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4002-101)

作品数:18 被引量:52H指数:4
相关作者:张玉存付献斌刘宏民彭艳齐艳德更多>>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机械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红外
  • 4篇光谱
  • 4篇红外光
  • 4篇红外光谱
  • 3篇计量学
  • 2篇带钢
  • 2篇点云
  • 2篇碳钢
  • 2篇中碳
  • 2篇中碳钢
  • 2篇外径
  • 2篇温变形
  • 2篇温度场
  • 2篇流变应力
  • 2篇局部高点
  • 2篇激光
  • 2篇窜辊
  • 1篇导热反问题
  • 1篇地貌
  • 1篇定值

机构

  • 18篇燕山大学
  • 3篇鞍钢股份有限...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11篇张玉存
  • 8篇付献斌
  • 7篇刘宏民
  • 4篇彭艳
  • 4篇齐艳德
  • 3篇王义栋
  • 3篇于斌
  • 3篇王素芬
  • 3篇杨旭
  • 3篇李志杰
  • 3篇郭宝安
  • 3篇刘彬
  • 2篇周珊
  • 2篇肖力子
  • 2篇林洪彬
  • 2篇魏斌
  • 1篇李群
  • 1篇陈素文
  • 1篇何安瑞
  • 1篇王东城

传媒

  • 4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钢铁
  • 3篇计量学报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冶金设备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红外测温的筒形锻件内外径在线测量被引量:4
2012年
针对目前筒形锻件外形尺寸无法实现在线测量的现状,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红外测温技术和激光扫描技术相结合的筒形锻件内外径在线测量方法,该方法中温度信息由红外双色测温系统测得,外径尺寸信息由激光扫描技术测得。对红外测温原理进行研究,根据测量现场的情况构建红外双色测温系统,减小现场恶劣环境和锻造过程中锻件表面氧化皮对测温造成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精度。在传热学的基础上推导筒形锻件导热微分方程,建立筒形锻件温度与尺寸的关系,结合锻件内外表面的温度信息和外径尺寸信息求得内径尺寸的大小,从而实现筒形锻件内外径尺寸的在线测量。通过试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同时可以满足现场测量的精度要求,从而解决筒形锻件内外径测量的瓶颈问题,在筒形锻件锻造现场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张玉存付献斌马睿
中碳钢温变形过程的流变应力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制定中碳钢温轧工艺,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中碳钢进行温压缩试验,研究其在不同变形温度(550~700℃)和应变速率(0.001~10s-1)下的流变行为,讨论温变形过程流变应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碳钢温变形过程由铁素体动态回复、铁素体动态再结晶、渗碳体球化和稳态变形4个阶段构成,其软化机理主要有铁素体动态再结晶和珠光体动态球化。
李志杰彭艳刘宏民王素芬肖力子
关键词:金属材料中碳钢温变形流变应力
传热管道设备的内壁状态监测方法被引量:1
2015年
在特定边界条件下对热传导方程进行求解,优化所得温度分布方程的系数,并利用分段积分法对系数进行化简,建立了传热管道设备表面温度、材料特性与内壁状态3者间的关联模型,并将其应用在传热管道设备的内壁状态监测上。结合导热反问题,利用所建立的关联模型分析传热管道设备外表面的温度数据,得到内壁几何形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从而为传热管道设备内壁状态的实时监测提供依据。
张玉存周珊魏斌付献斌
关键词:计量学导热反问题
面向局部高点控制的工作辊同宽轧制公里数被引量:4
2013年
为适应市场和节能降耗的迫切需要,提出了工作辊同宽轧制公里数研究,基于金属塑性变形和辊系弹性变形等模型耦合建立起描述带钢断面形状的仿真系统,以带钢断面形状良好即局部高点为控制对象,研究了在不同轧制模式下,工作辊同宽轧制公里数与带钢局部高点的关系。模拟计算和生产试验表明,普通模式下工作辊轧制公里数明显受限于同宽带钢轧制,相比普通轧制,采用合理的窜辊轧制可以大大提高带钢同宽轧制公里数,有效控制带钢局部高点,研究结果对组织轧制生产和制定换辊制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于斌王义栋杨旭郭宝安刘宏民
关键词:局部高点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高精度测温系统被引量:1
2011年
