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09MA040)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姜宏黄静宋小敏汪存利更多>>
相关机构:解放军105医院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第一○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体外
  • 3篇精细胞
  • 2篇生精
  • 2篇生精细胞
  • 2篇受精
  • 2篇体外培养
  • 2篇体外受精
  • 2篇细胞
  • 2篇卵母细胞
  • 2篇母细胞
  • 2篇精子
  • 2篇化学激活
  • 1篇单精子
  • 1篇单精子显微注...
  • 1篇增殖
  • 1篇增殖分化
  • 1篇生精功能
  • 1篇生精功能障碍
  • 1篇注射
  • 1篇无精

机构

  • 2篇解放军105...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一○...

作者

  • 4篇黄静
  • 4篇姜宏
  • 3篇汪存利
  • 3篇宋小敏

传媒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国际生殖健康...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体外培养生精细胞的显微授精研究
2014年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临床应用为重度少、弱、畸形精子症和梗阻性无精子症的男性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的治疗途径.但生精功能受碍的无精子症患者由于难以获得成熟精子或者接近成熟的单倍体精子细胞,尚无有效的助孕方法.有研究发现,生精细胞发育阻滞与睾丸内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功能异常、局部微环境失调等因素相关[1],若将生精细胞脱离患者睾丸内的不良环境,在体外建立适当的培养环境,其可进一步分化为单倍体精子细胞,并通过圆形/长形精子细胞卵胞浆内显微注射术(round spermatid injection,ROSI;elongated spermatid injection,ELSI)解决生精功能障碍患者的生育问题.2002年Sousa等[2]对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进行睾丸精母细胞与支持细胞体外共培养,行ROSI/ELSI后有囊胚形成,但胚胎发育潜能较低.
宋小敏姜宏汪存利黄静
关键词:生精细胞体外培养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无精子症患者生精功能障碍梗阻性无精子症
改良培养基对体外培养生精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2014年
探讨改良培养基对体外培养小鼠生精细胞的增殖分化效应。根据培养基的不同分为:A组(基础培养液组);B组[基础培养液+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皮生长因子(EGF)组];C1、C2和C3组[A组+20%、40%、80%睾丸液(TA)1;D1、D2和D3组(B组+20%、40%、80%TA)。采用上述8种培养基对7~8日龄小鼠生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存活率和粗线期精母细胞特异性基因P19、单倍体精子细胞特异性基因TP,检测及染色体倍性分析,探讨TA、GDNF和EGF对小鼠体外培养生精细胞的增殖分化效应,结果如下:(1)形态学观察表明,B组生精细胞生长速度快,形态好,细胞集落多,A组最差;C组和D组细胞传代后培养时间最长,可达4个月。(2)生精细胞存活率结果显示,培养20d的B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C、D组在各培养阶段与A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TP1/P19培养15d后B组的TP1/P19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4)单倍体精子细胞比例结果表明,培养15d后的B组单倍体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间单倍体细胞比例均无显著性差异。GDNF和EGF可显著提高生精细胞体外培养的增殖分化效应,而睾丸液可显著延长生精细胞体外培养时间。
宋小敏姜宏汪存利黄静
关键词:生精细胞体外培养GDNFEGF
化学激活在小鼠圆形精子细胞体外受精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对生精细胞体外培养所获圆形精子细胞显微注射(ROSI)后的小鼠卵母细胞进行单一和联合化学激活,寻找小鼠圆形精子细胞体外受精的最佳激活方案。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EH)、离子霉素(Ion)、钙离子载体A23187(CIA)、氯化锶(SrCl2)、6-二甲基苯胺嘌呤(6-DMAP)及放线菌酮(CHX)对ROSI后的卵母细胞进行不同作用时间的激活,并根据不同的激活途径,联合两种最佳激活浓度和时间的激活剂对ROSI后的卵母细胞行联合激活,以受精率、卵裂率和桑囊胚形成率为观察指标,比较单一及联合方案对卵母细胞的激活效果。结果:①单一激活时,各激活剂的最佳方案分别为7%EH作用6 min,5μmol/L CIA作用5 min,5μmol/L Ion作用5 min,2 mmol/L 6-DMAP作用2 h,10 mmol/L SrCl2作用1.5 h,10μg/ml CHX作用1.5 h,其中10 mmol/L SrCl2作用1.5 h桑囊胚率最高,显著优于CHX方案(P<0.05),但与其它各组无显著性差异;②EH+6-DMAP组桑囊胚率(29.63%)显著高于其它联合激活组以及除SrCl2以外所有单一激活方案(P<0.05),且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及桑囊胚率均高于SrCl2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单一激活方案中10 mmol/L SrCl2作用1.5 h,联合方案中7%EH作用6 min+2 mmol/L 6-DMAP作用2 h对体外培养所获圆形精子细胞ROSI后的卵母细胞激活效果最佳。EH+6-DMAP的联合激活方案优于单一激活。
黄静姜宏汪存利宋小敏
关键词:化学激活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显微注射小鼠
卵母细胞化学激活在精子及精细胞体外受精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卵母细胞未完全激活是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后受精失败或受精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单倍体圆形/长形精细胞(round/elong spermatid,RS/ES)与成熟精子相比,其受精能力及胚胎发育潜能较差。而卵母细胞化学激活可以显著改善由于卵母细胞未能激活导致的ICSI后受精失败或受精率低下,并可提高单倍体精细胞体外受精率及胚胎发育潜能。综述不同化学激活剂的作用原理及其在精子及精细胞体外受精中的应用。
黄静姜宏
关键词:卵母细胞精子细胞受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