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市基础研究计划项目(JC200903170487A)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2
相关作者:胡庆柳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南山区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人工骨
  • 2篇人工骨修复
  • 2篇磷酸氢钙
  • 2篇胶原
  • 2篇骨修复
  • 1篇蛋白
  • 1篇生物活性
  • 1篇松质骨
  • 1篇缺损
  • 1篇羟基磷灰石
  • 1篇活性
  • 1篇胶原蛋白
  • 1篇胶原复合
  • 1篇骨缺损
  • 1篇大段
  • 1篇大段骨缺损

机构

  • 2篇清华大学研究...

作者

  • 2篇胡庆柳

传媒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磷酸氢钙/胶原复合人工骨与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人工骨修复大段骨缺损的比较被引量:2
2010年
背景:羟基磷灰石及与其他成分的复合体已成为国际通用的骨修复材料,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其生物相容性已得到充分验证,但其可降解性能差及诱导骨缺损再生能力有限也为大家公认。作者认为用羟基磷灰石作为骨诱导材料只是机械地模仿天然骨的成分,用其他钙磷盐作为无机成分有可能突破现有科研思维的定势,为人工骨的研发代来新的突破。目的:比较磷酸氢钙/胶原复合人工骨和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人工骨的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方法:使用15只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实验动物,制备左侧尺骨1cm全缺损,分别植入磷酸氢钙/胶原复合人工骨、标准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人工骨和合成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人工骨。术后92d拍X射线片后处死动物进行解剖观察及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磷酸氢钙/胶原复合人工骨组动物术后92d的X射线照片显示缺损处由于骨组织增生完全愈合,处死动物进行解剖可见缺损处修复与未手术部位外观接近。组织切片可见缺损处形成骨板并完全骨化,骨单位明显,尚未形成明显的层状骨板,散布的骨窝中有骨细胞,中央管可见新生血管,未见人工骨残留,人工骨被彻底降解吸收。标准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人工骨组植入92d愈合处成骨较差,易折断。合成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人工骨组植入92d不愈合。实验表明南京脉迪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磷酸氢钙/胶原复合人工骨(仿松质骨生物活性人工骨)的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能明显优于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人工骨。
胡庆柳
关键词:磷酸氢钙羟基磷灰石人工骨
仿松质骨生物活性人工骨修复兔尺骨大段缺损的动态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由南京脉迪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仿松质骨生物活性人工骨(磷酸氢钙/胶原复合人工骨)诱导大段骨缺损的动态过程。方法使用5只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实验动物,所有动物被戊巴比妥钠溶液局部麻醉后在一侧尺骨造成1cm全缺损,在缺损处植入上述人工骨。在术后立即及0、7、14、21、35、42、49、55、62、69、76天拍X线照片,最后处死动物进行解剖观察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X线照片显示术后7天可见缺损处骨组织大量增生,至术后49天可见缺损处合拢但尚未完全愈合,术后49至55天出现明显的过度增生及与桡骨粘连,此后经历增生与吸收的过程直至完全愈合,术后76天可见完全愈合。处死动物进行解剖可见与桡骨粘连处已被吸收,缺损处修复与未手术部位外观接近。组织切片可见缺损处形成骨板并完全骨化、骨单位明显、尚未形成明显的层状骨板,散布的骨窝中有骨细胞、中央管可见新生血管,未见人工骨残留,人工骨被彻底降解吸收。结论本实验表明南京脉迪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仿松质骨生物活性人工骨可替代自体骨移植修复大段骨缺损,植入后3个月内即诱导自体骨再生而使缺损部位完全复原,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骨修复材料。
胡庆柳
关键词:磷酸氢钙胶原蛋白人工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