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613) 作品数:12 被引量:39 H指数:4 相关作者: 沈南 陈顺乐 郭桂梅 戴岷 钱捷 更多>> 相关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B细胞分化成熟的microRNA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09年 microRNA,新近发现的一类重要的转录后水平的调控分子,是一种长度介于18~25 bp之间的单链RNA分子,其一般通过与靶序列3′UTR区配对碱基的相互作用,影响mRNA的稳定性或者翻译效率从而起到对靶基因功能的调控作用。该小分子作为生命过程中一类重要调节分子参与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凋亡等基本的生理过程,对于细胞的信号转导、组织器官的分化发育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人类疾病(白血病、肿瘤、精神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中发现了特征性的异常microRNA表达,进一步说明该分子在生理病理状态下的重要作用。最近的许多研究表明一系列的microRNA参与免疫反应的调控,包括T/B细胞的发育分化、抗体类型的转换、单核/中性粒细胞的增殖、炎症因子的释放等过程。本文主要阐述近年来microRNA在免疫学方面B淋巴细胞分化发育中的作用。 袁敏 沈南 唐元家关键词:MICRORNA B细胞 免疫 趋化因子CXCL9基因SNPrs2276886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趋化因子CXCL9基因SNPrs2276886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以及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①抽提482例SLE患者[其中包括253例狼疮肾炎(LN)患者]外周血DNA,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后,通过Pyrosequencing法进行等位基因分型。②80例患者同时留取RNA样本并反转录为cDNA,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XCL9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SLE组和LN组等位基因T的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OR分别为1.346和1.347,P〈0.05),Tr基因型的频率也显著高于正常人群(X^2分别是6.397和3.941,P〈0.05)。CXCL9mRNA在rs2276886 TT型个体中的表达(3.9±2.0)高于CC型纯合子(2.5±2.1),P〈0.05。结论证实了中国人群中CXCL9基因SNPrs2276886作为一种遗传因素影响对疾病的易感性,等位基因T对于SLE是一种遗传易感标记。该SNP可能从转录水平上决定了基因的分泌水平,从而参与SLE的发病。 郭桂梅 陈顺乐 沈南 倪旭鸣关键词:红斑狼疮 疾病遗传易感性 趋化因子 CXC 单核苷酸 FOXP3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研究FOXP3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CD4^+CD25^bright,T细胞中FOXP3蛋白的表达。利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法(MACS)分选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FOXP3基因的表达。结果以FOXP3作为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主要识别标志,初发、活动性SLE患者的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9.1+0.7)%Fs(4.8+0.4)%,P〈O.01],与SLEDAI评分呈明显正相关。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中FOXP3在蛋白和mRNA水平上的表达,SLE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SLE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中FOXP3的表达无明显异常。其CD4^+T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研究这类细胞在SLE发病中的作用应更关注其功能。 严冰 陈顺乐 沈南 鲍春德 顾越英 叶霜 陈晓翔 郭强 吕良敬 陆晓晔关键词:红斑狼疮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FOXP3 DNA甲基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针对自身抗原产生自身抗体从而形成免疫复合物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能够累及机体的多个脏器(以皮肤、关节、肾脏受累为多见)。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涉及到环境、遗传、性别多个因素的相互... 袁敏 沈南 唐元家 罗晓兵关键词:DNA甲基化 CPG岛 X染色体 文献传递 Toll样受体7及I型干扰素通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2008年 探讨Toll样受体7(TLR7)及I型干扰素(IFN-α)通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42例SLE患者和34例正常人外周血TLR7mRNA以及4个干扰素调节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观察TLR7mRNA的表达量与SLE疾病活动相关指标和干扰素积分(IFN score)的关系。结果,SLE患者外周血TLR7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TLR7mRNA的表达水平与SLEDAI积分、肾脏损伤指数、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RNA相关抗体水平及干扰素积分呈正相关;与补体C3、C4、白细胞数呈负相关。TLR7—IFN-α通路可能参与了SLE的病理过程。 邓筠 王元 唐元家 崔慧娟 郭彦芝 沈南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TOLL样受体7 干扰素-Α 狼疮肾炎患者肾组织基因表达的研究 2008年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狼疮肾炎(LN)患者肾组织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LN的发病机制。方法15例LN患者B超定位下肾活检,抽取肾组织RNA,经过mRNA线性扩增、芯片杂交、扫描信号值。采用Rank invariant方法标化,Cluster 3.0软件聚类分析,Crsd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Toll样受体、干扰素(IFN)-α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弥漫增生型LN,活动指数≥7分和慢性指数〉4分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10分的患者中高表达。