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6sk104)
- 作品数:2 被引量:41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永友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审计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减损效应:中国的经验证据被引量:33
- 2006年
- 本文在简单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利用GARCH和TARCH-M模型分析了中国经济波动对经济长期增长水平的影响。得出: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改革不仅提高了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水平,而且也降低了经济增长的波动风险;中国经济波动对长期经济增长具有减损效应,但统计上并不显著,同时,与Stilianosetal.(2004)的分析结论相一致,中国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减损效应在经济波动的不同阶段具有明显的对称效应。本文的政策含义是,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强宏观调控,对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李永友
- 关键词:经济增长
-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平滑经济波动的能力——基于传统IS-LM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8
- 2006年
- 文章通过借助传统IS-LM模型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平滑经济波动的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1)财政政策对经济波动的整体平滑能力较低,平均只有6.35%,财政政策的平滑能力在经济波动的不同状态之间存在明显差异;(2)财政政策工具之间的平滑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财政购买性支出能平滑掉经济初始冲击的11.48%,而财政转移性支出和收入政策整体上反而使经济波动上升近3%;(3)内生性检验表明,中国只有相机性支出政策与经济波动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不仅如此,相机性支出政策的内外时滞都较短。文章结论的政策含义是,提高中国财政政策稳定效果的关键在于提高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与相互之间的协同效应,不仅如此,对经济高涨时期政府财政行为进行有效约束也至关重要。
- 李永友
- 关键词:IS-LM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