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23702130001)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杨洪强毕润霞樊树雷范伟国杨萍萍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土壤
  • 2篇平邑甜茶
  • 2篇光合速率
  • 1篇穴灌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水分
  • 1篇水分分布
  • 1篇水分利用
  • 1篇水分利用率
  • 1篇酸酶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土壤水分分布
  • 1篇苹果
  • 1篇苹果树
  • 1篇平邑甜茶幼苗
  • 1篇微生物
  • 1篇离子
  • 1篇利用率

机构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杨洪强
  • 2篇吴瑞刚
  • 2篇杨萍萍
  • 2篇范伟国
  • 2篇樊树雷
  • 2篇毕润霞
  • 1篇冉昆
  • 1篇苏倩
  • 1篇闫丽娟
  • 1篇陈锦璞
  • 1篇张玮玮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园艺学报

年份

  • 3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平邑甜茶根系NO和活性氧对钠与氯离子胁迫的反应
2013年
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实生苗为试材,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氯化钠(NaCl)、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对根系一氧化氮(NO)和活性氧(ROS)生成速率以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等渗透势NaCl、Na+和Cl-盐溶液处理下,平邑甜茶根系NO和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以及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均升高,升高数值由大到小均为NaCl Cl-Na+处理,并且NaCl处理下的所测各指标的数值均小于Na+和Cl-单独处理下两者的加和,显示在NaCl胁迫诱导平邑甜茶根系积累ROS和NO进而引起氧化伤害的过程中,Cl-的作用大于Na+,NaCl引起的胁迫效应并不是Na+和Cl-胁迫效应的简单叠加。
张玮玮杨洪强苏倩门秀巾闫丽娟
关键词:平邑甜茶根系一氧化氮活性氧氯离子钠离子
地下穴灌对苹果冠下土壤水分分布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探讨地下穴灌技术对苹果树冠下土壤水分分布和叶片水分利用率的影响,明确地下穴灌方法的作用特点。【方法】以8年生苹果树为试材,通过穴贮肥水和地面集中灌溉的比较,研究地下穴灌处理果树冠下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分析苹果叶片光合性能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采用地面集中灌溉处理,果树冠下土壤含水量在灌溉后第3天快速下降,土壤水分主要集中于10—30 cm土层,水分分布区呈"盘子状"。采用地下穴灌土壤含水量在灌溉7 d后迅速下降,土壤水分主要集中在40—60 cm土层。地下穴灌使土壤含水量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最高水平,土壤水分"上少下多",分布区如正立的"葫芦状";采用穴贮肥水灌溉处理后,土壤水分主要分布在10—60 cm土层,分布区如"圆筒形"。采用地下穴灌的果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水分利用率在3种灌溉方式中均最高。【结论】地下穴灌将土壤水分稳定在根系集中分布层,提高了光合速率和叶片水分利用率。
毕润霞杨洪强杨萍萍范伟国陈锦璞樊树雷吴瑞刚
关键词:苹果树土壤水分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
外源植酸酶对土壤磷酸酶、微生物及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以盆栽平邑甜茶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向盆土浇灌液体植酸酶,探讨了外源植酸酶对根区土壤植酸酶活性、磷酸酶活性、速效磷含量、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及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施入外源植酸酶制剂后,根区土壤植酸酶活性、磷酸酶活性、速效磷含量均显著提高,且提高幅度随着外源植酸酶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土壤植酸酶活性迅速下降后趋于平稳,磷酸酶活性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速效磷含量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外源植酸酶也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在植酸酶浓度为40000U/kg时,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分别比对照增加30.98%-69.00%、35.78%-249.18%和11.14%-271.28%。施人外源植酸酶第50天,平邑甜茶幼苗根系活力、株高、茎粗、叶面积、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含量均显著提高。
杨萍萍杨洪强毕润霞范伟国冉昆吴瑞刚樊树雷
关键词:平邑甜茶根区土壤微生物磷酸酶光合速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