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403501)

作品数:40 被引量:728H指数:20
相关作者:陈斌吴昌志赵越顾连兴赖勇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6篇矿床
  • 10篇流体
  • 8篇岩体
  • 8篇同位素
  • 8篇流体包裹
  • 8篇流体包裹体
  • 8篇包裹体
  • 8篇成矿
  • 7篇地球化
  • 7篇地球化学
  • 7篇斑岩
  • 6篇侏罗世
  • 6篇钼矿
  • 6篇锆石
  • 5篇钼矿床
  • 5篇硫化物
  • 5篇花岗岩
  • 4篇地质
  • 4篇多金属
  • 4篇岩石

机构

  • 18篇北京大学
  • 1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0篇南京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广州大学
  • 4篇国土资源部
  • 3篇新疆大学
  • 3篇江苏省有色金...
  • 2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京矿产地质...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有色金属矿产...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辽河油田分公...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北京离子探针...

作者

  • 8篇吴昌志
  • 8篇陈斌
  • 7篇顾连兴
  • 7篇赖勇
  • 7篇赵越
  • 6篇李文博
  • 5篇马星华
  • 4篇李伍平
  • 4篇郑远川
  • 3篇冯慧
  • 3篇汤晓茜
  • 3篇钟日晨
  • 3篇刘健
  • 3篇刘四海
  • 3篇张遵忠
  • 3篇李诺
  • 3篇王震宇
  • 3篇裴军令
  • 2篇杨富全
  • 2篇常勇

