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403001)

作品数:25 被引量:207H指数:11
相关作者:张永生邢恩袁周洪瑞景秀春王振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土资源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2篇奥陶纪
  • 9篇盆地
  • 9篇鄂尔多斯盆地
  • 7篇马家沟组
  • 7篇奥陶系
  • 4篇奥陶统
  • 3篇锆石
  • 3篇南缘
  • 3篇ORDOVI...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地质
  • 2篇定年
  • 2篇牙形石
  • 2篇盐岩
  • 2篇樱桃
  • 2篇找钾
  • 2篇中奥陶统
  • 2篇上奥陶统

机构

  • 19篇中国地质科学...
  • 12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国土资源部
  • 3篇长江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武警黄金第五...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5篇张永生
  • 10篇邢恩袁
  • 9篇景秀春
  • 9篇周洪瑞
  • 8篇王训练
  • 8篇王振涛
  • 5篇郑绵平
  • 5篇苏奎
  • 4篇龚文强
  • 3篇樊馥
  • 3篇吴素娟
  • 2篇包洪平
  • 2篇王卓卓
  • 2篇桂宝玲
  • 2篇房强
  • 2篇武振杰
  • 2篇施立志
  • 2篇杨志华
  • 1篇何幼斌
  • 1篇马伯永

传媒

  • 8篇地质学报
  • 3篇Acta G...
  • 2篇地球学报
  • 2篇沉积学报
  • 2篇地学前缘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岩石学报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9篇2015
  • 8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晚奥陶世牙形刺属Tasmanognathus Burrett和Yaoxianognathus An的几点新认识被引量:6
2019年
本文对广泛分布于晚奥陶世浅水、暖水碳酸盐岩地层中的两个牙形刺属Tasmanognathus Burrett, 1979和Yaoxianognathus An, 1985的分类学和生物地层学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梳理和讨论,并基于产出于华北台地北缘内蒙古大佘太白彦花山剖面的丰富标本提出关于两属的分类和演化的几点认识。根据所发现的化石特征,本文补充了Tasmanognathus shichuanheensis An, 1985和Yaoxianognathus neimengguensis(Qiu in Lin et al., 1984)的器官分子。基于Tasmanognathus borealis An, 1985 S分子的复杂细齿结构特征,认为其符合Yaoxianognathus的属征,将其归并厘定为Yaoxianognathus borealis,器官种Tasmanognathus sigangensis Pei, 1987的各分子无一符合该属器官特征重建,其全型标本更接近于Oulodus Branson et Mehl, 1933。同时,T. sishuiensis-T. shichuanheensis-Y. borealis-Y. neimengguensis-Y. yaoxianensis表现为细齿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再一次证明两属之间演化关系明确。本文对两个属的认识,将为浅水、暖水碳酸盐岩相上奥陶统的牙形刺分类学研究和生物地层划分对比提供参考。
杨志华景秀春王训练周洪瑞任卉
关键词:牙形刺晚奥陶世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奥陶纪火山活动记录:来自陕甘地区平凉组钾质斑脱岩地球化学和锆石年代学的信息被引量:25
