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1092)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刘嘉斌张雷曾跃武武志玮陈翼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合金
  • 5篇显微组织
  • 3篇纤维复合
  • 3篇CU
  • 3篇CU-1
  • 3篇CU-AG合...
  • 2篇电导
  • 2篇电导率
  • 2篇时效
  • 2篇退火
  • 2篇稀土
  • 2篇稀土元素
  • 2篇CU-FE合...
  • 1篇弹性模量
  • 1篇电导率测量
  • 1篇电气
  • 1篇电气特性
  • 1篇电学性能
  • 1篇电阻率
  • 1篇应力

机构

  • 7篇浙江大学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刘嘉斌
  • 2篇曾跃武
  • 2篇张雷
  • 2篇武志玮
  • 1篇胡金力
  • 1篇刘晶晶
  • 1篇黄六一
  • 1篇孟亮
  • 1篇宋鲁男
  • 1篇杨文
  • 1篇陈翼

传媒

  • 3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Journa...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稀土元素对纤维复合Cu-6%Fe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冷拉拔结合中间热处理方法制备了纤维复合强化Cu-6%Fe、Cu-6Fe%-0.05%RE和Cu-6%Fe-0.3%RE(质量分数)合金,观察并测定了不同变形程度下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研究了稀土微合金化在双相纤维强化Cu-Fe合金中的作用。添加0.05%~0.3%的稀土元素可以明显细化Cu-6%Fe合金初晶组织但对纤维复合形态不产生明显影响。随变形程度增大,合金强度上升而电导率下降。在较高变形程度条件下,稀土元素能够使Cu-6%Fe合金应变硬化效应减弱和电导率下降趋势变缓,导致在一定拉拔变形程度后含稀土合金的抗拉强度低于而电导率高于不含稀土合金。
刘晶晶武志玮孟亮
关键词:CU-FE合金稀土元素显微组织
稀土元素在Cu-12%Ag合金中形成的化合物及对合金退火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冷拉拔结合中间热处理制备纤维复合Cu-12%Ag和Cu-12%Ag-0.3%RE合金,在不同温度对合金进行退火,分析合金中稀土化合物形态与结构,研究合金组织性能在退火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稀土元素的作用。结果表明:合金中初生富Cu枝晶及共晶体在拉拔过程中形成纤维复合组织,并在500℃退火演变为等轴晶粒;随退火温度升高,合金强度下降而其电导率升高;添加0.3%的稀土元素能够在Cu-12%Ag合金中形成(Cu,Ag)6(Ce,La)化合物粒子,并可提高300℃以下退火合金的抗软化能力,但使合金的电导率略为下降;(Cu,Ag)6(Ce,La)化合物粒子在拉拔过程中基本不变形,也不明显影响纤维组织退火时的再结晶行为。
刘嘉斌张雷孟亮
关键词:铜合金稀土元素退火显微组织电导率
Cu-3%Cr合金时效过程中显微组织和电学性能的变化
2012年
研究了Cu-3%Cr合金500℃时效不同时间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时效过程中合金析出了大量弥散沉淀相,合金硬度和电导率均明显增加。基于相变动力学理论推导了合金时效过程中的Avrami经验方程和电导率随时间变化的方程,所得电导率预测曲线与实测值有良好的吻合。
宋鲁男刘嘉斌黄六一曾跃武曾跃武
关键词:CU-CR合金时效
Morphology evolution of two-phase Cu-Ag alloy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被引量:4
2009年
有不同 Ag 内容的 Cu-Ag 细丝的微 composites 被冷绘画和中间的热处理准备。微观结构描述和细丝的分发在不同条件下面为二阶段的合金被观察。Cu-Ag 合金的微观结构进化上的重绘画紧张的效果被调查。微观结构部件由 Cu 树突,最容易溶解的殖民地和第二等的 Ag 组成的结果表演在包含 6%∼24%( 集体部分) 的合金猛抛 Ag。随 Ag 内容的增加,在微观结构的最容易溶解的殖民地增加并且逐渐地变成连续网状的分布。Cu 树突,最容易溶解的殖民地和第二等的 Ag 猛抛在一个轴的方向被伸长并且在冷绘画期间发展成合成细丝的结构变丑。最容易溶解的殖民地趋于演变为细丝的捆。细丝的直径随为二阶段的合金拉紧张度的增加减少,特别地为有低 Ag 内容的合金。一旦绘画紧张超过了某个水平,在细丝的直径的减小变得慢。
Jin-li HUJin-dong ZHANGLiang MENG
关键词:高锰酸钾
强应变过程中fcc双相Cu-Ag合金组织形态的演变
