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90271)

作品数:69 被引量:1,021H指数:19
相关作者:蔡美峰彭苏萍李晓谭卓英黄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天文地球
  • 30篇矿业工程
  • 21篇建筑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2篇煤田
  • 10篇地质
  • 7篇地应力
  • 7篇岩石力学
  • 7篇风化花岗岩
  • 6篇地质构造
  • 6篇数值模拟
  • 6篇金川二矿
  • 6篇采矿
  • 6篇值模拟
  • 5篇岩体
  • 5篇三维地震
  • 5篇瓦斯
  • 5篇煤层
  • 5篇采矿工程
  • 5篇采区
  • 4篇地表
  • 4篇地层
  • 4篇地应力测量
  • 4篇地应力场

机构

  • 39篇中国矿业大学...
  • 2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4篇中国科学院
  • 6篇香港大学
  • 3篇河海大学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北京工业职业...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烟台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北京城建设计...
  • 1篇北京建筑工程...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黑龙江工程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青岛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9篇彭苏萍
  • 16篇蔡美峰
  • 12篇李晓
  • 10篇谭卓英
  • 9篇刘万金
  • 7篇黄明
  • 7篇李刚
  • 6篇吴观茂
  • 6篇岳中琦
  • 6篇刘文明
  • 5篇师素珍
  • 5篇李焯芬
  • 5篇韩现民
  • 5篇谭国焕
  • 5篇杜国栋
  • 5篇韩嵩
  • 4篇侯哲生
  • 4篇杜文凤
  • 4篇何登科
  • 3篇乔兰

传媒

  • 12篇岩石力学与工...
  • 5篇北京科技大学...
  • 5篇矿业研究与开...
  • 4篇金属矿山
  • 4篇煤炭学报
  • 4篇Journa...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采矿与安全工...
  • 2篇中国煤炭地质
  • 2篇煤矿安全与地...
  • 1篇
  • 1篇黄金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有色金属(矿...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年份

