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76035)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赵继全张月成高宇邱传将刘晓莉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理学

主题

  • 6篇氧化铼
  • 6篇甲基
  • 6篇甲基三氧化铼
  • 5篇环氧化
  • 5篇环氧化反应
  • 3篇配合物
  • 3篇烯烃
  • 3篇催化
  • 2篇席夫碱
  • 2篇晶体
  • 2篇晶体结构
  • 2篇环己烯
  • 2篇MCM-41
  • 2篇MCM-41...
  • 2篇不对称环氧化
  • 2篇不对称环氧化...
  • 2篇催化烯烃
  • 1篇对甲基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机构

  • 9篇河北工业大学

作者

  • 9篇张月成
  • 9篇赵继全
  • 6篇高宇
  • 2篇邱传将
  • 1篇王芳
  • 1篇王春玲
  • 1篇刘晓莉
  • 1篇张一宁
  • 1篇张松梅
  • 1篇冉维津
  • 1篇丁春浦
  • 1篇王卫育
  • 1篇冯磊
  • 1篇郭峰

传媒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分子催化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合成化学
  • 1篇Chines...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MCM-41负载甲基三氧化铼的制备及其对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被引量:7
2012年
通过多步接枝法将双吡啶-甲基三氧化铼配合物负载到MCM-41上,获得多相化的甲基三氧化铼催化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元素分析、原子吸收、X-光射线衍射以及氮气吸附等方法对负载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将其用于过氧化氢、尿素过氧化氢络合物环氧化环己烯、苯乙烯以及1-辛烯的催化剂,显示很高的催化活性和环氧化物选择性,但循环使用性能较差.
刘晓莉张月成高宇赵继全
关键词:MCM-41甲基三氧化铼环己烯环氧化
甲基三氧化铼在MCM-41中的组装及其对烯烃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被引量:2
2009年
γ-(三乙氧基硅基)丙胺与MCM-41反应,得到氨丙基化的MCM-41,进而利用氨基与2-吡啶甲醛的缩合反应制得双氮螯合配体修饰的MCM-41;利用双氮螯合配体与甲基三氧化铼(MTO)的配位,实现MTO在MCM-41上的组装.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铼主要以+Ⅶ价态存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漫反射光谱(DRUV-vis)分析结果证明了配体与铼之间配位键的形成;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氮气吸附结果表明,MCM-41引入官能团以及MTO组装后,其六方一维孔道结构得到保持,但孔体积、比表面积以及孔径发生明显变化.此外,还利用元素分析以及原子吸收等方法分析了组装材料中碳、氢、氮以及铼的含量.分别以30%双氧水、过氧化氢尿素复合物(UHP)为氧化剂,考察了其对不同烯烃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当以UHP为氧化剂在25°C对环己烯环氧化时,反应的转化率约为50%,选择性大于99%;而在同样温度下,以30%双氧水对环己烯环氧化时,反应的转化率约为40%,选择性约为20%.较低的催化活性是由于底物在MCM-41中传质较慢,而组装的MTO又在环氧化条件下分解所致.
邱传将张月成高宇赵继全
关键词:甲基三氧化铼MCM-41环氧化环己烯
手性双哌啶衍生物用于甲基三氧化铼催化烯烃不对称环氧化反应被引量:4
2010年
以N-烷基-4-哌啶酮为原料,制备了几个手性双哌啶衍生物配体.以尿素-过氧化氢复合物(UHP)为氧化剂,甲醇为溶剂,将这些配体用于甲基三氧化铼(MTO)催化的前手性烯烃的环氧化反应,考察了各种反应参数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手性双哌啶衍生物的加入可降低MTO的催化活性,但可提高环氧化物的选择性;这些配体对前手性烯烃的环氧化反应有较低的手性诱导作用,对映体过量值(ee值)只有4%-11%.讨论了对映选择性低的原因.
王芳张月成冉维津赵继全
关键词:甲基三氧化铼烯烃不对称环氧化苯乙烯
双氮席夫碱配体对甲基三氧化铼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的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利用2-吡啶甲醛、6-甲基-2-吡啶甲醛或6-异丙基-2-吡啶甲醛与对甲基苯胺缩合制得双氮席夫碱配体,考察了席夫碱配体以及溶剂和温度对甲基三氧化铼(MTO)催化不同结构烯烃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席夫碱配体与MTO构成的催化剂体系在甲醇溶剂中的催化性能最好,双氮配体能显著提高环氧化反应的选择性.当以甲醇为溶剂,环己烯为底物,在–10oC反应12h时,环己烯转化率和环氧化物选择性均可达100%.席夫碱的配位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提高环氧化物选择性,而其配位能力取决于吡啶环中6-位取代基的电子和立体结构.给电子能力较强和空间位阻较小的烷基对应的配体的配位能力较强.
