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748)
- 作品数:30 被引量:501H指数:14
- 相关作者:唐明张海涵陈辉杜小刚和文祥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土壤因子对柠条和沙棘根际AM真菌多样性及侵染状况的影响被引量:24
- 2009年
- 张好强唐明张海涵
- 关键词:纸坊沟流域土壤因子AM真菌
- CaCl_2对低钙土壤中可培养放线菌数量及种类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分析CaCl2对碳酸钙含量较低土壤中可培养放线菌数量及种类的影响,探索建立新的放线菌分离方法。【方法】以海拔高度及碳酸钙含量不同的秦岭太白山北坡山地土壤为材料,通过稀释平皿涂抹法分离放线菌,研究了高氏1号培养基中加入CaCl2后低钙土壤中可培养放线菌数量及种类的变化,并用菌落形态特征和16S rDNA序列鉴定新出现的放线菌。【结果】向高氏1号培养基中加入CaCl2后,供试低钙土壤样品中可培养放线菌总数及链霉菌数量减少,同时所有供试土壤样品中均有部分在高氏1号培养基上生长的放线菌种类消失;供试土壤中有90种新出现的放线菌种类,从中获得了29株代表性菌株。根据菌落形态特征及16SrDNA序列鉴定可知,新出现的29株放线菌主要为链霉菌属和小单孢菌属,其中65.5%具有生物活性及其他应用价值。【结论】向高氏1号培养基中加入CaCl2,可从低钙土壤中分离到一些新的放线菌,其中有较多的活性物质产生菌。
- 王东胜薛泉宏高卉张俊会马鑫陈姣姣
- 关键词:CACL2山地土壤放线菌分离
- 梨胶锈菌生活史核行为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梨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 Syd.)冬孢子细胞为双核,萌发产生的担孢子双核.担孢子有4种萌发方式.直接萌发形成芽管和附着胞,间接萌发产生次生担孢子.产生次生担孢子的途径有:(1)姊妹核先衰退,另一核流入次生担孢子原基中经一次有丝分裂后形成双核次生担孢子.(2)姊妹核先衰退,另一核在担孢子母细胞中行一次有丝分裂后流入次生担孢子原基中.(3)姊妹核并存,其中一核在担孢子母细胞中行一次有丝分裂,母细胞3核,在流入次生担孢子原基前未分裂的姊妹核消失.次生担孢子对海棠具有更强的侵染力.次生担孢子梗有荧光现象,表明有细胞核残留物.性孢子单核,锈孢子双核,两个锈孢子间有一个双核的菌丝体细胞,锈孢子双壁,向基性成熟.性子器底部有一隔离层,菌丝体穿透隔离层后才能在叶背形成锈子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梨胶锈菌生活史中核循环规律.
- 余仲东
- 关键词:海棠细胞核
- 土壤因子对府谷清水川流域砒砂岩区刺槐和沙棘AMF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8年
- 应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府谷清水川流域砒砂岩区土壤因子对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根际丛枝菌根真菌(AMF)的影响.结果表明:AMF可以与刺槐和沙棘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从两种植物根际土中共分离鉴定出AMF 13种,其中摩西囊霉(Glomus mosseae)、地球囊霉(Glomus geospo-rum)和缩球囊霉(Glomus constrictum)为优势种;AMF平均侵染率为90.6%,平均孢子密度为559.1个?100 g-1干土;AMF的孢子密度、侵染率和种类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刺槐和沙棘根际AMF侵染率均与pH呈显著正相关,在刺槐根际,pH和有效氮通过直接作用影响侵染率,有机质和有效磷通过间接作用影响侵染率;在沙棘根际,pH和有效磷通过直接作用影响侵染率,有机质和有效氮通过间接作用影响侵染率;在沙棘根际,有机质和pH主要是通过直接作用影响AMF种类,有效氮主要通过有效磷的间接作用影响AMF种类.
- 徐辉唐明高瑞霞陈桂梅李守萍
- 关键词:土壤因子AMF
- 土壤因子对甘肃、宁夏和内蒙古盐碱土中AM真菌的影响被引量:42
- 2011年
- 为探明甘肃、宁夏和内蒙古盐碱土中AM真菌多样性及其与土壤因子间的关系,2005年5月从甘肃、宁夏和内蒙古7个县(市)的盐碱土中采集主要植物的根围土壤样品,研究了AM真菌物种多样性。在分离的4属28种AM真菌中,球囊霉属(Glomus)20种,多孢囊霉属(Diversispora)2种,原囊霉属(Archaeospora)2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4种。其中根内球囊霉(G.intraradices)和薄壁原囊霉(Ar.leptotichum)的分离频度最高。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path analysis)结果表明,AM真菌种的丰度与土壤有机质和速效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Cl-、CO32-、HCO3-、Na+、Ca2+、有机质、速效P和速效K直接影响AM真菌种的丰度,而SO42-、K+、水溶性全盐、Mg2+、pH和速效N则间接影响AM真菌种的丰度;土壤有机质对AM真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有显著直接负效应;Cl-、CO32-、K+、Mg2+、有机质、速效P和速效K直接影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而HCO3-、Na+、Ca2+、SO42-、水溶性全盐、pH和速效N则间接影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冗余度分析结果表明,AM真菌种的相对多度与土壤因子间有显著相关性。可见,甘肃、宁夏和内蒙古盐碱土中AM真菌种类丰富,其多样性与土壤养分状况、盐度以及离子含量有关。
- 盛敏唐明张峰峰黄艳辉
- 关键词:盐碱土土壤因子AM真菌丰度相对多度
- 不同价态铬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研究不同价态铬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为环境保护以及重金属铬的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采自陕西杨凌、榆林、黄龙的土娄土、风沙土、褐土为供试土样,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Cr3+(0,250,500,750,1500,2500,5000 mg/kg)、Cr6+(0,500,1000,1500,2000,2500,5000 mg/kg)单一和复合污染条件下,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U)随铬含量(C)的增加而降低,采用U=A/(1+B×C)模型(其中A、B为复合参数)可较好地表征土壤碱性磷酸酶与铬含量之间的关系,且拟合方程均达极显著相关;土壤受铬轻度污染的Cr3++Cr6+、Cr3+、Cr6+临界含量分别为17.8,37.9,548.7 mg/kg。【结论】铬明显抑制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其中Cr3+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Cr6+,土壤碱性磷酸酶可表征土壤铬污染的程度,铬对土壤碱性磷酸酶的作用机理均为完全抑制作用。
