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01055)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严文陈建范新会李炳苗健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3篇冷拔
  • 2篇单晶铜
  • 2篇形变
  • 2篇形变织构
  • 2篇织构
  • 1篇电子背散射衍...
  • 1篇多晶
  • 1篇英文
  • 1篇再结晶
  • 1篇退火
  • 1篇退火行为
  • 1篇微观组织演变
  • 1篇计算机
  • 1篇计算机模拟

机构

  • 3篇西北工业大学
  • 3篇西安工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范新会
  • 3篇陈建
  • 3篇严文
  • 2篇李炳
  • 1篇杜新智
  • 1篇马晓光
  • 1篇刘建康
  • 1篇苗健

传媒

  • 1篇粉末冶金材料...
  • 1篇中国科学:技...
  • 1篇Transa...

年份

  • 3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连续铸造铜线材冷拔形变织构的演化及计算机模拟(英文)被引量:8
2011年
采用X射线衍射以及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分析连续铸造技术制备的铜线材冷拔形变织构的演化,并采用Taylor模型对其进行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采用传统连续铸造技术制备的多晶铜线材经过冷拔变形后形成<001>+<111>丝织构,随着变形量的增加,2种织构组分的强度增加。OCC技术制备的<100>单晶铜线材,在冷拔变形过程中,部分区域的<100>会向<111>转动,并且剪切应力的不均匀分布将导致形变织构组分沿线材径向不均匀分布。在冷拔织构组分中,与<100>相比,<111>织构组分更加稳定。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表明,Taylor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铜线材冷拔形变织构的演化。
陈建严文李巍苗健范新会
关键词:冷拔织构
冷拔连续铸造单晶和多晶铜线材的退火行为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光学金相以及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对单晶连续铸造以及传统连续铸造2种技术制备的单晶和多晶铜线材冷拔变形组织的再结晶温度、完全再结晶后的晶粒尺寸以及再结晶组织的孪晶界等进行分析,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与多晶铜线材相比,单晶铜线材的再结晶温度较高,完全再结晶的晶粒尺寸较大;随变形量的增加,两者之间的再结晶温度以及再结晶后晶粒尺寸的差异减小。随退火温度以及塑性变形量的增加,冷拔铜线材单个晶粒的孪晶数量减少。与冷拔多晶铜线材相比,单晶铜线材再结晶后孪晶数量明显增多,随塑性变形量以及退火温度的增加,冷拔单晶与多晶铜线材单个晶粒内孪晶数量的差异明显减小。
陈建严文刘建康李炳范新会
关键词:单晶铜再结晶冷拔电子背散射衍射
冷拔<110>单晶铜的形变织构和微观组织演变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冷拔<110>单晶铜的织构和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为了考察初始取向对冷拔铜线材形变组织和织构的影响,<110>试验结果并与冷拔<100>和<111>单晶铜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与<100>和<110>单晶铜相比,<110>单晶铜晶粒分裂更加明显,在冷拔过程中迅速形成<100>+<111>织构.但高应变下,由于剪切应力的影响,<100>和<111>织构组分沿线材径向的分布并不均匀,<100>织构绝大部分分布在试样表面,<111>则主要分布于试样中心.冷拔<110>单晶铜的微观组织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应变情况下,可表征为两类非晶体学几何必须位错界面,随变形量的增加,大量S带开始出现,高应变时,绝大部分位错界面已与冷拔方向平行,形成薄片状组织.与<100>和<111>单晶铜相比,冷拔<110>单晶铜的几何必须位错界面的平均失配角和平均间距更大.由于<110>单晶铜中同一织构组分内仍能形成高角度界面,在位错界面失配角分布图中很快形成双峰分布.
陈建严文李炳马晓光杜新智范新会
关键词:单晶铜冷拔形变织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