传媒

  • 19篇岩石学报
  • 4篇中国地质
  • 3篇矿床地质
  • 3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矿物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通报
  • 1篇Acta G...
  • 1篇Scienc...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13篇2009
  • 6篇2008
  • 10篇2007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西地区燕山板内造山带早中生代构造变形的年代学限定被引量:23
2007年
在辽西进行的构造研究确认了这里曾经在早中生代期间发生过几次重要的构造变形事件,地质上,这几次构造变形的时代被限定在中三叠世老虎沟组沉积之后到晚侏罗世髫髻山/蓝旗组火山岩喷发之前。期间,第一期逆冲推覆构造被水泉沟组不整合覆盖,第二期逆冲推覆构造被髫髻山组/蓝旗组不整合覆盖。本文通过对水泉沟组火山岩、邓杖子组火山岩砾石、髫髻山组底部火山岩以及侵位到逆冲构造岩片中的安山玢岩脉体进行锆石SHRIMP法U-Pb定年,比较准确地限定了燕山板内造山带早中生代几次构造变形的时代。这对于研究燕山板内造山带早期变形特征和变形历史、研究整个燕山造山带的变形过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胡健民刘晓文杨之青
关键词:燕山板内造山带锆石U-PB定年
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体侵位深度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97
2007年
运用斜长石-角闪石温压计对华北地块北缘内蒙古隆起及燕山褶断带内不同时期花岗质侵入岩的结晶压力及侵位深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在内蒙古隆起及燕山褶断带之间,存在有强烈的差异性隆升及剥露过程,但这种差异性隆升及剥露在早侏罗世以来的表现则不明显。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差异性隆升及剥露可能是导致内蒙古隆起上大量基底岩石出露、中—新元古代及古生代沉积盖层缺失及燕山褶断带中—新元古代及古生代沉积盖层大量保留的主要原因。内蒙古隆起强烈的隆升及剥露过程发生在晚石炭世—早侏罗世期间,其东部的剥露幅度比中东部明显偏小。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内蒙古隆起的强烈剥露及其与燕山褶断带之间的差异性隆升可能与古亚洲洋板块向华北地块的俯冲、消减、碰撞及华北北缘区域性断裂(如平泉-古北口-赤城-尚义断裂、赤峰-围场-多伦断裂)的活动有关。燕山褶断带的强烈隆升与剥露发生则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之后。晚体罗世—早白垩世以来,华北地块北缘南北两侧均有一次明显的剥露过程,这一剥露可能与本区及中国东部地壳强烈伸展有关。
张拴宏赵越刘健胡健民陈正乐李淼裴军令陈振宇周剑雄
关键词:华北地块
燕山褶断带下板城盆地杏石口组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9
2007年
本文通过对燕山褶断带下板城盆地杏石口组沉积物的成分、古水流及其底部砾岩的砂质充填物中碎屑锆石和砾岩中部出露的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砾石中锆石LA-ICP-MS U-Pb测年分析结果,并结合来源区的构造与岩浆作用的调查,揭示了杏石口组沉积时环境的剧变。三叠纪时期刘家沟组至二马营组均为河流相沉积,其古流向自东向西,而杏石口组沉积期变为快速堆积的山麓冲积扇相砾岩,古流向自北-北西向南-南东。杏石口组一段至二段的沉积特征记录了该时期内蒙古隆起的构造抬升及剥露过程。杏石口组中碎屑锆石和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砾石中锆石U-Pb年龄范围可分为3组:2025~2565Ma、1659~1888Ma和193~691Ma。其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97±6Ma,表明杏石口组的砂砾岩沉积时代应晚于197±6Ma,即其沉积时代应为早侏罗世。笔者曾获得下板城盆地北侧王土房杂岩体中不同单元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91±1Ma和207±1Ma,其与本文获得杏石口组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及两枚花岗岩砾石中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197±6Ma和206±2Ma、207±2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与王土房杂岩体同期侵位的岩体在杏石口期发生了快速抬升剥露。暗示了内蒙古隆起在早侏罗世发生了快速抬升及剥露的构造过程。结合前人研究,燕山褶断带前180Ma构造幕发生时代应在197~180Ma期间。
刘健赵越柳小明刘晓文
关键词:碎屑锆石
内蒙古拜仁达坝银多金属矿区矿石矿物特征及矿床成因被引量:32
