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LX120683)
- 作品数:2 被引量:31H指数:2
- 相关作者:路正南钱明霞王健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假设抽取法的产业部门碳排放关联分析被引量:17
- 2013年
- 本文以中国产业部门为研究对象,针对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能源消费量数据,运用假设抽取法计算11个产业群的总碳关联、前向碳关联和后向碳关联,并将碳关联区分为内部效应、混合效应、净后向效应和净前向效应,进一步分解了各产业群在净后向供给和净前向需求中吸收或转移的碳排放,研究发现炼焦化工金属产品制造业是碳关联最为突出的部门,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的碳转移量最大。碳排放的产生源于产业系统的能源消费,产业群的碳关联实际上反映了能源需求在产业中的分布和转移。因此,要科学合理地规划能源消费并加大清洁能源的研发和使用,以便有效地降低产业系统的碳排放。
- 钱明霞路正南王健
- 关键词:碳排放
- 产业部门碳排放波及效应分析被引量:16
- 2014年
- 以中国产业部门为研究对象,基于投入产出技术分别构建需求拉动下和供给驱动下的碳排放模型,采用碳平均传播长度(APL)指标测算产业部门之间的碳距离,衡量产业部门的碳波及效应,并区分后向碳APL和前向碳APL识别产业部门的碳波及链。实证分析表明,第二产业是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大户,碳排放量高达165 136.884万t,所占比例达到整个产业部门碳排放的98.23%,尤其是炼焦化工金属产品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所占比例高达87.52%,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的碳排放强度最大,为2.123t/万元。计算并对比各部门后向碳APL和前向碳APL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结果显示前向碳APL数值较大且分散,说明在"需求拉动经济"的政策背景下,需求拉动作用下的产业部门碳波及效应较供给驱动作用下的碳波及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对各部门碳供给产业和碳需求产业进行识别,发现产业系统的碳波及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而非单一的线性链条,机械设备制造业和炼焦化工金属产品制造业位于碳波及链的上游,采掘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两大部门位于碳波及链的末端,农林牧渔业、纺织皮革木材造纸制造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部门之间相互关联和波及,互相转移和吸收碳排放。因此,产业部门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实施,必须从产业系统总体的角度进行科学规划,清楚地认识到各个产业部门在产业碳波及链中的功能和作用,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沟通与竞合,推动部门自身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协同减排。
- 钱明霞路正南王健
- 关键词: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