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GP2011Z008)

作品数:2 被引量:26H指数:2
相关作者:常鸣蒋志林马国超唐川黄勋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震区
  • 2篇石流
  • 2篇泥石
  • 2篇泥石流
  • 1篇地震
  • 1篇堵江
  • 1篇遥感
  • 1篇强震
  • 1篇强震区
  • 1篇汶川地震
  • 1篇滑坡

机构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蒋志林
  • 2篇常鸣
  • 1篇朱静
  • 1篇乐茂华
  • 1篇唐得胜
  • 1篇唐川
  • 1篇马国超
  • 1篇黄勋

传媒

  • 2篇山地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强震区都江堰市龙池镇泥石流物源的遥感动态演变被引量:20
2014年
"5·12"汶川大地震导致大量碎屑物质在陡峭的斜坡积累,当遇到强降雨时极易成为泥石流的物源地。2010-08-13一场暴雨导致都江堰市48条沟同时暴发泥石流。选择汶川地震高烈度区的龙池镇境内12条泥石流沟为研究区,采用基于遥感的手段研究"5·12"震前、震后、"8·13"暴雨后泥石流流域内物源的变化特征。强震后研究区泥石流流域物源重要变化是大量的崩滑体被诱发。暴雨后研究区泥石流流域物源变化是震后产生的滑坡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滑移扩张。通过开展遥感解译,结合野外调查,详细论述了研究区泥石流物源的变化情况。将"5·12"汶川地震前(2007-09-18)经波段融合后15 m的TM影像与地震后(2009-02-10)的2.5 m全色SPOT5影像相比较,发现泥石流流域内的滑坡体积由震前的0.86×106m3增加到地震后的42.30×106m3,即汶川高烈度区经过地震后新增滑坡体积达4 835.94%。而经过暴雨后(2011年7月)的0.5 m全色波段WorldView-2影像,泥石流流域内的滑坡体积又增加到68.85×106m3,即研究区经过暴雨后新增滑坡体积达62.76%。研究结果表明,汶川震区在地震及暴雨下物源量猛增,导致泥石流暴发的概率很高。
常鸣唐川蒋志林马国超
关键词:汶川地震泥石流滑坡遥感
雍家沟泥石流活动特征与堵江被引量:6
2013年
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雍家沟已暴发过多场泥石流,造成了严重的堵断公路和堵塞河流事件,其中,2012年"8·18"暴发的泥石流规模最大,造成绵远河全部堵塞。通过分析2010年"8·13"与2012年"8·18"两场泥石流的降雨过程发现,雍家沟暴发泥石流的前期累积雨量在增加,激发雨强在降低。2008年汶川地震导致雍家沟的主沟和支沟内堆积了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野外调查发现,雍家沟多次暴发泥石流的活动路径并不一致,其中,2012年"8·18"泥石流主要沿1号支沟活动,沟道的侵蚀宽度随着与主沟沟口距离的增加而变窄,沟道内剩余堆积体厚度随着距离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规律,且沟道内的物质粒径分布具有随机性。对雍家沟在不同暴雨频率下暴发泥石流可能引起的堵江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暴雨频率大于20%的情况下暴发泥石流便可造成堵江事件,甚至可将主河全部堵塞。
乐茂华朱静黄勋唐得胜蒋志林常鸣
关键词:泥石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