2008年
笔者对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拜仁达坝矿区银多金属矿床的矿物组合、矿石的结构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确认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钾化、绢云母化、绢英岩化、绿泥石化、萤石化、碳酸盐化、粘土化;成矿作用分为4个阶段,即胶状黄铁矿-石英阶段、毒砂-铁闪锌矿-磁黄铁矿-石英阶段、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阶段为银矿化主要阶段和萤石-碳酸盐-石英阶段。该矿床流体包裹体以气液两相、中低温、低盐度、含CO2为特征。该矿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矿床地质及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该矿床可能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或造山型矿床,或是二者的叠加。
钟日晨杨永飞石英霞李文博
关键词:中亚造山带
辽西北票晚侏罗世蓝旗组火山岩的岩浆演化及其岩石成因被引量:10
2012年
辽西北票晚侏罗世蓝旗组火山岩由下段安山质角砾熔岩夹凝灰岩和上段粗安岩组成.通过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研究,安山质角砾熔岩具有埃达克质火山岩特征,其中,SiO2含量为56.99%~58.22%,含有较高的Al2O3(>15.00%),较高的MgO(≤4.22%,Mg#=0.44~0.49)和较低的K2O(<2.20%)含量,较高的微量元素,如Sr(>500.00μg/g)、Cr(>125.00μg/g)和Ni(>47.00μg/g)及Sr/Y比值(>28.00),和较低的∑REE(<112.00μg/g)、U(<0.30μg/g)、Th(<2.00μg/g)和重稀土(Y<20.00μg/g,Yb<1.60μg/g),且轻稀土分馏明显((La/Yb)N=10.49~10.59),具有明显的Sr正异常和弱的Eu负异常(Eu/Eu*=0.62~0.99);粗安岩不具有埃达克质火山岩特征,其中,SiO2含量为52.09%~61.08%,含有较高的Al2O3(>16.60%)和K2O(>2.00%),较低的MgO(≤2.64%,Mg#=0.08~0.38)、Cr(<28.00μg/g)和Ni(<19.00μg/g)及Sr/Y比值(≤23.00),和较高的∑REE(>180.00μg/g)、U(≥0.80μg/g)、Th(>4.00μg/g)和Sr(>350.00μg/g),且轻稀土分馏明显((La/Yb)N=10.22~16.28),具有明显的Sr和Eu负异常(Eu/Eu*=0.74~0.80).这些火山岩普遍具有Ba、Pb富集和Nb、Ta亏损的特征,Nd、Sr同位素具有中等的εSr(t)(20.15~23.34),TDM(1.45~1.50Ga)和低的εNd(t)(-7.69~-8.62),表明蓝旗组安山质岩浆和粗安质岩浆均起源于下地壳玄武质岩石的部分熔融.其中,安山质岩浆起源较深,位于壳幔过渡带,并发生明显的壳幔相互作用.蓝旗组火山岩由早期的安山质岩浆到晚期的粗安质岩浆演化可能预示着地壳由厚变薄的过程,这对理解华北克拉通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深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李伍平
关键词:晚侏罗世部分熔融岩石学
湖北银洞沟银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类型被引量:6
2010年
湖北银洞沟矿床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较为典型的大型银矿床。文中系统总结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初步提出了矿床的成因类型。研究结果表明:银洞沟矿床产于秦岭造山带东南部武当群变质火山岩中,矿体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和少量蚀变岩型,围岩蚀变矿物组合主要为石英、铁白云石、白云母、钠长石、绿泥石、黄铁矿等,成矿流体特征为低盐度、低密度、富含CO2±CH4±N2的水溶液,矿床上部为低品位银金矿体,中部为高品位银金矿体和少量铅锌矿体,深部银品位降低,金品位增高,同时出现较厚大铅锌矿体。其地质特征与典型的造山型矿床一致,表明其为一造山型银矿床,矿床矿化分带符合造山型矿床成矿模式——地壳连续模型,因此应该充分重视寻找矿山深部金、铅、锌、铜、钼等接替资源。
李文博周卫东陈世昌李应平邓小华钟日晨
关键词:秦岭造山带
内蒙古白乃庙铜钼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内蒙古白乃庙铜钼金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增生型造山带,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矿体受 EW 向韧-脆性剪切带控制。成矿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早阶段石英.黄铁矿,乳白色石英和粗粒黄铁矿变形、破碎;中阶段多金属硫化物充填胶结早阶段变形、...
