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一般项目(12SFB4008)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陶静静张云高欣刘晓敏陈晓永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经贸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首都经济
  • 2篇首都经济圈
  • 2篇经济圈
  • 1篇地区农户
  • 1篇意愿
  • 1篇意愿分析
  • 1篇增长极
  • 1篇战略性
  • 1篇战略性举措
  • 1篇支付意愿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保护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生态经济特区
  • 1篇首都圈
  • 1篇农户
  • 1篇京津
  • 1篇经济特区

机构

  • 3篇河北经贸大学

作者

  • 2篇张云
  • 2篇陶静静
  • 1篇陈晓永
  • 1篇刘晓敏
  • 1篇武义青
  • 1篇高欣

传媒

  • 1篇开发研究
  • 1篇经济与管理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年份

  • 3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环京津地区农户生态环境保护支付意愿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以环京津地区6市19个县43个村庄的226户农户的有效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二项Logit回归模型对农户生态环境保护的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京津地区农户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支付意愿较高,74.3%的农户表示愿意支付,平均愿意出义务工为36.5 d·a-1,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和生态林建设对农户生态环境保护的支付意愿有由强到弱的正向影响,户主受教育水平、家庭人口、劳动力数量占家庭总人口比重、人均林地和耕地面积、家庭收入来源是否以非农业为主对农户生态环境保护支付的意愿有正向影响。
刘晓敏张云陶静静
关键词:农户生态环境保护支付意愿
环北京生态经济特区构想——建设美丽首都圈的战略性举措
2013年
环首都贫困带问题之所以长期悬而未决,症结在于体制性障碍,包括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脱节、行政区分割、区域优惠政策存在"盲区"。从国内外经验看,建立生态特区是针对贫困—生态恶化耦合地区的有效做法。建设美丽首都圈,必须将环首都贫困地区定位于生态经济特区,采取综合性措施以解决现有问题。在建设措施上,需要建立生态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探索生态补偿与生态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路径,实行区域公共治理模式。
张云武义青陶静静
关键词:生态经济特区首都经济圈
增长极溢出效应的空间计量分析——以环首都经济圈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以环首都经济圈为例,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增长极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北京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对其在地理位置上较接近地区(外围层)比较明显,而对于较远地区(辐射层)则不太明显,即北京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显著区位差异性。因此,增长极的形成及溢出效应的利用应该在跨区域的范围内统筹兼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陈晓永高欣
关键词:空间计量模型环首都经济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