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75093)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齐跃峰姜凤贤刘燕燕郭璇周宁更多>>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电子电信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光纤
  • 3篇带状光纤
  • 3篇光栅
  • 2篇折射率
  • 2篇微结构光纤
  • 2篇传感
  • 1篇调谐
  • 1篇折射率传感
  • 1篇阵列
  • 1篇中红外
  • 1篇中红外波段
  • 1篇散射
  • 1篇生物传感
  • 1篇生物传感器
  • 1篇双折射
  • 1篇四波混频
  • 1篇图像
  • 1篇图像处理
  • 1篇温度补偿
  • 1篇连续谱

机构

  • 7篇燕山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4篇齐跃峰
  • 3篇刘燕燕
  • 3篇姜凤贤
  • 2篇郭璇
  • 2篇武海生
  • 2篇周宁
  • 1篇谈爱玲
  • 1篇韩颖
  • 1篇付兴虎
  • 1篇王伟
  • 1篇王燕涛
  • 1篇毕卫红
  • 1篇侯蓝田
  • 1篇刘丰
  • 1篇王凌霄
  • 1篇周桂耀
  • 1篇杨绸绸
  • 1篇侯佳朋
  • 1篇杨建菊
  • 1篇张瑾

传媒

  • 2篇光电工程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光学学报
  • 1篇激光技术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光电子技术
  • 1篇Chines...

