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4BA616A-04-09)

作品数:5 被引量:80H指数:4
相关作者:陈涛杨海波赵应成魏东涛吴梁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南京大学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盆地
  • 5篇盆地南缘
  • 5篇准噶尔盆地
  • 5篇准噶尔盆地南...
  • 5篇南缘
  • 4篇前陆
  • 3篇油气
  • 3篇前陆冲断带
  • 3篇成藏
  • 3篇冲断带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油气成藏
  • 2篇白垩系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油气地球化学
  • 1篇油气运聚
  • 1篇油气运聚成藏
  • 1篇油源
  • 1篇油源分析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南京大学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兰...

作者

  • 3篇魏东涛
  • 3篇赵应成
  • 3篇杨海波
  • 3篇陈涛
  • 2篇吴梁宇
  • 2篇贾东
  • 2篇王磊
  • 1篇邵宏舜
  • 1篇曹剑
  • 1篇阿不力米提
  • 1篇朱映康
  • 1篇吕双兵
  • 1篇李世宏
  • 1篇余斌
  • 1篇刘桂莲

传媒

  • 2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准噶尔盆地南缘白垩系原油成藏特征被引量:16
2008年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的油气勘探与石油地质研究长期以来以二叠系和侏罗系含油气系统为主。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之上,从烃源岩、油源和油气运聚三方面,首次比较系统地剖析了本区的白垩系原油成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白垩系烃源岩的生烃和油气聚集中心位于玛纳斯—呼图壁一带,烃源层系最大厚度可超过250m,有机质类型以Ⅰ—Ⅱ1型为主,在古近纪末进入成熟排烃阶段,是本区不可忽视的一套重要烃源岩。白垩系原油纵向上主要聚集于古近系安集海河组到白垩系吐谷鲁群储层流体系统,可能存在三期油气运聚,第一期在早更新世晚期,以流体系统内部的白垩系原油运聚成藏为主,第二期是在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白垩系原油,以及成熟度相对较低的古近系原油在此流体系统内部发生混合,第三期在晚更新世末期,以油气(并以侏罗系天然气为主)在垂向上沿断层的调整为特征,最终形成了复杂的多源、多层系油气分布态势。综合认为,需要充分重视白垩系原油在本区的勘探和研究。
魏东涛贾东赵应成曹剑杨海波陈涛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盆地白垩系油气运聚成藏油气地球化学
准噶尔盆地南缘原油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33
2007年
通过系统分析区内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将区内原油划分为三类六型,分别代表单一成因的煤系油(侏罗系,Ⅰ型)、湖相油(二叠系,Ⅱ型;白垩系,Ⅲ型;古近系,Ⅳ型)以及混源油(侏罗系和古近系,Ⅴ型;侏罗系和二叠系,Ⅵ型)。平面上不同构造单元的原油类型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自东向西,阜康断裂带主要发现了Ⅰ类、Ⅱ类和Ⅵ类油,齐古断褶带原油类型与阜康断裂带基本一致,还发现了Ⅳ类油,霍-玛-吐背斜带原油以Ⅲ类为主,四棵树凹陷原油主要是Ⅴ类混源油和Ⅰ类煤系油,并提出了Ⅲ类白垩系生源油为本区油源的认识。
魏东涛贾东赵应成杨海波陈涛吴梁宇邵宏舜
关键词:油源分析地球化学白垩系准噶尔盆地南缘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油气成藏差异性分析被引量:28
2010年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构造演化与成藏过程复杂。为深化对这种复杂性的认识,以给区域油气勘探和基础石油地质研究提供参考信息,针对区域构造上存在东西分段、南北分带的特点,从不同角度详细分析了不同区段油气成藏的特征及其差异,包括烃源、储层、圈闭、输导、保存、成藏模式和主控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区段的油气藏分布层位和成藏特征均不同,展示出油气成藏的差异性。其中,东段阜康断裂带主要是二叠系(包括侏罗系)的油气聚集于侏罗系储层中,成藏主控因素是圈闭、保存条件和储层;中段山前冲断带主要是侏罗系和二叠系(包括白垩系)的油气聚集于古近系和白垩系储层中,成藏主控因素是烃源岩、油源断裂和储层;西段四棵树凹陷地区主要是侏罗系(包括古近系)的油气聚集于古近系—新近系和白垩系储层中,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是运移通道和储层条件。
魏东涛赵应成阿不力米提陈涛杨海波吴梁宇李世宏
关键词:油气成藏前陆冲断带准噶尔盆地南缘
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构造样式与圈闭作用被引量:16
2007年
为研究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样式与圈闭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作为指导,结合前人的研究,重新对准南前陆冲断褶皱带的构造样式进行划分.分析断裂的剖面组合特征及平面分布形态和不同构造样式形成的圈闭要素.结果表明,基底卷入型构造样式在未受断裂改造和破坏的情况下形成的圈闭有效;厚薄叠加型构造样式形成的圈闭,其上下不叠置,较为发育;薄薄叠加型构造样式形成的圈闭,含油气性较好.
王磊吕双兵朱映康
关键词:前陆冲断带构造样式圈闭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被引量:2
2007年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经历多期构造运动,油气成藏条件十分复杂,对影响油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古隆起、有效盖层、断裂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有效烃源岩的分布范围控制着油气的分布范围,优质的盖层对油气流保存有直接影响,油源断裂与油气的分布密切相关,断层的封闭性不同导致油气多层分布,古隆起影响着早期油气运移的方向和分布,在有充足油气来源的情况下,断裂和有效盖层是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油气成藏的最主要因素.
王磊刘桂莲余斌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盖层古隆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