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2006GGB14630)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张苏明郝跃伟郑敏侯亮刘雪平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抵抗
  • 2篇吡格列酮
  • 2篇格列酮
  • 1篇胆碱
  • 1篇胆碱乙酰转移...
  • 1篇乙酰
  • 1篇乙酰转移酶
  • 1篇糖基化
  • 1篇糖基化终末产...
  • 1篇终末产物
  • 1篇转移酶
  • 1篇脑组织
  • 1篇干预作用
  • 1篇RAGE
  • 1篇IGF-1

机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作者

  • 2篇刘雪平
  • 2篇侯亮
  • 2篇郑敏
  • 2篇郝跃伟
  • 2篇张苏明
  • 1篇袁树华

传媒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胰岛素抵抗对大鼠认知、ChAT活性及IGF-1的影响及吡格列酮的干预作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高果糖诱发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认知功能、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活性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变化及吡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从45只Wistar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NC组);其余35只以10%的果糖水诱发胰岛素抵抗;4周后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将制作成功的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随机分为胰岛素抵抗组(IR组)和吡格列酮组(PIO组)。于干预12周末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认知功能改变情况;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脑组织内ChAT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组织IGF-1的表达;对脑组织切片进行尼氏染色。结果PIO组与IR组逃避潜伏期较NC组明显延长(分别为P<0.01,P<0.05),PIO组较IR组明显缩短(P<0.01);PIO组与IR组ChAT活性较NC组降低(P<0.01,P<0.01),PIO组较IR组增强(P<0.05);PIO组与IR组IGF-1表达较NC组降低(P<0.01),PIO组IGF-1表达较IR组增加(P<0.05)。结论吡格列酮对IR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减退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神经元ChAT、IGF-1的表达,维持胆碱能神经功能正常有关。
刘雪平郑敏郝跃伟侯亮袁树华张苏明
关键词:吡格列酮胰岛素抵抗胆碱乙酰转移酶
吡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认知功能及脑组织AGE-RAGE损伤途径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PIO)对高果糖诱发的胰岛素抵抗(IR)大鼠认知功能及脑组织糖基化终末产物(ACEs).AGEs受体(RAGE)损伤途径的影响。方法45只6~8周龄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胰岛素抵抗组(IR组)、吡格列酮组(PIO组),后两组给予饮用10%的果糖水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模型成功的PIO组给予吡格列酮干预12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逃避潜伏期;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脑组织AGEs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RAGE、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hospho-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①IR组与PIO组逃避潜伏期较NC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PIO组逃避潜伏期较IR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PIO组、IR组AGEs表达较NC组明显增强;与IR组相比,PIO组AGEs的表达较弱。③与NC组相比,IR组和PIO组磷酸化NF-κB、RAGE的蛋白表达升高(P〈0.01),PPARγ表达降低(P〈0.05);与IR组相比,PIO组磷酸化NF-κB、RAGE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PPARγ表达增加(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大鼠脑组织AGEs-RAGE系统活性增强可能是脑损害机制之一,吡格列酮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认知功能,抑制AGEs-RAGE通路活性,发挥脑保护作用。
刘雪平郑敏郝跃伟侯亮张苏明
关键词:吡格列酮胰岛素抵抗糖基化终末产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