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33-003)
- 作品数:4 被引量:112H指数:4
- 相关作者:秦勇申建陈刚李五忠孙粉锦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教育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煤层含气量与埋深关系异常及其地质控制因素被引量:40
- 2010年
- 采用地质因素排除法,对云南老厂四勘区煤层含气量与埋深关系在580~750 m埋深段出现递减的"异常"现象的地质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区内主要次级背斜轴部与局部地温异常区段在空间上叠合。研究区煤层含气量与埋深之间关系尽管受到次级褶曲的影响,但单纯的次级构造因素不可能控制这一"异常"的发育;上述叠合因素使得煤饱和吸附量的"临界深度"相对变浅,该因素进一步与区内煤层实际埋深条件的耦合,才是控制煤层含气量与埋深关系"异常"的关键地质原因。
- 赵丽娟秦勇林玉成
- 关键词:煤层含气量埋藏深度地质异常
- 贵州水城矿区煤层气地质条件与可采潜力分析被引量:13
- 2010年
- 水城矿区煤层气资源丰富,在分析矿区煤储层物性和含气性的基础上,估算了煤层气可采性参数,评价了煤层气的可采潜力。结果显示:水城矿区煤层顶、底板以及含煤地层上覆地层均为良好的区域性盖层,煤层气保存条件较好;矿区良好的煤岩、煤质特征和孔隙结构特征为煤层气的大量生成和富集奠定了基础;煤层气理论平均采收率为31.66%,可采资源量为1158×108m3,平均可采资源丰度0.98×108m3/km2,对煤层气开发较为有利;煤层的渗透性较低,可能对煤层气地面排采带来不利影响。建议矿区在煤层气地面开发工作中,注重煤储层渗透性的有效改善,并探讨矿井—地面开发结合的可行性。
- 王宝文秦勇高弟易万亿申建杨松
- 关键词:煤层气地质条件
- 大宁-吉县地区煤层气地质特征及富集高产主控因素分析
- 通过对大宁—吉县地区煤岩的生储气能力、煤储层渗透性、煤层气保存条件等煤层气成藏条件的分析,认为研究区发育承压水和断层封堵复合型煤层气藏,煤层气富集高产主要受沉积环境、煤储层渗透性、现今地应力以及水动力环境等的影响。钻探资...
- 陈刚李五忠孙斌
- 关键词:煤层气地质特征气藏类型主控因素
- 水城矿区煤层气赋存特征及控气因素
- 根据矿区煤田地质和煤层气勘探资料,对矿区煤层气地质背景、煤层气赋存特征和煤层气富集控制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水城矿区煤层气富集程度高、吸附能力强,这主要是因为矿区具备良好的储集、盖层和水文条件,以及利于煤层气...
- 王宝文秦勇申建杨松赵丽娟
- 关键词:煤层气赋存特征
- 大宁—吉县地区煤层气成藏条件及富集规律被引量:45
- 2011年
- 通过对大宁—吉县地区煤岩的生储气能力、煤储层渗透性、煤层气保存条件等煤层气成藏条件的分析,认为研究区发育承压水和断层封堵复合型煤层气藏,煤层气富集规律主要受沉积环境、煤储层渗透性、现今地应力以及水动力环境等的影响。钻探资料证实,河间湾沼泽相、构造宽缓部位以及地应力低值区为煤层气最有利富集区,是该区中煤阶煤层气勘探最有利的地区。
- 李五忠陈刚孙斌孙粉锦赵庆波
- 关键词:煤层气成藏条件气藏类型
- 论深部煤层气成藏效应被引量:16
- 2011年
- 从理论上分析了深部煤层气成藏的特殊性,系统阐述了煤层含气性、渗透性及流体压力系统的特征及其地质控制因素。研究认为:受地应力机制转换,深部煤层天然裂隙的产状和组合模式存在垂向分带性,进而影响到煤层渗透率的发育状况。构建了基于温压条件下吸附收缩膨胀、热膨胀、地应力及地下水化学等效应深部煤层渗透率数学模型,分析了深部煤层渗透率的分布规律。建模分析了地应力场、地温场及煤基质收缩膨胀效应对煤层压力状态的控制作用,发现深部煤层与浅部煤层的成压因素差异显著。在埋深1 200 m以浅,地应力和吸附量增加诱导的流体压力增强效应基本相当,地温效应最弱;埋深继续增大,地温效应变强,地应力次之,吸附膨胀效应最弱。基于较高温压条件下的煤吸附-解吸物理模拟,揭示了深部地层条件下煤吸附行为的特殊性。研究发现:埋深增大,煤级对煤吸附性的影响减小,高煤级煤吸附性对储层压力的敏感性弱于低~中煤级煤。构建了耦合煤级-温度-压力的有效扩散系数模型和深部煤层含气量数学模型,发现深部煤层含气量与埋深之间的"临界深度"受煤级、地层温度、地层压力的综合控制,临界深度在同煤级条件下随储层压力梯度增大而变浅,在相同煤级和储层压力梯度条件下随地温梯度减小而变深。认为临界深度以浅的地层压力对煤层含气量影响更为显著,临界深度以深则温度起着更为重要的控制作用。基于温压条件下的流固耦合实验,初步揭示了深部煤层力学性质和渗透性的特殊性及其地质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无论煤级如何,围压均是影响煤岩力学性质最显著的因素;流体压力对较低煤级煤力学性质的影响相对较大,温度对较高煤级煤力学性质的影响似乎更为显著。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构建了深部煤岩力学性质预测模型。发现煤岩
- 申建
- 关键词:成藏效应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