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676039)

作品数:23 被引量:64H指数:5
相关作者:罗小平黄岗唐杨王维陈海洋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广东中泽重工有限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篇传热
  • 12篇微槽
  • 12篇微槽道
  • 12篇槽道
  • 9篇矩形微槽
  • 9篇矩形微槽道
  • 6篇换热
  • 6篇EHD
  • 5篇强化传热
  • 5篇热流密度
  • 5篇热系数
  • 5篇纳米
  • 5篇纳米流体
  • 4篇传热系数
  • 3篇微细通道
  • 3篇相变传热
  • 3篇两相流
  • 3篇临界热流
  • 3篇临界热流密度
  • 3篇传热研究

机构

  • 23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核动力研...
  • 1篇广东石油化工...
  • 1篇广东中泽重工...

作者

  • 23篇罗小平
  • 3篇黄岗
  • 2篇唐杨
  • 2篇戴勇
  • 2篇王二利
  • 2篇陈海洋
  • 2篇王维
  • 1篇熊少武
  • 1篇童明炎
  • 1篇程炜
  • 1篇高贵良
  • 1篇邓君
  • 1篇宁常军
  • 1篇刘坤
  • 1篇孙胜
  • 1篇陈朗
  • 1篇杨卫国
  • 1篇陈志静
  • 1篇钟艳
  • 1篇苏博