- 梁艳茹和文祥邢少峰吕家珑唐明
- 关键词:碱性磷酸酶土壤污染
- 黄土高原典型林木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被引量:21
- 2009年
- 通过研究黄土高原典型林木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为正确评价该生态恢复区土壤环境恢复状况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湿筛倾析法、涂平板法和BIOLOG法研究了陕北黄土高原4种典型林木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孢子密度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结果表明,沙棘AMF孢子密度为刺槐的2.24倍,顺序为沙棘>狼牙刺>柠条>刺槐,不同林木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达极显著差异(p<0.01),真菌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同一林木土壤细菌对BIOLOG-ECO板中碳源的利用优势种类和利用程度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对主成分1和主成分2贡献大的碳源为14种和8种,柠条和沙棘土壤典型变量值的变异(离散)较小,而狼牙刺和刺槐土壤典型变量值的变异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AMF孢子密度与细菌数量、氨基酸类、多胺类和芳香化合物类碳源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真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和细菌总代谢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是与羧酸类、糖类和多聚物类碳源相关性不显著(p>0.05).AMF孢子密度可以作为评价陕北黄土高原林木土壤细菌生理代谢类群及其多样性的环境生物学指标.
- 张海涵唐明陈辉
- 关键词:林木孢子密度BIOLOG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油松菌根根际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
- 2010年
- 为了探讨油松菌根根际放线菌与菌根真菌及油松猝倒病的关系,该实验从油松菌根根际土中分离、纯化得到170株放线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对油松猝倒病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茄腐皮镰孢霉(Fusarium solani)进行生防放线菌的初筛,得到7株对病原真菌抑制效果较好的放线菌。用初筛选的7株放线菌菌株分别与外生菌根真菌灰鹅膏菌(Amanita vatinata)、灰环粘盖牛肝菌(Suillus laricinus)和血红铆钉菇(Gomphidius viscidus)进行纯培养互作复筛,得到2株放线菌(菌株19#、菌株110#)对外生菌根真菌灰鹅膏菌和血红铆钉菇均具有促生作用。将菌根真菌灰鹅膏菌、放线菌菌株19#、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进行纯培养互作试验表明,菌株19#能协同灰鹅膏菌拮抗立枯丝核菌。经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19#为苯胺紫链霉菌(Streptomyces mauvecolor)。
- 赵晓锋唐明
- 关键词:菌根真菌生防放线菌拮抗作用
- 华山松蓝变真菌(Leptographium qinlingensi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秦岭细粘束孢(Leptographium qinlingensis)是华山松大小蠹成虫携带的致病性真菌,在华山松大小蠹入侵健康华山松后,于寄主韧皮部和木质部边材组织与细胞内发育,分解树脂道泌脂细胞和薄壁细胞,进而影响华山松树脂代谢和水分代谢。对秦岭细粘束孢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可为华山松大小蠹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抑菌试验,测定不同温度(5,10,15,20,25,27.5,30和35℃)、培养基(PDA、麦芽汁、察氏和PDA+华山松韧皮部浸提液)、pH值(4.0,5.0,5.5,6.0,6.5,7.0和8.0)、水势(-0.2,-0.5,-1.0,-1.5,-2.0和-2.5 Mpa)和松针汁(华山松、油松、白皮松、云杉)对秦岭细粘束孢菌丝和孢子发育的影响,并比较了氧化铜、甲霜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锌、链霉素和多菌灵6种杀菌剂的抑菌活性。【结果】秦岭细粘束孢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7.5℃,产孢最适温度为20℃;该菌在麦芽汁培养基中生长和产孢最好;菌丝生长和孢子发育的适宜pH为4.0~6.5,以pH值5为最佳;在高水势环境下生长较好,菌丝体生物量随培养基水势的降低而不断减少;在添加华山松针叶汁的PDA培养基中,菌丝生长和产孢最好;代森锌、甲基托布津、甲霜灵和氧化铜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中以代森锌效果最明显。【结论】初步探明了秦岭细粘束孢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培养基、pH值和培养基水势;进一步证明了秦岭细粘束孢对寄主华山松营养的高度选择性;筛选出了对秦岭细粘束孢抑菌效果较好的杀菌剂。
- 蒲晓娟陈辉
- 关键词:华山松生物学特性
- 草莓土赤壳菌根腐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7
- 2018年
- 采用形态学特征结合rDNA-ITS序列比对方法,对陕西长安区草莓根腐病病原菌进行鉴定,以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验证,结果表明大双孢土赤壳(Ilyonectria macrodidyma)为该地区草莓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病原菌适应范围广,可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生长pH为4,分生孢子最适萌发温度和pH分别为30℃和7,分生孢子致死条件为45℃10min。
- 申光辉薛泉宏赵娟
- 关键词:草莓根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