三萜烯类化合物。在蛇龙珠葡萄中检出了28种萜烯类化合物,在梅鹿辄、赤霞珠和品丽珠葡萄中分别检出了16,17和16种萜烯类化合物。在蛇龙珠葡萄中检出了17种倍半萜烯类化合物,远多于其他3种酿酒葡萄。通过半定量分析,发现在赤霞珠葡萄中单萜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在蛇龙珠葡萄中倍半萜烯化合物含量较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酿酒葡萄中游离态萜烯类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姜文广范文来徐岩赵光鳌李记明于英
关键词:气相色谱-串联质谱酿酒葡萄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