李文博赖勇
文献传递
下辽河坳陷青龙台地区辉绿岩油气藏的确定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世界上许多生产石油的盆地,特别是位于汇聚板块边缘和裂谷地区的盆地,均发现有火山岩和潜火山岩。有研究表明,岩浆岩及岩浆作用对烃源岩中有机质的热演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Galushkin,1997;Othman et al.,2001;Monreal et al.,2009),其低孔低渗特性还可以作为油气藏的盖层,并可引发构造上和地层上的变化形成有利的油气圈闭(Wuetal.,2006;Filhoetal.,2008;Wuetal.,2010)。
王震宇吴昌志陈振岩顾连兴李军杨光达赵明
关键词:油气藏辉绿岩潜火山岩台地岩浆岩辽河油田
河南省嵩县鱼池岭斑岩钼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6
2009年
河南省嵩县鱼池岭钼矿床产于合峪复式花岗岩基内部,含矿岩体为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矿体呈透镜状或似层状产出于侵入体中,含矿斑岩全岩矿化。矿石构造主要为网脉浸染状,网脉矿物组合有石英±钾长石±绿帘石、石英-萤石±方解石、萤石以及大量的石英-黄铁矿、石英-辉钼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等。根据网脉矿物组合和穿切关系,将矿化过程分为早、中、晚3个阶段,其特征性围岩蚀变分别是高温硅化、钾长石化、绿帘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硫化物化,以及低温碳酸盐化、萤石化。脉石英中广泛发育流体包裹体,包括水溶液包裹体(W型)、纯CO_2包裹体(PC型)、H_2O-CO_2包裹体(C型)及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S型)。早期无矿石英脉中捕获了H_2O-CO_2-NaCl体系的初始成矿流体,其温度集中于280~420℃、盐度为30.1 wt%~54.1 wt%NaCl.eqv,压力最大值为194MPa(约6.8km深)。成矿流体上升至5.6km左右、温度降低至400℃即发生沸腾,CO_2大量逸失,黄铁矿及少量辉钼矿沉淀,形成石英-黄铁矿-辉钼矿脉;在280~380℃、~137MPa、约4.8km深处流体强烈沸腾,辉钼矿大量沉淀。在200~340℃、约0.8~4.3km深时,黄铁矿、辉钼矿、黄铜矿、闪锌矿等多种金属硫化物沉淀,形成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晚期流体为H_2O-NaCl体系,脉石英中仅见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0~200℃。上述结果表明,由酸性岩浆分异出高温、高盐度、富CO_2流体,CO_2可大量存在于浆控高温热液体系。结合区域地质演化,认为包括鱼池岭含矿斑岩在内的合峪花岗岩基形成于加厚造山带地壳的快速隆升过程;考虑到成矿年龄为144Ma,确定144Ma以来的最大剥蚀厚度不超过7km,平均剥蚀速率不超过0.05mm/a。
李诺陈衍景倪智勇胡海珠
关键词:含矿斑岩流体特征地质意义多金属硫化物花岗岩基
横贯亚洲巨型构造带的基本特征和成矿作用被引量:21
2007年
本文将位于西伯利亚地台与中朝、塔里木地台之间的广大地区称为横贯亚洲巨型构造带(The Trans-Asian Tectonic Mega-Belt:TATMB)。按其发育历史和构造位置,横贯亚洲巨型构造带可大体分为:(1)阿尔泰-萨彦-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2)巴尔喀什-兴安构造带和(3)乌拉尔-南天山构造带等三个大的构造带。阿尔泰-萨彦-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以中央蒙古构造线为南界,以叶尼塞-穆亚断裂、贝加尔断裂及斯塔诺夫南缘断裂为北界,与西伯利亚地台毗邻。巴尔喀什-兴安构造带位于中央蒙古构造线以南;其南界的西段为尼古拉耶夫线及南天山北缘断裂,东段以中-朝地台北缘逆冲断层与中-朝地台直接相连。这一构造带又可分为南、北两大亚带,即巴尔喀什-准噶尔-北、中天山-内蒙-锡林浩特亚带和斋桑-额尔齐斯-南蒙古-大兴安岭亚带。乌拉尔-南天山构造带从中国新疆境内西延经中亚地区直达乌拉尔。夹持该巨型构造带的南、北两大陆块,都发育有太古宙和古元古代的结晶基底和中元古代开始的沉积盖层,并在中元古代早期陆块的边缘都出现过裂解事件。然而位于这两大陆块之间的横贯亚洲巨型构造带地区却未见有中—新元古代的沉积盖层直接不整合覆盖在古老的结晶地块之上,也未见有地壳裂解的直接证据。在一些地区寒武纪地层与新元古代晚期地层是连续的。古生代时,该区以发育各类成分的海底喷发火山岩系为特征,其中包括被动陆缘火山岩、岛弧火山岩和洋壳上的喷发物等。整个构造带大致表现为西伯利亚地台和中朝、塔里木地台南、北两大陆块的相向运动和相向增生过程。其发育时间大致始于新元古代,主要为古生代,止于中生代。从晚三叠世开始,该带进入西太平洋边缘活动阶段。从区域成矿作用的角度来看,该区可分出相应的构造-成矿单元:(1)阿尔泰-萨彦-蒙�
陈炳蔚陈廷愚
关键词:成矿作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