  • 1篇2020
  • 9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23篇2008
  • 17篇2007
  • 15篇2006
  • 7篇2005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BP神经网络进行隧道围岩快速分级被引量:15
2010年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为准确、及时地进行围岩快速分级,引入BP神经网络方法,通过制定快速分级参数标准,对已经开挖的隧道工作面按照隧道围岩分级规范进行分级,并测量其快速分级参数,将围岩分级的结果与其对应的快速分级参数建立BP神经网络的训练集合,从而得到围岩分级模型。最后测量正在开挖隧道工作面的快速分级参数,并提供给模型进行判别,从而达到快速、精确分级目的。通过某隧道围岩样品实例验证,该模型判断结果与实际施工情况吻合,可用于指导施工阶段的隧道围岩快速分级。
段林娣宋成辉
关键词:BP神经网络隧道围岩
金川二矿区地表裂缝沉降变化规律及形成机制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我国最大的充填法开采矿山?金川二矿区在采用胶结充填采矿法开采18年后发现了大范围的山体开裂和地表裂缝,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此,研究充填法开采矿山地表裂缝沉降变化规律及形成机制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以实地踏勘调查与地表GPS监测的长期现场数据为依据,阐述了金川二矿区自2000年2月以来呈现大范围地表岩体沉降开裂的现象。通过裂缝区调查、测绘与槽探,揭示了地表裂缝区范围与特征;从沉降裂缝区的形成、岩体移动与变形规律及沉降裂缝发展趋势分析了金川二矿区地表裂缝沉降变形规律;由矿区地质构造、围岩应力分布出发,结合高强度采矿活动的影响,探讨了地表裂缝沉降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最后,对金川二矿区地表沉降开裂现象提出了认识与建议。
高直张海军崔宏亮刘立华
关键词:沉降裂缝地质构造围岩应力
Multi-factor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shallow unsaturated clay slope stability被引量:1
2005年
An unsaturated clay slope, with various sloping angles and a thickness of 14 m, consists of backfill, slope soil and residual soil. Slide interfaces were determined by geophysical approaches and the original slope was reconstructed. Sub-slope masses were classified based on the varieties of sloping angle. A force recursive principle was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stability coefficient of the sub-slope mass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such as sloping angle, water content, hydrostatic pressure, seismic force as well as train load were analyzed. The range and correlation of the above-mentioned factors were discussed and coupled wave equations were established to reflec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unit weight, cohesion, internal frictional angle, and water content, as well as between internal frictional angle and cohesion.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slope stability was carried out and susceptive factors were determined when the factors were taken as independent and dependent variable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sloping angle, water content and earthquake are the principal susceptive factors influencing slope stability. The impact of hydrostatic pressure on slope stability is similar to the seismic force in quantity. Train load plays a small role in slope stability and its influencing only reaches the roadbed and its neighboring slope segment. If the factors are taken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the influencing extent of water content and cohesion on slope stability can be weakened and train load can be magnified.
ZhuoyingTan MeifengCai
关键词:斜坡稳定性灵敏度接触面
充填采矿法引起的地表变形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9
2008年
胶结充填采矿法开采急倾斜矿体对地表的影响与其他采矿方法不同,有着自己的规律。本研究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金川充填采矿法引起的地表变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金川二矿区地表变形的一般规律,初步得出金川二矿区地表裂缝的产生是由于采矿所引起的结论;并且解释了地表裂缝的出现滞后于开采的现象;对计算结果用GPS测量结果进行了校合,验证了计算的可靠性;最后,研究了充填体弹性模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
杜国栋李晓韩现民吴旻硕
关键词:胶结充填采矿法地表变形数值模拟地表裂缝金川镍矿
节理岩体物理模拟与超声波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以三维各向异性介质弹性波方程为理论基础,给出具有不同节理面岩体的数学物理模型,将具有典型节理构造的岩体分别简化为横向各向同性和单斜各向异性介质,并得出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弹性波在遇节理面发生反射、透射后沿不同传播方向的传播速度。根据上述数学物理模型制备节理岩体物理模型,相对于节理面以不同的入射角度进行超声波波速测试,试验证明,超声波波速对于物理模型中节理面的影响十分敏感,节理面的存在使弹性波传播速度重新分布,在合理布置测点的情况下,对节理面的存在及方向识别较为准确。在实际工程中,通过合理布置测点的超声波测试,可以对工程岩体中节理裂隙发育的优势方向进行判断,有效地反映岩体结构面的各向异性,为实际工程提供数据资料。
韩嵩蔡美峰
关键词:岩石力学节理岩体各向异性物理模型超声波
金川二矿区开采过程中水平矿层内部应力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金川镍矿二矿区1#矿体由于在垂直方向上两个中段同时回采,故在这两个中段之间形成一个水平矿层。随着水平矿层被回采得越来越薄,其稳定性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稳定性分析的一个方面,采用FLAC3D软件对金川二矿区开采过程进行了仿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平矿层在采至32 m时可能发生了整体破坏,且矿层内部剪应力增大,对矿层的稳定性不利。
侯哲生李晓吕永高
关键词:金川二矿区数值模拟FLAC^3D
煤田采区时移地震采集方法研究
<正>1.引言时移地震勘探是地震勘探在时间上的延续,主要用于探测地下地质体在时间上的变化情况。煤田采区煤层开采之后,上部地层塌落从开始到结束是一个非均匀非连续时间较长的过程,三维地震勘探无法判断采空区的压实程度和压实的均...
刘文明刘万金张新冀瑞君
地质雷达技术探测矿井近隐患源新方法
针对地质雷达技术探测矿井工作面前方40 m范围内精细地质构造,提供一种新的解释方法.地质雷达剖面受到严重支架干扰,给解释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利用谱剖面分析技术,突破目前资料解释局限在时间剖面上的束缚.提出对数功率谱剖面技术...
杨峰彭苏萍
关键词:地质雷达
文献传递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瓦斯含量预测被引量:35
2008年
以淮南矿区潘一矿13-1煤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勘探钻孔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了煤层埋深及厚度、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和煤变质程度是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使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瓦斯含量预测模型;结合实际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和检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比使用多元线性回归预测能获得更高的精度,说明预测模型可靠。
吴观茂黄明李刚
关键词:瓦斯含量BP神经网络
基于仪器钻进系统的风化花岗岩地层界面识别被引量:3
2007年
针对香港风化花岗岩场址勘探,在液压旋转钻机上安装钻孔过程监测系统(drilling process monitoring,DPM),对有效轴压力、钻具转速、冲洗压力、钻头位移及穿孔速率进行了实时监测.采用变斜率作为显著性指数,对地层中的主、次界面进行了识别.t检验表明,DPM系统对岩土界面识别的置信度为99%.此外,对穿孔参数在界面处的变化分析表明,这些参数随孔深的变化曲线在界面处存在不同涨落,轴压力和穿孔速率对界面上岩石强度变化的响应度为81.82%.
谭卓英蔡美峰岳中琦谭国焕李焯芬
关键词:风化花岗岩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