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5DJ14006)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磊薛永峰莫秀梅吴志刚何创龙更多>>
- 相关机构:东华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纺漏斗网蜘蛛丝纤维性能及体外细胞生物学性能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近年来,蜘蛛丝在基因识别、人工合成以及基因表达上取得的成果,引发了广大研究者模拟天然蜘蛛丝优秀性能的兴趣。采用静电纺技术对制备的漏斗网蜘蛛丝再生纤维膜进行性能检测,为静电纺蜘蛛丝纳米纤维应用于组织工程和生物医学领域提供前期研究。方法:实验于2006-07/2007-03在东华大学生物研究所生物材料室完成。采用电纺技术制备了漏斗网蛛丝再生纤维膜,对纤维膜的表面形态分析,水解性能,热性能,力学性能进行检测。体外与猪动脉内皮细胞共培养,采用MTT法检测对纤维膜细胞的增殖活性,以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再生蛛丝纤维膜热分解起始温度为279℃;在单轴拉伸时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61±0.18)MPa和(33.20±4.86)%;内皮细胞能够在纤维表面黏附并显示良好的生长形态;MTT结果显示内皮细胞在材料上增殖活跃,培养7d后,纤维膜上的细胞增殖为对照组的两倍多。结论:漏斗网蜘蛛丝再生纤维膜显示出稳定的热性能和高的延展性,并能有效促进内皮细胞的黏附和增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薛永峰何创龙张磊莫秀梅李廷辉
- 关键词:蛛丝表面形态
- 聚乳酸—聚乙二醇的制备及骨修复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研究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共聚物作为细胞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载体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制备多孔PLA-PEG共聚物并对其进行表征。将PLA-PEG/BMP(实验组1)、PLA-PEG/BMP/bFGF(实验组2)和PLA-PEG(对照组)分别植入27只雄性新西兰白兔的下颌体部骨缺损处。术后2周、4周和8周,对实验标本的成骨状况进行大体、X线、组织学、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实验期间各组成骨活跃。2周时实验组2成骨量最多,实验组1其次,对照组最少,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0.05);4周时实验组2成骨量最多,其余两组成骨量差异不大(P>0.05);8周时各组的成骨量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新型的PLA-PEG共聚物呈现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引导性,是BMP和bFGF的良好载体。
- 孔航潘可风吴志刚
- 关键词:聚乳酸细胞因子下颌骨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