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3-EW-405-1)

作品数:1 被引量:11H指数:1
相关作者:韩光中张甘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内江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时间序列
  • 1篇水耕
  • 1篇水耕人为土
  • 1篇丘陵
  • 1篇丘陵区
  • 1篇理化性
  • 1篇理化性质
  • 1篇母质
  • 1篇南方丘陵
  • 1篇南方丘陵区

机构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篇张甘霖
  • 1篇韩光中

传媒

  • 1篇土壤学报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母质对南方丘陵区水耕人为土理化性质演变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基于时间序列系统分析了我国南方丘陵区三种母质起源的水耕人为土理化性质的演变,结果表明:成土母质可以决定黏粒与土壤有机碳(SOC)对人为水耕成土过程的敏感性,明显影响其演变特征。游离铁(Fed)对人为水耕的成土过程非常敏感,其迁移与转化主要受人为水耕成土过程影响,受成土母质影响很小;硅酸盐铁(Fet-Fed)对人为水耕的成土过程不敏感,但全铁(Fet)含量的分布主要受Fed的影响。黏粒的淋失会对土壤中元素的迁移与分布产生重要影响,造成SiO2相对富集和Al2O3相对亏损,在利用由Al和Si两种元素计算所得到的一些指标指示丘陵区水耕人为土的发育程度时一定要慎重;而TiO2在水耕人为土发育过程中相对稳定,可以作为稳定元素来指示水耕人为土演变过程中其他元素的迁移率。
韩光中张甘霖
关键词:水耕人为土时间序列母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