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科学基金(04B51045)
- 作品数:22 被引量:253H指数:13
- 相关作者:卢子兴李典森陈利李嘉禄刘振国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表面胞体效应被引量:6
- 2006年
- 在作者已有的内胞模型基础上,结合陈利等的面胞纱线走向及Chou等对表面纤维束截面形状的描述,建立了由面胞和内胞组合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比较真实地模拟了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真实结构。通过有限元计算预测了其弹性性能,并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面胞对整体弹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了面胞在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弹性性能有限元预测中的重要性。
- 蔺晓明刘振国卢子兴
- 关键词:复合材料弹性性能
- 三维多向编织复合材料弯曲模量的理论预测被引量:3
- 2008年
- 基于单胞分析模型,采用改进的刚度平均化方法,对三维四向和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各单胞及各层的弹性性能进行预测与分析;进一步,利用材料力学理论,推导材料的弯曲模量,分析编织角、纤维体积含量以及试件尺寸对其的影响,并与拉伸模量及试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不同胞体及各层之间的弹性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并且材料的弯曲模量大于拉伸模量。研究还表明,编织角和纤维体积含量是影响材料弯曲模量的重要参数,弯曲弹性性能受试件厚度的影响比宽度大,当宽度和厚度达到一定尺寸时,弯曲模量会趋于定值。此外,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弯曲弹性性能明显优于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
- 李典森许晓燕卢子兴张海国
- 关键词:复合材料单胞模型弯曲模量
-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振动阻尼特性的实验研究
- 采用悬臂梁自由振动衰减实验方法研究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振动阻尼特性,分析了编织角、纤维体积含量和编织结构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振动阻尼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随编织角的增大、纤维体积含量的降低而提高;...
- 李典森卢子兴李嘉禄陈利
- 关键词:复合材料阻尼性能振动
- 文献传递
-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动态压缩性能的实验研究
- 本文利用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技术(SHPB技术),对不同编织角、不同纤维体积含量的碳/酚醛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进行了沿编织方向的动态压缩实验,研究了这类材料在高应变率下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具有较明显的应变...
- 李典森卢子兴冯志海
- 关键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文献传递
- 三维五向炭纤维/酚醛编织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及破坏机制被引量:23
- 2008年
- 针对不同编织角、不同纤维体积分数的三维五向炭纤维/酚醛编织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纵向(编织方向)压缩和横向压缩试验,获得了其主要压缩力学性能,分析了编织参数、温度对材料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对试件断口进行了宏观及扫描电镜观察,从宏、细观角度研究了材料的变形及其破坏机制。结果表明,三维五向炭纤维/酚醛编织复合材料的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且温度效应明显;编织角和纤维体积分数是影响材料压缩性能的主要参数。三维五向炭纤维/酚醛编织复合材料的纵向压缩与横向压缩具有完全不同的破坏机制。
- 李典森刘子仙卢子兴冯志海
- 关键词: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
- 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被引量:17
- 2006年
- 根据实际编织工艺和编织预制件的细观结构模型,利用刚度等效的思想,导出了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刚度矩阵并计算了其弹性常数.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三维五向和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弹性常数随编织角及纤维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讨论了编织预制件的截面尺寸对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弹性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在保持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良好性能的同时对纵向力学性能进行了增强;编织预制件的截面尺寸只在较小的情况下才对编织复合材料的弹性常数影响较大.
- 卢子兴刘子仙
- 关键词:编织复合材料弹性性能刚度等效
- 三维多向编织复合材料弯曲模量的理论预测
- 基于单胞分析模型,采用改进的刚度平均化方法,对三维四向和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各单胞及各层的弹性性能进行了预测与分析;进一步,利用材料力学理论.推导了材料的弯曲模量.分析了编织角、纤维体积含量以及试件尺寸对其的影响.并与拉伸...
- 李典森许晓燕卢子兴张海国
- 关键词:复合材料单胞弯曲模量
- 文献传递
- 机身复合材料加筋板壳的稳定性及强度分析系统被引量:17
- 2009年
- 随着先进复合材料在飞机主承力结构(如机身结构)中的大量应用,工程上迫切需要大型复合材料加筋板壳的快速建模打样计算、稳定性(刚度)和强度分析的理论和程序支持。基于稳定性理论,并综合复合材料任意加筋板壳有限单元和复合材料层合板壳失效理论等方面的成果,开发了一个机身复合材料加筋板壳结构的稳定性及强度分析程序(CSSAP)。该程序系统不仅可以进行复合材料(加筋)板壳的线性稳定性和强度分析,还可进行非线性稳定性和强度分析;可对较粗的网格划分,得到临界屈曲应变和后屈曲时的应力。通过一些算例与文献结果的对比,表明本程序系统能够满足工程上的精度要求。并且,通过对实际机身一个典型复合材料加筋板壳的计算,表明本程序系统也可用于飞机工程复杂结构的分析。
- 卢文书马元春梁伟卢子兴
- 关键词:飞机复合材料稳定性
- 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刚度和强度的理论预测被引量:20
- 2008年
- 以单胞模型为基础,将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中相同走向的纤维束视为单向复合材料,利用桥联模型确定了单向复合材料的柔度矩阵,再将具有不同材料主向的单向复合材料的刚度矩阵通过体积平均,得到了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总体刚度矩阵,从而得到其工程弹性常数.然后,以单向复合材料为基础,基于等应变假设和桥联模型,确定出材料内各组分(纤维束和基体)的细观应力分布,且对纤维束采用Hoffman失效准则,对基体采用Mises失效准则,预报了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
- 李典森卢子兴卢文书
- 关键词:刚度力学性能复合材料
- 三维六向编织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理论预测被引量:11
- 2006年
- 在三维六向编织物纱线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单胞模型,推导了编织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基于该模型,采用改进的刚度平均化方法,导出了三维六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工程弹性常数,分析了编织角和纤维体积含量对弹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维六向编织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由于面内纬纱的加入,使面内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提高。
- 李典森卢子兴陈利李嘉禄
- 关键词:复合材料单胞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