2015年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多个奥陶系剖面中出露多层粘土岩。研究表明,这些粘土岩层多为钾质斑脱岩,是火山喷发的凝灰质物质在海相环境下沉积、蚀变的产物,其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年代地层格架的重新厘定和周缘火山-岩浆活动事件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陕西泾阳西陵沟剖面和甘肃平凉银洞官庄剖面奥陶系平凉组钾质斑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U-Pb年龄。主量元素表明其源岩为中酸性岩浆,且所有样品K2O含量大于Na2O含量,显示了富钾质特征;Nb-Zr图解中样品大多落在高钾、亚碱性岩浆范围内。利用在风化过程中不活动元素对钾质斑脱岩的原岩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其原始岩浆为高钾亚碱性流纹英安岩和粗面安山岩。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多数样品具有典型的岛弧火山岩的特征。分别对上述二个剖面的4个和2个钾质斑脱岩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了变化于449±3Ma^457±3Ma范围的6组谐和年龄,据此将平凉组的沉积时代厘定为晚奥陶世桑比期-凯迪期(Sandbian-Katian)。根据钾质斑脱岩区域分布判断其源于南部北秦岭地区或/和西南部北祁连地区的火山喷发。
王振涛周洪瑞王训练景秀春张永生
关键词:钾质斑脱岩锆石U-PB定年鄂尔多斯盆地
陕北盐盆马家沟组五段六亚段沉积期的古气候信息——来自石盐包裹体的证据被引量:16
2014年
石盐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能够代表卤水结晶的温度,因而是揭示古气候的有效手段。陕北盐盆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区内奥陶纪马家沟组发育厚层含盐沉积。对采自该盐盆的镇钾1井中的石盐包裹体进行详细的岩相学研究以及均一温度测定。岩相学研究结果表明,包裹体的形态主要为方形、圆形及不规则形,包裹体的类型主要为纯液相、气液两相和含子矿物包裹体三种。包裹体均一温度的测定采用低温冷冻测温法,其中,深度2 738 m的样品zjy-1,均一温度为18.5℃~27℃;深度2 740 m的样品zjy-2,均一温度为14.9℃~29.9℃;深度2 744 m的样品zjy-3,均一温度为24℃~36.9℃;深度2 812.8 m的样品zjy-4,均一温度为14.7℃~31℃;该温度与前人所研究的奥陶纪古温度基本吻合。样品均一温度反映陕北盐盆马家沟组五段六亚段沉积期的古气温在27℃~36.9℃之间,其古气候为地处南半球低纬度干旱气候带,炎热干旱的气候特征。
胡彬孔凡晶张永生郑绵平陈靖
关键词:均一温度古气候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奥陶纪地质事件群耦合作用被引量:32
2015年
北祁连造山带和北秦岭造山带在早古生代经历了相似的洋陆转化过程,于奥陶纪时发育了汇聚板块边缘的沟-弧-盆体系,分别形成了北西向展布的北祁连造山带走廊南山北缘早古生代岛弧及弧后盆地和东西向展布的北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岛弧及弧后盆地。期间,秦岭-祁连洋的俯冲造山作用和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沉积类型和内陆湖盆的发展演化之间存在有机的联系,构成了盆-山耦合体系,引发一系列构造事件、火山喷发事件和多种类型的事件沉积等。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系列成因机制上的联系,有着共同的宏观背景。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在几乎相同时期存在一次构造背景的转变,由被动大陆边缘转化为主动大陆边缘,并诱发了多期火山喷发事件,在盆地西南缘奥陶系形成多套斑脱岩夹层,这些斑脱岩可能为同时期或者稍后的钾盐矿(包括含钾卤水)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物源。同时,鄂尔多斯盆地南缘由浅水碳酸盐台地陷落为深水斜坡,在盆地西、南缘奥陶系有规律的集中发育重力流沉积(海底扇、浊积岩等)、滑塌沉积和震积岩等事件沉积。从形成机制上,华南板块向北俯冲触发了火山活动和地震,火山喷发在奥陶系集中沉积了多套凝灰岩夹层,地震活动导致同时期大套重力流沉积,并触发相对深水区沉积物向深水区移动,使得重力流沉积转化为浊流沉积,形成了具有良好储层的浊积岩。统计表明,上述事件发育的时间与秦岭地区构造活动相对最活跃的时期基本一致。因此这些分布稳定的凝灰岩薄层和中奥陶世集中有规律分布的重力流沉积砂体为华南板块向华北本快俯冲背景下形成的,它们之间存在耦合关系。
王振涛周洪瑞王训练张永生景秀春邢恩袁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
