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6JJ4093)
- 作品数:7 被引量:52H指数:6
- 相关作者:李朝晖雷钢铁高德淑赵铁鹏周姬更多>>
- 相关机构:湘潭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室温离子液体增塑的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在室温离子液体N-乙基-N'-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EMIBF4)增塑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中加入氧化铝纳米粒子,制备了一种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nanocom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NCPE).通过示差扫描量热(DSC)、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随着氧化铝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加,NCPE的结晶度降低,离子导电率升高.但是,纳米粒子的加入量过大时反而引起NCPE的离子导电率降低.当纳米粒子填充量为w=10%时,NCPE具有最高的室温离子导电率1.25×10-3S?cm-1.
- 李朝晖蒋晶张汉平吴宇平
- 关键词:聚合物电解质离子液体纳米氧化铝
- 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三维有序大孔SnO_2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10
- 2009年
- 通过聚苯乙烯(PS)胶晶模板法合成了三维有序大孔(3DOM)SnO2.运用扫描电镜、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电化学充放电等多种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研究.SEM图表明PS胶晶模板微球排列规整,大小均匀(直径275±10nm),形成多层六方紧密堆积排列;煅烧除去模板后的3DOMSnO2呈三维多孔网络结构,具有圆型和六边形的孔隙形貌,其孔径大小为(215±10)nm;孔壁由SnO2纳米晶粒组成,壁厚为20~30nm.XRD图谱表明经过煅烧除去模板后,形成了纯SnO2相.当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3DOMSnO2表现出较好的充放电容量和库仑效率.此外,这种合成方法简单、经济,可进一步应用于其它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合成.
- 赵铁鹏高德淑李朝晖雷钢铁周姬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SNO2大孔
- LiNi_(1/3)Co_(1/3)Mn_(1/3)O_2的Si/F复合掺杂及电化学性能被引量:9
- 2007年
- 以共沉淀法合成的(Ni1/3Co1/3Mn 1/3(OH)2为前驱体,在氧气氛中合成了层状正极材料LiNi 1/3 Co1/3Mn1/3O2,用F、Si离子复合掺杂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表明,复合掺杂没有改变晶体的六方单相层状结构。扫描电镜(SEM)观察到产物呈类球形且颗粒均匀,平均粒径在0.1~0.2um。循环伏安(CV)性能显示,复合掺杂提高了该材料中Li^+离子脱-嵌过程的可逆性。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掺杂降低了该材料的电化学极化,抑制其在循环过程中电化学反应阻抗的增加。复合掺杂后的层状材料首次放电容量为172.8mAh·g^-1(0.2C),20次循环后仍有166.4mAh·g^-1。
- 黄原君高德淑李朝晖雷钢铁苏光耀
- 关键词:层状正极材料共沉淀
-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09年
-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由于理论容量较高(4200mAh/g),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新一代负极材料。然而,硅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大,引起电池容量的快速衰减,从而导致电池的循环性能变差。为解决此问题,表面处理、多相掺杂、形成硅化物等方法被用来改善硅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综述了以上方法对硅基负极材料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各种改性方法进行了简单的评述。
- 赵铁鹏高德淑李朝晖雷钢铁周姬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纳米硅硅薄膜硅化物
- 三维有序大孔α-Fe_2O_3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通过聚苯乙烯(PS)胶晶模板法合成了三维有序大孔(3DOM)α-Fe2O3,运用扫描电镜、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电化学充放电等多种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研究.SEM表明PS胶晶模板和3DOMα-Fe2O3呈周期性排列.合成的3DOMα-Fe2O3为三维有序多孔网状结构,具有球型和六边形的孔隙形貌,其孔径大小约为(115±10)nm;孔壁由α-Fe2O3纳米晶粒组成,壁厚为20~30nm.XRD图谱表明经过煅烧除去模板后,形成了纯α-Fe2O3相.当3DOMα-Fe2O3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首次放电充电容量分别高达1880和1130mAh·g-1,20次循环后可逆容量依然高达631mAh·g-1,库仑效率大于90%.
- 赵铁鹏高德淑雷钢铁李朝晖
- 关键词:大孔Α-FE2O3负极材料
- 原位聚合制备P(AN-MMA)/TiO_2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 2009年
- 以丙烯腈(AN)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在钛酸丁酯水解生成的TiO2粒子表面乳液聚合制备复合聚合物P(AN-MMA)/TiO2,并以此聚合物制备了多孔复合聚合物膜。采用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FT-IR)、差热分析(DSC)、扫描电镜(SEM)等对聚合物膜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所得聚合物电解质的交流阻抗谱。结果表明,AN和MMA通过打开各自的C=C双键形成共聚物,TiO2在基体中分散均匀。当TiO2添加量为10.8%时,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达到1.12×10-3S/cm。
- 周姬高德淑李朝晖雷钢铁赵铁鹏
- 关键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原位聚合
- 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基微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7年
- 综述了近年来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oly(vinylidenefluoride-co-hexafluoropropylene),P(VDF-HFP)]基微孔-凝胶聚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该类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其改性,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全可以制备出性能优良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 李朝晖张汉平张鹏吴宇平
- 关键词:聚合物电解质离子导电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