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4AAQ00283)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胡国清孙书伟陈乐杨光永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射频识别
  • 1篇自适
  • 1篇自适应
  • 1篇自适应性
  • 1篇最优路径规划
  • 1篇无线射频
  • 1篇无线射频识别
  • 1篇物联网
  • 1篇物料
  • 1篇物料输送
  • 1篇物料输送系统
  • 1篇离散型
  • 1篇联网
  • 1篇路径规划
  • 1篇避障
  • 1篇传输系统

机构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胡国清
  • 1篇杨光永
  • 1篇孙书伟
  • 1篇陈乐

传媒

  • 1篇现代制造工程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RFID物联网的离散型车间物料输送系统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针对离散型车间存在的现场数据釆集手段落后、物料配送低效混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fication,RFID)物联网的离散型车间物料输送系统。该系统作为离散型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的基本组成部分,为离散型MES提供RFID设备采集的实时生产进程信息和物料输送信息。并接收离散型MES发出的物料输送命令,然后运行实时路径优化算法,以最短的路径将物料送往目的地。
孙书伟胡国清
关键词:物料输送系统
D*算法在柔性输送系统路径规划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针对柔性传输系统(FTS)对于最短路径规划问题的要求,提出将D*算法移植并嵌入到柔性传输机器人模型的控制系统中。简要介绍并分析了D*算法的基本原理,以位置已知、环境相对确定和最低路径代价为约束条件,建立FTS的最优路径规划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D*算法具有较好的避障自适应性能力、较高的柔性和动态响应特性,较之Bug算法、概率路标算法(PRM)和Bellman-Ford算法等,D*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少的计算量,适合环境相对确定、多品种小批量柔性传输系统。
陈乐胡国清杨光永
关键词:最优路径规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