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11-2016-01)

作品数:6 被引量:67H指数:3
相关作者:贺伟谢汝明周震吕岩周新华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结核
  • 5篇肺结核
  • 3篇活动性
  • 3篇X线
  • 3篇X线计算
  • 3篇X线计算机
  • 3篇HRCT
  • 2篇影像
  • 2篇影像研究
  • 2篇继发性肺结核
  • 2篇放射摄影
  • 2篇放射摄影术
  • 2篇CT征象
  • 2篇CT征象分析
  • 2篇初治
  • 1篇性病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良恶性
  • 1篇良恶性病变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周新华
  • 6篇吕岩
  • 6篇周震
  • 6篇谢汝明
  • 6篇贺伟
  • 3篇宁锋钢
  • 3篇李成海
  • 3篇王岳

传媒

  • 3篇结核病与胸部...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初治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的HRCT影像研究被引量:36
2015年
目的研究初治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的HRCT影像特征。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323例初治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病例,观察HRCT征象,包括病变分布、形态特点,并将菌阴肺结核与菌阳肺结核两组患者征像比较,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323例患者中,病变分布于单叶86例(26.6%),其中单叶单段41例,单叶多段45例;多叶多段237例(73.4%),其中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分布较多,分别为205例和146例。HRCT征象:小叶中心分布的结节,包括气腔结节或腺泡结节患者282例(70.6%),"树芽征"患者193例(59.8%),其中45例(占全部病例13.9%,占气腔结节或腺泡结节病例的15.6%)患者可见"反晕征",高密度的壁及其内磨玻璃密度影内均见结节影;小叶性实变及亚段性实变293例(90.7%),段性实变者115例(35.6%),叶性实变者22例(6.8%),密度不均匀者内见散在边缘模糊的斑点及斑片状低密度影,部分病变内另见支气管扩张和空洞。球形病变及团块状影37例(11.5%),短径>3 cm,增强扫描边缘轻度强化或不均匀轻中度强化伴斑片状或不规则低密度区。肺间质改变者123例(38.1%),小叶内间质增厚者105例(85.4%);小叶间隔增厚者35例(28.5%),边缘大部分模糊;轴心间质增厚86例(69.9%),远心端轴心间质增厚78例(90.7%),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实质、间质混合病变:磨玻璃密度影131例(40.6%);伴随征象:空洞112例(34.7%),厚壁空洞74例(66.7%),薄壁空洞29例(25.9%),无壁空洞21例(18.8%);支气管扩张65例(20.1%),位于实变影内及空洞引流支气管影,管腔不均匀者呈静脉曲张样或局限动脉瘤样。菌阳及菌阴肺结核中HRCT征象比较,两组患者树芽征、段性实变、叶性实变、间质改变、磨玻璃密度影、空洞和支气管扩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7.756、17.332、21.418、8.746、13.784、72.267和58.091,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
吕岩李成海谢汝明王岳周震宁锋钢周新华贺伟
关键词:肺结核活动性X线计算机
初治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的HRCT影像研究
2016年
目的研究初治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的HRCT影像特征。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323例初治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病例,观察HRCT征象,包括病变分布、形态特点,并将菌阴肺结核与菌阳肺结核两组患者征像比较,采用×。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323例患者中,病变分布于单叶86例(26.6%),其中单叶单段41例,单叶多段45例;多叶多段237例(734%),其中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分布较多,分别为205例和146例。HRCT征象:小叶中心分布的结节,包括气腔结节或腺泡结节患者282例(70.6%),“树芽征”患者193例(59.8%),其中45例(占全部病例13.9%,占气腔结节或腺泡结节病例的15.6%)患者可见“反晕征”,高密度的壁及其内磨玻璃密度影内均见结节影;小叶性实变及亚段性实变293例(90.7%),段性实变者115例(35.6%),叶性实变者22例(6.8%),密度不均匀者内见散在边缘模糊的斑点及斑片状低密度影,部分病变内另见支气管扩张和空洞。球形病变及团块状影37例(11.5%),短径〉3cm,增强扫描边缘轻度强化或不均匀轻中度强化伴斑片状或不规则低密度区。肺间质改变者123例(38.1%),小叶内间质增厚者105例(85.4%);小叶间隔增厚者35例(28.5%),边缘大部分模糊;轴心间质增厚86例(69.9%),远心端轴心间质增厚78例(90.7%),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实质、间质混合病变:磨玻璃密度影131例(40.6%);伴随征象:空洞112例(34.7%),厚壁空洞74例(66.7%),薄壁空洞29例(25.9%),无壁空洞21例(18.8%);支气管扩张65例(20.1%),位于实变影内及空洞引流支气管影,管腔不均匀者呈静脉曲张样或局限动脉瘤样。菌阳及菌阴肺结核中HRCT征象比较,两组患者树�
吕岩李成海谢汝明王岳周震宁锋钢周新华贺伟
关键词:X线计算机
活动性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后的HRCT影像动态分析及残余病变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前及治疗后}tRCT征象的变化特点以及停药后残余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2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例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活动性肺结核的CT征象转归表现及残余病变的影像变化。结果活动性肺结核活动性CT征象中边缘模糊小叶中心结节影、树芽征、磨玻璃阴影、小叶样实变影、支气管壁增厚、叶段性肺实变、亚段性肺实变、空洞和肿块较前显著减少、缩小,治疗前后检出率可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0.0、130.5、99.6、202.8、50.9、11.4、38.9、74.5和5.6,JD均〈0.05)。非活动性病变纤维性病变及支气管扩张显著增加,治疗前后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0.9、3.9,P均〈0.05);49例(34.5%)患者残余活动性病变,停药后随访12-15个月,46.9%(23/49)患者病变继续好转缩小或消失,仅1例复发。结论HRCT检查有助于活动性肺结核治疗疗效的判定,疗程结束时立即对肺结核活动性进行判定存在一定偏差;残留的活动性病变不能预测活动性病变的持续存在和早期复发的可能性。