高宇张月成赵继全
关键词:甲基三氧化铼席夫碱烯烃环氧化
甲基三氧化铼(Ⅶ)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被引量:2
2009年
甲基三氧化铼(Methyltrioxorhenium.简称MTO)是一种新型高效的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催化剂。近年来,它在烯烃复分解反应、醛烯化反应、Diels-Alder反应以及烯烃、醇、含磷硫有机化合物氧化等反应中显示出优良的催化性能。其中以双氧水为氧化剂的烯烃环氧化反应备受关注。
高宇张月成赵继全
关键词:席夫碱晶体结构
嵌入式仲胺化MCM-41负载手性环己二胺Salen MnⅢ配合物用于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共聚法合成了嵌入式仲胺官能化的MCM-41,利用接枝法制备出介孔分子筛MCM-41负载的手性Salen Mn(Ⅲ)催化剂.采用FT-IR、DRUV-Vis、XRD、N2吸附、ICP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以其为催化剂,次氯酸钠、间氯过氧苯甲酸为氧化剂,分别用于苯乙烯、1,2-二氢化萘、顺--甲基苯乙烯以及-甲基苯乙烯等非官能团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当以间氯过氧苯甲酸为氧化剂时,催化剂显示较高的转化率、环氧化物选择性和对映体过量值,但与相应的均相催化剂比,负载后催化剂活性和对应选择性都有所降低.同时对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进行了考察,发现络合物在催化反应过程中分解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高宇张月成王卫育赵继全
关键词:固相化不对称环氧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固体酸催化1,4-二甲氧基苯乙酰化反应产物
2008年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固体酸催化1,4-二甲氧基苯乙酰化反应产物2,5-二甲氧基苯乙酮的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柱为ODS-C18反相柱(250mm×4.6mm,5μm),甲醇-水(80+20)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在此检测条件下,2,5-二甲氧基苯乙酮检测量在0.277~2.777mmol·L^-1范围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该方法可迅速准确地用于固体酸催化的1,4-二甲氧基苯乙酰化反应转化率的测定。
冯磊张月成郭峰赵继全张松梅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乙酰化固体酸
甲基三氧化铼卤代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4-氟苯胺、4-氯苯胺与2-吡啶甲醛缩合得到2个席夫碱(S1,S2),席夫碱与甲基三氧化铼髪反应生成相应的配合物(1,2)。利用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质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1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a=0.78365(16)nm,b=0.84497(17)nm,c=1.0042(2)nm,β=76.62(3)°,V=0.6350(2)nm3,Mr=449.45,Z=2,Dc=2.351 g.cm-3,F(000)=424,最终偏离因子R1=0.022 8,wR2=0.058 6。配合物2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0.953 60(8)nm,b=1.410 70(17)nm,c=1.070 90(10)nm,β=108.188(6)°,V=1.368 6(2)nm3,Mr=465.90,Z=4,Dc=2.261 g.cm-3,F(000)=880,最终偏离因子R1=0.031 5,wR2=0.061 5。配合物1和2都具有不规则八面体构型。
王春玲张月成丁春浦赵继全
关键词:晶体结构
6-烷基-2-吡啶甲醛及其希夫碱衍生物的合成被引量:1
2009年
羧酸经酰氯化、酰胺化和环合制得2-甲基-6-烷基吡啶(3);3经氧化、乙酯化、还原及氧化合成了3个6-烷基吡啶甲醛(7);7与烷基苯胺缩合合成了一系列希夫碱(其中8个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UV-Vis,1HNMR,FT-IR和MS表征。
邱传将高宇张月成张一宁赵继全
关键词:烷基吡啶希夫碱苯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