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60074)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吕屏王善民吴红艳谭嫄嫄汤志坚更多>>
- 相关机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金秀瑶族传统生活用具的设计文化管窥——甲骨文溯源被引量:1
- 2014年
- 本文通过对广西金秀瑶族部分传统生活用具进行设计事理分析,例如金秀瑶族禾剪与甲骨文"利"字,金秀瑶族竹制织锦工具与甲骨文"巾"字,金秀盘瑶出行背袋与甲骨文"西"字等,揭示其与"甲骨文"象形造字的渊源关系。研究旨在借助甲骨文象形释义的参考,为无本族文字的金秀瑶族传统生活用具设计的"传统性"溯源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再如,金秀瑶族丧葬习俗与甲骨文"尸"字,这将有助于更深入地揭示用具"物理"背后所蕴含的"事理"特征。
- 谭嫄嫄汤志坚
- 关键词:瑶族甲骨文
- 桂北瑶族传统服饰中的人形纹样解析被引量:4
- 2016年
- 桂北瑶族服饰纹样中的人形纹样,以其几何抽象的形式、简洁的结构、大胆的变形手法保持着其顽固的民族特征;织绣的工艺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纹样的形式,民族历史、信仰及审美却是纹样生成的诱因。本文试图解析桂北瑶族服饰中的人形纹样,弥补目前广西瑶族服饰文化研究的不足。
- 吴红艳王善民
- 关键词:瑶族服饰
- 金秀瑶族女性头饰的艺术特征与审美图式被引量:7
- 2013年
- 通过对金秀瑶族女性头饰进行分类及艺术特征分析,认为金秀瑶族女性受大杂居、小聚居的生存环境影响,其头饰的佩戴方式可分为巾帕包裹型和布条缠绕型等形制类型,且金秀瑶族女性头饰具有造型层次丰富、图案均衡缜密、色彩明快悦目、织绣合一的工艺等艺术特征。金秀瑶族所处的生态环境及瑶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影响并决定了金秀瑶族女性头饰所具有的艺术特征,使其形成了美观实用、多元融合、寓教于美的审美特点。
- 吕屏
- 关键词:瑶族头饰艺术特征
- 彭玉元设计作品欣赏
- 2015年
- 彭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