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2011KZ70)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臧志海尹冬松王立刚刘文峻尹庆伟更多>>
- 相关机构:黑龙江科技大学东丽医院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医用Mg-Zn-Gd合金微观结构与腐蚀产物分析
- 2017年
- 背景:镁合金作为金属内固定材料,具有可降解的独特优势,且弹性模量与密质骨相近,可避免"应力遮挡"效应,但对于骨折内固定材料,生物活性代表着在体内与骨的键合能力,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Mg-Zn-Gd合金的微观结构以及在模拟体液中腐蚀产物的形貌和微区分析。方法:利用熔铸合金化法制备Mg-Zn-Gd合金,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合金的微观组织形貌,能谱仪对微区成分和析出相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Mg-Zn-Gd铸态合金由含有Gd和Zn元素的过饱和α-Mg固溶体和共晶组织组成,共晶组织为羽毛状、椭圆状、鱼骨状及沿晶界分布的条状物,共晶组织主要成分为Mg、Zn和Gd;将Mg-Zn-Gd合金在Hank’s溶液中浸泡72 h后,表面沉积含有O,Mg,Ca,P元素的膜层,经XRD衍射分析,表面膜层中含有Mg(OH)_2相,该相促进含Ca盐的沉积,初步证明了镁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 臧志海尹冬松安勇良贾富曲畅
- 关键词:镁合金生物材料模拟体液
- 骨用镁合金表面Ti-Cu涂层的腐蚀行为被引量:1
- 2013年
- 背景:镁合金作为骨折内固定材料具有力学性能与骨相近、生物相容性好和可降解等突出优点,但其在体液中降解速度过快,成为其临床应用的瓶颈,因此综合利用表面处理提高其耐蚀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综合运用磁控溅射技术和碱热处理技术在镁合金表面制备兼具耐蚀性能和生物活性的涂层。方法:首先采用熔炼技术制备Mg-Zn-Mn合金,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材料表面制备致密涂层,然后利用碱性溶液对表面涂层进行处理,利用模拟体液浸泡实验研究涂层的腐蚀行为,通过表面产物中钙和磷的含量推测涂层的生物活性。结果与结论:经磁控溅射和碱热处理技术在镁合金表面制备兼具耐蚀性能和生物活性的涂层;经模拟体液浸泡24和168 h后涂层表面沉积含Ca,P产物,Ca/P比分别为1.54和2.11,接近类骨磷酸盐Ca/P比,涂层表面的浸泡24 h形成5-10μm点腐蚀,随着浸泡时间增加点腐蚀逐渐长大,浸泡168 h后点腐蚀增加为100-800μm。
- 臧志海尹冬松徐晓晶尹庆伟王立刚刘文峻
-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材料镁骨折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