贺伟李成海谢汝明王岳周震宁锋钢周新华吕岩
关键词:高分辨率
表观弥散系数对肺部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对肺部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并寻找最佳b值及阈值。方法经临床、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58例良性病变和50例恶性病变,行MRI常规T1、T2和DWI扫描(b值为0、500、800、1000s/mm^2),其中2例DWI仅于b=800s/mm^2扫描;对DWI上显示高信号的良恶性病灶分别测量并比较不同b值的ADC值及其鉴别诊断效能,从中选择最佳b值,用t检验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operationcharacteristiccurve,ROC)比较并评价该b值ADC值鉴别诊断肺部良恶性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50例良性病变可见高信号,48例恶性病灶显示高信号,两者略有差异(P=0.08),其中不同b值下49例良性和47例恶性病变组平均ADC值均随b值增加逐渐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09,P=0.001;F=7.045,P=0.001)。三种b值ROC曲线下面积均有诊断意义(Az〉0.5),且以b取800s/mm^2时获得的ADC值诊断效能最大,该b值下恶性病变的ADC值[(1.07±0.23)×10^-2mm^2/s]明显低于良性病变[(1.88±0.41)×10^-3mm^2/s],(t=11.978,P=0.000〈0.01),以ADC值为1.380×10^-3mm^2/s作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阈值,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7.90%、88.00%和93.87%。结论ADC值可作为鉴别肺部良恶性肿块的有效指标。
谢汝明吕岩贺伟周新华周震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弥散表观扩散系数
33例肺结核不典型CT征象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肺结核的不典型cT影像特点,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肺结核不典型cT影像特点,并与50例周围型肺癌、33例浸润性肺癌、62例肺部非特异性炎症(球形肺炎33例,表现为片状影的炎症29例)的CT征象进行比较分析。肺结核及对照病例按照病变形态分为两个小组并分别进行比较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3例影像表现不典型的肺结核患者中,第1小组15例结核球中9例(60.0%)CT平扫显示病变实质出现1个或多个小片状低密度区,境界模糊;CT增强扫描结核球以不均匀强化为主,占66.7%(10/15),实质内有多个小点片状且境界模糊的低密度灶。球形肺炎及周围型肺癌以均匀强化为主,占75.8%(25/33)和66.0%(33/50),增强后CT值测量结果,10例结核球增强后CT值增加值范围在16~20HU之间,31例球形肺炎及42例周围型肺癌增强后CT值增加值〉21HU,结核球与球形肺炎、周围型肺癌CT值增加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0.202、20.872,P值均〈0.01)。第2小组CT表现形态均一的继发性肺结核18例CT平扫仅2例(11.1%,2/18)病灶实质显示多少不等略低密度区、境界模糊,与肺炎(2/29)及肺癌(0/33)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增强扫描12例肺结核患者中10例(83.3%)病灶显示不均匀强化,病灶实质表现为多少不等的小片状无强化区,且境界模糊;肺炎患者仅2例(10.5%,2/19)出现小片状坏死液化区,且境界清楚,肺癌患者增强后均未出现坏死区,肺结核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433、27.692,P值均〈0.01)。结论肺结核不典型CT表现多种多样,片状及球形病灶密度不均匀及轻度强化对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对难以鉴别的患者应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及穿刺活检�
谢汝明吕岩周震贺伟周新华
关键词:结核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33例肺结核不典型CT征象分析被引量:26
2014年
目的 分析肺结核的不典型CT影像特点,提高诊断正确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肺结核不典型CT影像特点,并与50例周围型肺癌、33例浸润性肺癌、62例肺部非特异性炎症(球形肺炎33例,表现为片状影的炎症29例)的CT征象进行比较分析。肺结核及对照病例按照病变形态分为两个小组并分别进行比较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33例影像表现不典型的肺结核患者中,第1小组15例结核球中9例(60.0%)CT平扫显示病变实质出现1个或多个小片状低密度区,境界模糊;CT增强扫描结核球以不均匀强化为主,占66.7%(10/15),实质内有多个小点片状且境界模糊的低密度灶。球形肺炎及周围型肺癌以均匀强化为主,占75.8%(25/33)和66.0%(33/50),增强后CT值测量结果,10例结核球增强后CT值增加值范围在16~20 HU之间,31例球形肺炎及42例周围型肺癌增强后CT值增加值>21 HU,结核球与球形肺炎、周围型肺癌CT值增加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202、20.872,P值均〈0.01)。第2小组CT表现形态均一的继发性肺结核18例CT平扫仅2例(11.1%,2/18)病灶实质显示多少不等略低密度区、境界模糊,与肺炎(2/29)及肺癌(0/33)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增强扫描12例肺结核患者中10例(83.3%)病灶显示不均匀强化,病灶实质表现为多少不等的小片状无强化区,且境界模糊;肺炎患者仅2例(10.5%,2/19)出现小片状坏死液化区,且境界清楚,肺癌患者增强后均未出现坏死区,肺结核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33、27.692, P值均〈0.01)。 结论 肺结核不典型CT表现多种多样,片状及球形病灶密度不均匀及轻度强化对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对难以鉴别的患者应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及穿刺活检进行诊断。
谢汝明吕岩周震贺伟周新华
关键词:放射摄影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