通过对不同 Ag 含量的铸态 Cu-Ag 合金冷拉拔及中间热处理制备了 fcc 双相纤维复合组织,观察了不同阶段合金显微组织形态及纤维分布特点,研究了强应变对相同滑移系双相 Cu-Ag 合金组织的影响。当 Ag 含量在6...
胡金力刘嘉斌孟亮
关键词:显微组织纤维复合
文献传递
时效工艺对Cu-12%Fe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用熔铸法制备了Cu-12%Fe合金,研究了经1000℃固溶后不同时效工艺对合金的相组成、显微组织、硬度及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50℃时效可细化合金的Fe枝晶,消除Cu基体枝晶偏析并改变晶面间距。合金硬度在时效初期时下降,随后增加并达到最大值后再次下降。在350℃和450℃时效时,电导率随时效时间增加而上升。在550℃和650℃时效时,电导率随时效时间先增加而后下降。对Cu-12%Fe合金固溶并在550℃时效4h,可以获得良好的力学和电学性能匹配。
陈翼张进东孟亮
关键词:CU-FE合金固溶时效显微组织
退火温度对纤维复合Cu-12%Ag合金应力-应变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大变形冷拉拔制备了双相纤维复合Cu-12%Ag合金,测定了不同温度退火的合金拉伸曲线,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合金应力-应变行为的影响。在拉伸载荷作用下,400℃以下退火的合金主要发生弹性应变,500℃退火的合金主要发生塑性应变。退火温度达到300℃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退火温度高于300℃时,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显著下降。当退火导致纤维界面密度及局部应变下降时,合金的塑性流变能力提高但强度下降。当退火导致界面分布不均匀时,则会同时损害双相组织的强化效应和塑性流变能力。
武志玮杨文张进东孟亮
关键词:CU-AG合金退火应力应变弹性模量
Cu-Ag合金中析出相界面结构及其对合金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法制备Cu-6%Ag和Cu-24%Ag,并进行退火和时效处理,观察了合金中析出相与基体的位向关系及界面结构,分析了析出相对合金强化和导电特性的影响.析出相与Cu基体之间具有(100)Cu∥(100)Ag及〈110〉Cu∥〈110〉Ag位向关系,存在半共格界面,在(111)面上平均每隔9个晶面间距出现一个刃型位错以协调点阵错配.析出相与Cu基体这种特定的位向关系及界面结构能有效地阻碍基体中位错的运动,在产生析出相强化作用的同时几乎不影响合金的电传导行为.随Cu-6%Ag时效时间的延长,析出相数量增多,合金硬度显著上升而电阻率持续下降.时效过程中析出相数量、形态及界面结构是导致合金力学和电学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
刘嘉斌曾跃武张雷孟亮
关键词:电阻率
Effect of rare earth addition on microstructural,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u-6% Fe microcomposites被引量:13
2009年
Cu-6%Fe(mass fraction) microcomposites containing(0-0.30)% rare earth elements were prepared by cold drawing and intermediate heat treatments.Microstructure was observed,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were measured for alloys at various drawing strain levels.Adding rare earth elements could reduce the size of primary Fe and Cu dendrites of Cu-6%Fe.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increased but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drawing strain.Rare earth additions in Cu-6%Fe slightly increased the strength at low strain and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conductivity at high strain.Both strain hardening rate and conductivity loss of Cu-6%Fe containing rare earths were reduced at lower strain than Cu-6%Fe.
武志玮张进东陈翼孟亮
关键词:CU电气特性电导率测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