传媒

  • 9篇低温与超导
  • 5篇石油机械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石油化工设备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年份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场强化换热系统中的模糊PID控制
2008年
针对电场强化换热系统温度控制数学模型难以准确建立的问题,根据系统的动态特性参数,建立了模糊PID规则,并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利用MATLAB软件对模糊PID控制系统的仿真表明,模糊PID控制与常规PID控制相比,具有超调量小、过渡时间短、适应性和抗干扰性强等优点。通过温度控制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模糊PID控制器应用于电场强化换热系统中具有良好的控制温度效果。
罗小平黄岗熊少武
关键词:模糊PID控制温度控制
矩形微槽道相变流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对高为2mm,宽分别为0.3mm、0.6mm、2mm的矩形微槽中的两相传热特性与流动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与理论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微槽的饱和沸腾传热系数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并对三种微槽传热系数随热流密度关系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出了实验条件下的传热系数与热流密度的关联式及相同热流密度或者质量流速下槽道尺寸对传热系数的影响;此外,矩形微槽道压降△p随着尺寸的减小而增大。
程炜罗小平
关键词:微槽道相变传热
EHD强化微细槽道相变传热及混沌特性被引量:1
2010年
为研究电水动力学(EHD)强化微细槽道相变传热机理,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在横截面分别为2mm×2mm和3mm×3mm的微细槽道内对EHD强化微细槽道相变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李雅普诺夫指数、关联维数和熵对2mm×2mm微细槽道进出口压差的时间序列进行混沌特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施加电场作用时动力系统的混沌程度比不施加电场时高,说明在施加电场作用时,试验段的沸腾传热得到了强化,从动力学角度证明了施加电场能起到强化微细槽道相变传热的作用.
罗小平戴勇
关键词:相变传热热流密度传热系数强化传热电水动力学
矩形微槽道内对流换热的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对高为2mm,宽分别为0.3、0.6、2mm的铝制矩形槽中的单相流动阻力、压降以及对流换热努塞尔数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宽为2mm的微槽道层流向湍流转捩点的Re为2400左右,层流时的fRe为64,Nu为5左右,这与传统常规尺度经典理论相吻合;而宽为0.6和0.3mm的微槽道流动阻力特性与常规尺度槽道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有明显的尺度效应,试验的fRe值均高于传统理论预测值,且层流向湍流的转捩点提前,分别为1500、1200左右;3种矩形槽道随着尺寸的减小,压降Δp增大很快,同时微槽道的对流传热系数曲线转捩点与摩擦阻力因数曲线吻合。这表明微尺度的综合对流传热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尺寸。
罗小平陈海洋
关键词:微槽道压降对流换热努塞尔数
微细通道EHD两相流传热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分别对1mm×2mm、2mm×2mm和3mm×3mm3种矩形槽道进行了EHD两相流传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相流饱和沸腾时,传热系数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的热流密度下,槽道尺寸越小,槽道的饱和沸腾传热系数越大。在外加直流电压低于16kV时,传热系数随外加电压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在16~20kV之间,传热系数随电压的增加变得平缓;当电场电压高于20kV后,传热系数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反而降低。这说明在EHD两相流强化传热中存在最佳强化电压。
钟艳罗小平
关键词:EHD强化传热微细通道两相流
换热器EHD强化空气对流传热及其动力学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以空气为实验工质,对以光管、横纹管为传热管的管束换热器强制对流传热进行了高压电场强化(EHD)实验研究,得到了努塞尔数与雷诺数,传热强化系数与外加电场电压的关系曲线,验证了外加高压电场对管束换热器对流传热有一定的强化效果。还对实验采集及数值模拟所得的壳程压力波动信号进行了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计算和分析,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了EHD强化传热机理。结果表明,当有高压电场作用时,换热器传热系统较易出现混沌,从而强化传热。
黄岗罗小平高贵良
关键词:换热器LYAPUNOV指数动力学分析
微通道内磁流体沸腾传热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为研究磁流体在微通道中沸腾传热的规律及性质,以去离子水和质量分数为0.5%的Fe3O4-水磁流体为实验工质,在0.6mm×2mm的微槽道中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的质量流速、热流密度、磁场强度等因素对沸腾传热系数的影响,将实验所得数据与相关沸腾传热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热流密度和质量流速的增加,微槽内磁流体的沸腾传热系数增大;实验范围内磁场强度对微槽内磁流体沸腾传热系数影响较小;在相同的条件下,磁流体可强化微通道内的沸腾传热,且强化作用随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大;以核态沸腾为主的微槽相变传热计算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
邓君罗小平
关键词:微通道磁流体沸腾传热传热系数
微细通道相变传热的动力学特性被引量:2
2008年
研究了微细通道相变传热的动力学特性,通过引入气-液-固三相分子间产生的不连续压力及Lie对称性,获得了描述气-液接触界面的微分动力系统,并对0.6mm×2.0mm的矩形微槽进行了实验,获得了压力时间序列.对该序列的功率谱分析表明,在7.39Hz以上的频段,系统出现了混沌,表明微通道的高效传热性能与系统的混沌特征有一定的关系.利用所得微分动力系统对实验中的混沌特征进行了模拟,获得了奇异吸引子相图,所得结论与实验结果一致.
罗小平
关键词:微细通道相变传热动力学特性同宿轨混沌LIE对称性
竖直微槽道内EHD强化饱和沸腾传热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微槽内饱和沸腾汽泡建立了简化模型,并利用COMSOL Mu ltiphysics软件对电场中汽泡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微槽道内EHD(electrohydro dynam ics)强化沸腾传热机理。实验以去离子水为工质,研究了外加直流电场下两种规格的矩形微细槽道内饱和沸腾传热强化特性,电压在0-28kV内,EHD技术对微细槽道内的饱和沸腾传热有明显的强化效果。
秦志胜罗小平
关键词:微槽道EHD
微槽道中纳米流体沸腾换热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为研究纳米流体在微槽道中的沸腾换热特性及规律,分别以去离子水和体积浓度为0.2%、0.5%的水基A l2O3纳米流体为工质进行试验,研究质量流速、热流密度、进口过冷度、槽道尺寸等因素对沸腾传热系数的影响及其两相摩擦压降与出口干度的关联分析和沸腾换热关联式对比拟合。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热流密度和质量流速下,传热系数随槽道尺寸的减小而增大;质量流速和进口过冷度对水基A l2O3纳米流体和去离子水的传热系数均无明显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本实验的给定条件下,水基A l2O3纳米流体相对于去离子水可以明显强化微槽道沸腾换热特性,传热系数可提高10%-15%。
王维罗小平
关键词:纳米流体微槽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