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A211)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彭展卢蓉黄冰黄丹平张新春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培养
  • 1篇细胞
  • 1篇结膜
  • 1篇结膜上皮
  • 1篇结膜上皮细胞
  • 1篇恒河猴

机构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篇张新春
  • 1篇黄丹平
  • 1篇黄冰
  • 1篇卢蓉
  • 1篇彭展

传媒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体外培养鉴定恒河猴结膜上皮细胞的研究
2009年
【目的】通过在体外培养鉴定恒河猴结膜上皮细胞,探讨结膜上皮细胞的正常的生长环境,为深入研究眼表疾病的发病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取健康恒河猴结膜上皮在体外进行分离培养,通过组织块培养法进行原代培养,传代培养后进行鉴定。分别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免疫化学,以及RT-PCR技术进行鉴定。【结果】恒河猴结膜上皮细胞在24 h内从组织块爬出,上皮细胞成层状向周边铺展,平均7 d左右细胞可以融合成单层。原代培养生长的细胞以结膜上皮细胞为主,混杂有少许的成纤维细胞。传至第3代细胞,基本纯化为上皮细胞,无成纤维细胞混杂。原代和第1、2、3代的结膜上皮细胞,皆呈现细胞胞浆粘蛋白4和角蛋白4阳性。但是,原代的部分细胞呈现MUC5AC和角蛋白7染色阳性,第1代少数细胞染色阳性,而第3代细胞基本上未见阳性细胞。原代培养的细胞进行RT-PCR检测,显示421 bp和632 bp明亮的特异性条带。【结论】对恒河猴结膜上皮体外取材培养,可以获取纯度较高的结膜上皮细胞,其生理特征与体内相同,可以在体外模拟类似的眼表环境。
卢蓉张新春黄丹平黄冰彭展
关键词:结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恒河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