陕北盐盆奥陶系马家沟组沉积相特征与沉积演化被引量:7
2015年
本文主要依据陕北盐盆地的镇钾1井等8口基干井,通过岩心观察、测井解释、镜下薄片鉴定,同时结合区域构造资料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对陕北盐盆奥陶系马家沟组岩石类型、沉积相、沉积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类型以碳酸盐岩和蒸发岩为主,碎屑岩等其他沉积岩发育较少。主要发育碳酸盐岩台地相,可进一步划分出开阔台地和局限蒸发台地两种亚相,开阔台地可识别出灰泥丘微相;局限蒸发台地可识别出云坪、盐湖、膏湖、淡化泻湖等微相。沉积演化表明,马一期-马六期,陕北盐盆经历了三次海进-海退旋回,沉积演化为陕北盐盆及钾岩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成盐古地理环境,海进期,海水提供充足的成钾物质补给,海退期形成的继承性盐盆,四周隆起,又处在有利的低纬度干旱蒸发气候环境,十分有利于钾岩的形成。陕北盐盆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六亚段沉积期,盆底总体表现为"两坳夹一隆"的构造样式,即自西向东依次为呈NNE向展布的西部盐坳、中部隆起和东部盐坳,"西部盐坳"可进一步分为3个次级盐凹,自北向南依次为"西一盐凹"、"西二盐凹"和"西三盐凹";"东部盐坳"可进一步分为2个次级盐凹,即北部的"东一盐凹"和南部的"东二盐凹",这5个盐凹的盐系地层厚度大于150m,是陕北盐盆最佳成钾盐凹,也是优先进行钾盐探井部署的有利目标区。
施立志王卓卓张永生苏奎邢恩袁桂宝玲
关键词:马家沟组
靖边气田富Br^-、I^-、Li^+、K^+油田水的发现及对找钾的启示被引量:3
2012年
对靖边气田奥陶系和石炭—二叠系产出的油田水进行常、微量元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富集Br-、I-、Li+、K+,奥陶系的Br-、I-、Li+以及石炭—二叠系的Br-和K+都已经达到工业开采或综合开采标准。其高Br-含量特征以及相关水化学参数特点反映靖边气田油田水主要为海相沉积型卤水,且保存环境较封闭,具有很好的原生性;同时,高的溴氯系数及钾氯系数说明奥陶系海水高度浓缩,并已经达到钾盐沉积阶段,反映靖边气田所在的陕北盐盆西部可能有固体钾盐沉积存在。而石炭—二叠系油田水除对原始沉积卤水的保存外,可能受到富钾围岩的影响。
樊馥郑绵平张永生包洪平张震龚文强
关键词:靖边气田油田水水化学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部奥陶纪盆地原型:来自贺兰山和桌子山地区奥陶系的沉积响应被引量:26
2016年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贺兰山—桌子山地区奥陶纪盆地原型一直存在争议。因此,作为连接盆地与造山带的纽带,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奥陶系的沉积响应特点理应引起重视。贺兰山—桌子山地区奥陶系沉积组合普遍存在二元结构,即下部以发育台地相碳酸盐岩为特征,上部发育一套复理石沉积,代表了盆地原型从伸展向敛合发展的不同阶段。本文选取贺兰山—桌子山盆地东、西缘奥陶系两个代表性的剖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当时的古地理背景和区域构造演化特征,通过野外露头的详细描述和岩石薄片矿物组分的鉴定,揭示了桌子山地区奥陶纪沉积环境的演变序列和贺兰山地区樱桃沟组的事件沉积特征。借助本文部分作者在桌子山地区同步采样获取的牙形石化石的最新成果,确定了桌子山地区奥陶系二元沉积组合界线处的精确时限为牙形石生物带Pygodus anserinus结束的位置,时间上为晚奥陶世桑比期最早期,接近中、上奥陶统界线的年龄(458.4±0.9 Ma,ICG 2014),这与前人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纪构造转换面(或是盆山转换面)的时限一致。通过对比研究认为樱桃沟组与其下伏地层构成的被动大陆边缘—复理石沉积序列结构实为前陆盆地序列,代表了贺兰山地区于中奥陶世已进入前陆盆地发育阶段,樱桃沟组复理石沉积序列中多套滑塌角砾岩夹层的存在和显微研究表明阿拉善陆块(?)逐渐靠近华北陆块过程中可能从阿拉善陆块(?)东缘(被动大陆边缘)垮塌的产物。而桌子山剖面奥陶系相同的二元沉积结构,同样对应了Sinclair前陆盆地地层模型的前两个阶段,暗示当时前陆盆地业已影响到了桌子山地区。综合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奥陶纪构造体制由伸展转换为敛合的时限可能代表了阿拉善陆块与华北板块发生了初始碰撞。