目前红外测温方法难以消除复杂环境下外来辐射的干扰,导致测温精度低,设计了一种高精度的红外测温系统。该系统提出了由宽带滤光片和三级干涉滤光器结合的滤光方法,根据该方法对高温物体发出的近红外光谱进行滤光,将高温背景光和环境干扰光滤掉,得到两个单色光谱,经红外探测器接收获得其辐射功率比,通过计算得出物体温度。该系统透过的单色光谱带宽仅有1nm,将透射光谱以外的背景光辐射和环境光源辐射抑制达8个数量级,降低了因被测对象周围环境升温引起的测温误差,提高测温系统的精度。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测温系统的可行性,精度达0.2%。
张玉存齐艳德付献斌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红外探测器宽带滤光片
基于双重逆极限空间的地貌信息数据挖掘方法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挖掘不完备的地貌数据信息,将地貌信息描述为拓扑空间的形式,从逆极限定义出发,利用映射诱导法建立与原地貌信息空间拓扑同构的双重逆极限空间作为目标信息空间,然后利用拓扑传递性分析原地貌信息空间与目标信息空间的拓扑相似度,实现不完备的地貌信息空间数据挖掘.本文利用GIS软件,结合地貌的坡度、坡向等地貌特征因子分别模拟了地貌信息数据挖掘前后的模型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此方法是可行的.
张玉存孔涛付献斌
关键词:同胚数据挖掘
基于长波红外光谱的热态锻件温度场测量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提出一种长波红外光谱的温度场测量方法。将谱色测温原理与三级Fabry-Perot(FP)型Liquid Crystal Tunable Filter(LCTF)相结合,并对测温理论模型中三组非线性相关方程组所得的解进行了优化,以进一步减小误差,使测量值更加客观、真实;然后运用液晶双折射可调谐滤光原理,制作了三级FP型LCTF滤光系统,该系统在一定的长波红外光谱范围内实现了波长的任意调谐,从而保证测温系统的响应快速、准确。该方法测温前无需知晓被测物发射率,且能有效抑制背景光辐射和环境光源对测温精度带来的影响,保证了测温结果的准确性。最后通过matlab仿真软件验证了滤光系统所得红外光谱符合系统设计要求,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测温方法的可行性,测温准确性较之传统的单波段红外热像仪得到了提高。
张玉存魏斌付献斌
大型筒节热态锻件外径在线测量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大型筒节热态锻件外径在线测量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二维激光扫描仪扫描锻件表面的信息,将扫描仪到锻件表面的距离信息转化为坐标信息,然后进行数据拼接和曲线重构,显示锻件外形轮廓曲线,测量其尺寸信息,实现了大型筒节热态锻件外径的在线测量,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张玉存付献斌齐艳德杨莎莎
关键词:计量学激光测距MATLAB仿真
基于红外光谱大型筒类锻件热处理过程中温度场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实时掌握热处理过程中锻件温度场的变化情况,提出一种基于红外光谱大型筒类锻件温度场检测方法。在传热学的基础上,运用分离变量法建立了大型筒类锻件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场检测模型;利用红外光谱构建了基于三级干涉滤光器的大型锻件红外光谱测温系统;结合红外光谱测温系统测量的温度数据和锻件温度场检测模型,实现了锻件热处理过程中温度场的检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实现了热处理过程中锻件温度场的检测,为热处理工艺的正确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玉存付献斌刘彬齐艳德周珊
关键词:红外光谱温度场
基于红外光谱的含氧化皮热态锻件温度检测方法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大型热态锻件在锻造过程中表面有较厚的氧化皮包裹,导致测温数据存在较大的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光谱的测温方法,能有效的消除氧化皮层对测温的影响。该方法通过接收锻件氧化皮表面辐射的红外光谱直接测量氧化皮表面的温度和发射率,然后利用热交换公式推导求出被氧化皮覆盖的热态锻件真实温度。为了更好的抑制接收的红外光谱中各种干扰光谱的透过,提出了三级干涉滤光系统,并利用光谱仿真获得一组最优间隙参数值,提高了测温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测温方法能够准确测出覆盖有氧化皮高温锻件表面的温度,满足测温精度要求,验证了该测温方法的可行性。
张玉存齐艳德付献斌
关键词:红外光谱氧化皮发射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