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20364)
-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永收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电影《白鹿原》的历史空间与身体叙事被引量:7
- 2012年
- 从文化批评的角度来讲,电影所表现的物理空间与背景设置并不局限于本身意义,必然会与社会、历史、政治等相关,因而创作者对空间的多层面处理和表现,必定以与之联系的深层文化意义提升作为旨归。电影《白鹿原》就具这种明显的空间意义提升特色,作为地理空间意义的白鹿原被引入历史空间意义构建;同时,电影中作为欲望与社会双重属性的身体,在与空间的相互关系中显现出独特的叙事意义生发与深化作用,成为解读电影《白鹿原》电影叙事的两个重要角度。
- 王永收
- 关键词:《白鹿原》电影叙事身体叙事文化意义文化批评
- 浅析俄国形式主义对电影叙事理论的贡献
- 2013年
- 在电影诞生之初,'电影如何成为艺术'成为众多理论学家探讨的核心命题。作为二十世纪西方文艺理论的先驱,俄国的形式主义者的研究也涉及了电影领域,1927年出版的论集《电影诗学》就是他们使用形式方法对电影进行研究的成果。其中艾亨鲍姆的《电影修辞问题》、梯尼亚诺夫《论电影的原理》等文章,是早期电影叙事研究的重要文献。形式主义者们对上镜头性的界定以及蒙太奇电影修辞问题的探讨。
- 王永收
- 关键词:俄国形式主义电影理论蒙太奇什克洛夫斯基电影修辞诗学研究
- 观众认知与电影的叙事意义构建被引量:7
- 2012年
- 本文对大卫·波德维尔的电影叙事理论做简要述评。从观众认知的角度出发,波德维尔借鉴俄国形式主义叙事理论中故事/情节划分,将电影叙事视为一个由影片情节系统、风格系统互动引导下,观众能动地基于自身认知图模来感知、认知并完成故事建构的过程。该电影叙事理论未将电影叙事视为话语类比,在与经典叙事学理论对话的同时也与传统语言交流模式存在很大差异。作为其所构建的电影诗学组成部分之一,该叙事理论将研究方向定位于观众认知与情节风格研究层面。
- 王永收
- 关键词:电影叙事
- 讲述还是建构:叙述者问题与电影叙事的理论模式被引量:11
- 2013年
- 随着文学叙事学的发展,电影叙事学也建立起了语式叙事学式的电影叙事理论模式。在该模式中,叙述者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概念,作为话语的发出者,它被界定为一种叙述机制,对故事的讲述负责。大卫·波德维尔的电影叙事理论从认知建构的角度来理解电影叙事,认为故事是电影形式和观众认知交互作用的产物。从观众对故事能动的建构来看,电影叙事学中的叙述者机制是存在问题的。叙述者问题是当前电影叙事研究中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从叙述者问题出发对叙事机制进行考察,可厘清电影叙事研究的产生与发展脉络,并辨析出不同叙事理论模式间的主要差异。
- 王永收
- 关键词:故事情节叙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