王振涛周洪瑞王训练景秀春张永生袁路朋沈智军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前陆盆地
华北板块奥陶纪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回顾及在西北缘区新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牙形石在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华北奥陶系划分对比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华北奥陶纪牙形石的研究已持续近半个世纪,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第二阶段为最近10年(2010—2020)。第一阶段以建立牙形石生物地层序列为目标,主要为解决石油勘探过程中地层时代的确定和地层对比的需求;第二阶段的研究以修订化石带为主,目的是与国际地层研究接轨。近年来在华北板块西北缘的工作显示,该区奥陶纪牙形石在纵向上具有显著的生态变化,可分为达瑞威尔期中期、达瑞威尔期晚期—桑比期中期、桑比期晚期—凯迪期中期3个时段。第一时段以介于北美中大陆区和北大西洋区之间的热带台地边缘型牙形石为特征;第二时段以北大西洋型为主混有少量亚澳型牙形石为特征;第三时段以亚澳型和北美中大陆型牙形石混生为特征。在华北西北缘尽可能使用广布性标准牙形石属种进行化石带厘定,共识别牙形石带12个,自下而上分别是达瑞威尔期Histiodella cf.holodentata间隔带、Histiodella kristinae谱系带、Histiodella bellburnensis延限带、Dzikodus tablepointensis间隔带、Eoplacognathus suecicus间隔带、Pygodus serra间隔带和Pygodus anserinus(早期型)间隔亚带,桑比期Pygodus anserinus(晚期型)间隔亚带和Belodina compressa间隔带,凯迪期Belodina confluens间隔带、Yaoxianognathus neimengguensis间隔带和Yaoxianognathus yaoxianensis间隔带。由于部分化石带与国际同名带的对比还存在一些矛盾,尚需今后进一步解决。
景秀春周洪瑞王训练杨志华房强王振涛樊杰
关键词:牙形石奥陶纪生物地层
陕西耀县上奥陶统桃曲坡组下部钾质斑脱岩U-Pb年龄的首次报道被引量:7
2018年
华北克拉通上奥陶统的发现和地质时代的确定一直颇受重视。前人通过对华北奥陶系顶部地层中牙形石和笔石记录的核实,将耀县桃曲坡组的顶限定在笔石Diplacanthograptus spiniferus带结束的位置(凯迪阶下部),该位置代表了华北奥陶系的最高层位。而《中国地层表》(2014)将桃曲坡组的底置于艾家山阶和钱塘江阶分界处附近,后者略高于上述笔石生物带结束的位置,可见分歧是明显的,亟需来自绝对年龄资料的约束。笔者在耀县桃曲坡组下部发现了一层斑脱岩,地球化学数据揭示了其富钾质特征(K2O>Na2O),K2O含量(3.81%)接近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奥陶系17个斑脱岩样品的平均值(4.75%)。锆石LA-ICP-MS U-Pb测年表明其就位年龄为453.7±3.3 Ma(MSWD=0.25),考虑到采样层位接近桃曲坡组的底界,认为桃曲坡组的底可置于454 Ma(桑比阶晚期)。这与前人在周缘地区上奥陶统斑脱岩获得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本文获得的年龄是可信的。因此,《中国地层表》(2014)中桃曲坡组的底界需要适当下移。
王振涛周洪瑞王训练景秀春马伯永
关键词:奥陶系钾质斑脱岩锆石LA-ICP-MS
陕北奥陶纪盐盆绥钾1井马五6亚段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2015年
根据绥钾1井泥岩夹层样品的X衍射、微量及常量元素测试结果,研究区的黏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和绿泥石,两者在成分上互补;垂向上P、Mn、Sr、Cu等元素质量分数及Rb/Sr,Sr/Cu,Fe/Mn,(Fe+A1)/(Ca+Mg),V/(V+Ni),Cu/Zn等元素质量分数之比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上部和中部旋回分别可以识别出5个和4个次级旋回。黏土矿物和化学元素测试数据揭示了马家沟组五段6亚段为半干旱一干旱气候下的较深水还原性沉积环境;上部旋回气候比中部干旱,但是次级干湿变化频率较低。
龚文强张永生唐友军张玉银高伟韩甲胜
关键词:黏土矿物古气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