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0183040)
- 作品数:6 被引量:134H指数:4
- 相关作者:贾洪飞隽志才刘炳恩龚勃文宗芳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关系的动力学模型被引量:2
- 2008年
- 为了定量研究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之间的关系,结合上海市交通系统和土地利用的实际数据,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分别采用因果关系图与系统流图解析了由土地利用-交通系统构成的大系统内各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及各因素间相互影响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对系统流图进行了子模型划分与函数拟合,建立了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关系的动力学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正确反映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之间的关系。
- 刘炳恩隽志才贾洪飞
- 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交通规划土地利用交通系统动力学模型
- 基于驾驶员认知过程的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被引量:7
- 2008年
-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提出一种将驾驶员的直觉、分析和推理三者相结合的驾驶员认知结构基本框架,在此框架体系下对车辆跟驰过程中驾驶员的认知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合五轮仪试验系统采集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出对驾驶员的车辆跟驰信息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4个因素,包括前车位移、前车速度、前车加速度和后车位移,相应地将驾驶员认知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构建了跟驰过程中驾驶员的认知结构模型,并对各个阶段做出了具体分析,建立了相应的车辆跟驰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驾驶员认知过程的跟驰模型可以较好地揭示跟驰过程中的驾驶行为。
- 贾洪飞唐明李莉
- 关键词:交通工程车辆跟驰模型驾驶行为
- 倒计时信号交叉口处的驾驶员行为决策被引量:35
- 2009年
- 从驾驶员心理角度出发,分析驾驶员在交叉口处的决策过程。综合驾驶员行为的影响因素,在对交叉口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模型建立了倒计时信号交叉口行为决策模型,并与无倒计时信号交叉口处驾驶员的行为决策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影响决策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倒计时信号显示时间对驾驶员的行为决策存在着显著影响。为城市交通管理者改进倒计时显示屏的设计设置以及在交叉口处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交叉口安全性提供了参考。
- 吴文静隽志才贾洪飞
- 关键词:交通信号控制驾驶员行为
- 大城市实施BRT效果仿真评价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BRT是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关系模型,并采用上海市出行人次实际数据和拟合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采用所建立的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关系模型进行预测,得出当前发展趋势下不采取任何措施和实施BRT措施的未来年路网服务水平指标,通过比较BRT方式在吸引不同比例客流情况下地面客流重新分配后路网服务水平的变化,对BRT的实施效果进行仿真评价。
- 刘炳恩隽志才贾洪飞
- 关键词:BRT土地利用交通系统系统动力学
- 驾驶员自身因素对限速标志识别能力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以研究城市道路限速标志下驾驶行为的变化为主要目的,基于认知心理学知识,采用实地观测和问卷调查等手段,研究了驾驶员经过限速标志时的心理及反应过程。依据认知工效学中的注意和记忆等机制对驾驶员的限速标志认知过程进行了解析;从驾驶员自身角度分析了影响驾驶员识别限速标志的主要因素;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和调查项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提取了影响驾驶员识别限速标志的6个自身因素为主因子,作为限速标志对驾驶行为影响较大的因素。该研究结果可为城市道路限速标志的设计与设置提供科学依据。
- 贾洪飞司银霞孙宝凤
- 关键词:驾驶员限速标志认知心理学
- 交通方式选择的非集计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82
- 2007年
- 应用非集计模型理论与北京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建立了交通方式选择MNL模型,并用Matlab优化工具箱中的无约束最优化函数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标定。根据所建模型计算出公交车和小汽车的时间价值,求得包含出行时间和实际金钱费用的广义费用,建立了公交车和小汽车出行选择的二肢Logit模型,分析了不同收费价格下两种交通方式所分担的交通出行比率及道路交通饱和度的变化情况,评价拥挤收费政策对优化城市交通结构,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作用。研究表明,非集计建模方法能够较全面地考虑居民出行选择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尤其是将出行者的个人特性影响因素引入模型,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实用性。
- 贾洪飞龚勃文宗芳
- 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工程非集计模型拥挤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