结论LN存在Toll样受体-IFN-α-JAK/STAT的异常表达,随着肾脏病理活动指数、慢性指数和SLEDAI积分的增加而趋于明显。针对该通路上的关键分子、下游基因产物、作用靶细胞等可能作为将来临床筛选药物的靶点。 郭桂梅 陈顺乐 沈南 倪旭鸣 鲍春德 戴岷 王海丰 钱捷关键词:狼疮肾炎 基因芯片技术 TOLL样受体 干扰素Α pDCs在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浆细胞样树突细胞(pDCs)在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和肾脏组织的表达和分布情况,探讨pDCs在狼疮肾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31例狼疮肾炎患者,其中17例为活动期(14例行肾活检),14例为缓解期。分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pDCs的表达;设立正常对照组(n=12)。应用免疫荧光抗体标记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14例行肾活检患者肾脏组织中pDCs的分布;设立正常对照(n=4)。结果活动期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pDCs表达的百分数为0.039±0.052,显著低于缓解期的0.168±0.174和正常对照组的0.134±0.079(均P<0.01)。正常对照肾脏组织未见pDCs浸润,而狼疮肾炎患者肾脏组织肾小球pDCs呈高水平表达,在Ⅳ型狼疮肾炎的肾脏组织中,pDCs呈局灶节段分布于系膜区。pDCs表面可见趋化因子受体CCR7表达。结论狼疮性肾炎的发生可能与其肾组织趋化因子受体水平上调,增强了外周血中pDCs向肾组织的迁移能力有关。外周血pDCs的变化可作为狼疮性肾炎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之一。 郭桂梅 陈顺乐 沈南 戴岷 郭燕姿 郑林 郭强苏关键词:趋化因子受体 免疫荧光标记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狼疮易感基因PBXl 3'端非翻译区的结构变异及其功能分析 2007年 目的对中国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易感基因前B淋巴细胞白血病转录因子(PBXl)3’端非翻译区的结构变异进行分析及功能研究。方法利用焦磷酸测序技术(Ryrosequencing)对273名正常人,633例狼疮患者标本进行rs3185695基因分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Pyrosequencing以及报告基因活性测定等方法进行等位基因特异性基因表达研究,分析PBXl基因3’端非翻译区的rs3185695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中国人群中rs3185695次要等位基因A在SLE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11.4%和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次要等位基因A与SLE发病相关。rs3185695为A/G杂合子的cDNA样本中PBXl基因的mRNA水平表达量明显低于G/G纯合子,带有A等位基因的转录本水平明显低于G等位基因。rs3185695A等位基因的重组质粒报告基因的活性明显低于G等位基因。结论中国人群中PBXl基因3’端非翻译区的rs3185695A与SLE发病关联,该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G→A的变异能下调PBXl基因的表达,继而调节其调控通路下游基因的转录水平,参与疾病的发生。 钱晓霞 唐元家 黄新芳 陈静 倪旭鸣 钱捷 罗晓兵 崔慧娟 陈顺乐 沈南关键词:红斑狼疮 单核苷酸多态性 PBX1 DNA甲基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被引量:7 2009年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is an archetypical systemic,autoimmune inflammatory disease,of which the mechanism still not unveiled. Studies on epigenetics in SLE have long been the subject of investigation and as part of epigenetics. DNA methylation has been confirmed to play a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LE. The high autoreactivity of CD4+T cell from SLE patients is associated with DNA hypomethylation. DNA hypomethylation is crucial to induce SLE-like autoimmune disease in SLE-non-susceptible mice. The reactivation of inactive X chromosome by hypomethylation may lead to high incidence of SLE in women. Drug-induced SLE is also connected with DNA hypomethylation.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DNA methylation in the onset of SLE comprehensively,we review the finding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s about DNA methylation and SLE. 袁敏 沈南 唐元家 罗晓兵关键词:红斑狼疮 DNA甲基化 CPG岛 X染色体 中国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子4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子4(STAT4)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焦磷酸测序的方法对SLE患者与健康对照组DNA中存在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分型,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STAT4基因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构成的单倍型在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s11889341:P=0.01202,0R(95%CI)=1.22(1.044,1.424);rs7574865;P=0.003454,OR(95%CI)=1.25(1.076~1.451);rs8179673:P=0.004275,OR(95%CI)=1.274(1.079~1.505)]。结论STAT4基因上rs11889341、rs7574865和rs8179673与中国汉族人群SLE的发病有关联,且STAT4是一个多种族均存在的SLE相关基因。 缪倩 唐元家 钱晓霞 崔慧娟 慕丽娟 黄秀琴 沈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