年份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免标记光纤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按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将免标记光纤生物传感器分成了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光纤倏逝波生物传感器和光纤光栅生物传感器3类,详细说明了3类生物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简要介绍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免标记光纤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前景。
毕卫红郭璇王凌霄
关键词:光纤生物传感微结构光纤免疫学
飞秒泵浦不同锥长微结构光纤超连续谱的产生
2016年
对飞秒脉冲泵浦下,不同锥长及锥腰直径的微结构光纤的超连续谱产生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快速低温拉锥方法”,在保持d/A不变的情况下,对实验室自制的空气孔间距以=6.53μm,归一化孔径d/A=0.79的微结构光纤进行了拉锥,分别得到6,8,10 mm等不同锥长微结构光纤。理论计算表明,随着锥长变长,锥腰直径变小,锥腰处零色散波长向短波移动:未拉锥及6,8和10 mm锥微结构光纤锥腰处零色散波长分别为1 129,885,806和637 nm。利用中心波长为810 nm,重复频率76 MHz,脉宽120 fs的钛蓝宝石飞秒激光器对拉锥后微结构光纤进行了实验研究:锥长为6 mm时,泵浦光中心波长位于整根光纤的正常色散区,锥腰的零色散点附近,内脉冲拉曼散射和级联四波混频是光谱初始展宽的主要因素。泵浦功率达到450 mW时,在可见波段390~461 nm及红外波段1 134~1 512 nm形成—5 dB的平坦宽带连续光谱。泵浦功率达到500 mW时,出现366~2 450 nm覆盖紫外、可见、近红外、中红外的超连续谱,其光谱红蓝移边缘已经接近实验用微结构光纤的传输带宽。锥长为8mm、泵浦功率为450 mW时,在群速度匹配和群加速度失配的共同影响下,连续谱蓝移边缘达到366 nm,比6 mm锥时蓝移9 nm;锥长为10 mm时,由于锥腰处零色散点移动到可见光区域,可见区光谱仍能满足相位匹配条件。通过级联四波混频效应,在可见区域实现了频率上转换及光谱蓝移。泵浦光功率达到500 mW时,在382~412 nm得到谱宽仅为30 nm,转换效率达到27.7%的频率上转换。
刘志宏王伟王伟韩颖杨建菊韩颖周桂耀
关键词:微结构光纤超连续谱
基于单一相位模板的带状光纤上多波长阵列光纤光栅刻写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设计了一种带状光纤上阵列光纤光栅刻写系统,仅利用一块相位掩模板,即实现8芯带纤上阵列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刻写。使用自行设计的带纤夹具夹持带纤,电控位移平台对带纤整体施加拉伸力,采用相位掩模工艺对光纤逐根曝光,并同时以扫描写入的方法进行汉明切趾。刻栅过程由电脑编程控制,中心波长、波长间隔以及切趾方式可以灵活调整。测试结果表明,刻写完成的阵列光纤布拉格光栅3dB带宽为0.2nm、波长间隔为0.5nm、波长偏差小于±50pm、反射率达到80%~85%。
刘燕燕姜凤贤侯佳鹏周宁武海生
关键词:带状光纤光纤光栅
阵列光栅刻写中光纤滑动规律探索及解决
2016年
设计了一套带状光纤阵列光栅的刻写系统,仅利用单一相位模板,就能实现单层带纤上8个不同谐振波长阵列光栅的刻写。借助图像处理的手段,采集刻栅过程中光纤位移的动态图像,以图像中对应像素点的移动情况为检测对象,对光纤滑动现象进行分析,从而掌握光纤滑动规律。为抵抗光纤滑动的影响,自行设计了专用带纤夹具,并对夹持面的材料和结构进行多次改进,实验结果表明,宏弯结构夹持面既能夹持和固定带纤,又能保证带纤涂覆层完整。本研究实现了3 d B带宽0.2 nm、波长间隔0.5 nm、波长偏差小于±0.05 nm、反射率达80%以上的阵列布拉格光纤光栅的刻写。
刘燕燕刘磊张瑾齐跃峰杨绸绸
关键词:带状光纤图像处理
Broadband tunable Raman soliton self-frequency shift to mid-infrared band in a highly birefringent microstructure fiber被引量:1
2016年
Raman soliton self-frequency shifted to mid-infrared band(λ > 2 μm) has been achieved in an air-silica microstructure fiber(MF). The MF used in our experiment has an elliptical core with diameters of 1.08 and 2.48 μm for fast and slow axis. Numerical simulation shows that each fundamental orthogonal polarization mode has two wide-spaced λZDW and theλZDW pairs located at 701/2110 nm and 755/2498 nm along the fast and slow axis, respectively. Using 810-nm Ti:sapphire femtosecond laser as pump, when the output power varies from 0.3 to 0.5 W, the furthest red-shift Raman solitons in both fast and slow axis shift from near-infrared band to mid-infrared band, reaching as far as 2030 and 2261 nm. Also, midinfrared Raman solitons can always be generated for pump wavelength longer than 790 nm if output pump power reaches0.5 W. Specifically, with pump power at 0.5 W, the mid-infrared soliton in slow axis shifts from 2001 to 2261 nm when the pump changes from 790 nm to 810 nm. This means only a 20 nm change of pump results in 260 nm tunability of a mid-infrared soliton.
王伟毕新英王珺琪屈玉玮韩颖周桂耀齐跃峰
关键词:中红外波段宽带可调谐高双折射泵浦功率
带状光纤多波长阵列光栅刻写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实现一次性在八芯带纤上不同波长阵列光纤光栅刻写,采用专门设计的带纤夹具夹持光纤,使用电控位移平台对带状光纤整体施加拉力,利用相位掩膜工艺对光纤逐根曝光,采用扫描写入的方法进行汉明切趾,仅用单一相位模板就实现了八芯带纤上不同波长阵列布喇格光纤光栅刻写。刻栅过程由电脑编程控制,中心波长、波长间隔以及切趾方式可以灵活调整。结果表明,获得的光栅其3dB带宽为0.2nm、波长间隔为0.5nm、波长偏差小于±50pm、反射率达到80%-85%。此种带状光纤多波长阵列光栅刻写工艺是完全可行的。
刘燕燕姜凤贤侯佳鹏周宁武海生
关键词:光栅带状光纤
模间干涉的包层腐蚀型椭芯保偏光纤折射率传感特性被引量:2
2015年
研究了一种基于模间干涉原理的微型椭芯保偏光纤的折射率传感特性。利用氢氟酸腐蚀的方法将椭芯保偏光纤制作成折射率灵敏的传感头,传感头可以根据控制腐蚀时间灵活控制其锥区结构。详细分析了保偏光纤内基模与一阶高次模模间干涉产生的双边瓣能量分布与被测折射率的关系,深入研究了锥区半径、工作波长对折射率灵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光源波长为980 nm,折射率在1.39附近时,半径为8μm的传感头折射率灵敏度能够达到-7.1/RIU(即归一化光强与RIU之比,其中RIU为单位折射率)。
郭璇刘丰徐香付兴虎齐跃峰谈爱玲
关键词:折射率传感
基于级联光栅温度补偿的溶液浓度测量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为解决长周期光纤光栅(LPG)折射率测量时的温度交叉敏感问题,利用布喇格光纤光栅(FBG)对环境折射率不敏感的特点,将其与长周期光纤光栅(LPG)级联,构成具有温度补偿的折射率传感方案。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变化级联光栅的两个透射谐振波长都有线性变化,而改变溶液折射率时只有一个透射谐振波长改变。因此,可以利用级联光栅对折射率和温度双参量进行同时测量,补偿因温度变化产生的测量误差。
王燕涛姜凤贤齐跃峰侯佳朋
关键词:折射率温度补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