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3GZQN23)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武宁白延平更多>>
相关机构:遵义医学院安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翻译
  • 4篇译学
  • 4篇生态翻译
  • 4篇生态翻译学
  • 4篇翻译学
  • 2篇英译
  • 2篇适应选择论
  • 2篇文化
  • 2篇翻译生态
  • 2篇翻译适应选择...
  • 1篇译本
  • 1篇译文
  • 1篇译者
  • 1篇英译本
  • 1篇英译文
  • 1篇少数民族
  • 1篇少数民族文化
  • 1篇生态翻译学视...
  • 1篇生态功能
  • 1篇生态美学

机构

  • 7篇遵义医学院
  • 3篇安顺学院

作者

  • 7篇武宁
  • 3篇白延平

传媒

  • 2篇安顺学院学报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湖北广播电视...
  • 1篇江西广播电视...
  • 1篇周口师范学院...
  • 1篇铜仁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6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翻译生态和谐思想浅论
2014年
"和谐"是我国文化的精髓和价值核心,也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念之一。生态翻译学关注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境遇,注重译者与翻译生态系统的关系研究。在翻译活动中,译者要努力实现与翻译群落、语言与文化系统中诸要素的"和谐相处"。
武宁
关键词:文化生态系统
生态翻译学观照下的“美化之艺术”探析
2014年
许渊冲文学翻译理论与生态翻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化之艺术"蕴含丰富的生态翻译学思想:"三美"论体现生态美学理念;"三化"法的灵活运用实现译作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而"三之"论关注译者对译作的接受情况,是实现"译有所为"的一个重要条件。
武宁
关键词:生态美学
基于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教学改革被引量:1
2015年
生态翻译学"适应选择""译者中心""整体关联""三维转换"等核心理念给翻译教材建设、教学原则、方法及译文评价带来新的启示。生态翻译取向的翻译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翻译教学质量。
武宁白延平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翻译教学改革
《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三维”转换比较
2014年
"翻译适应选择论"是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作出描述和解释的新译学理论。翻译行为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文章将译者对翻译环境的适应与选择作为切入点,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比较杨宪益英译《红楼梦》和霍克斯英译《红楼梦》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维转换上的翻译策略。
白延平武宁
关键词:翻译适应选择论翻译生态环境《红楼梦》英译
许渊冲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解读被引量:1
2014年
生态翻译学为研究翻译家思想拓展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研究视角。以生态翻译学核心理念为框架来考察,许渊冲翻译思想集中体现了生态翻译学的翻译生态整体观、和谐观以及译有所为、选择适应、译者中心和汰弱留强等核心理念。
武宁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的生态功能被引量:8
2014年
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重点考察翻译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本文以翻译研究的生态学视角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生态的内在功能和外部功能,即生产功能和社会功能。民族文化翻译中要充分发挥翻译生态系统内外部各生态因子的作用,构建和谐平衡的翻译生态体系。
武宁白延平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生态功能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三维”适应与选择——以许渊冲《长恨歌》英译文为例被引量:6
2014年
生态翻译学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带来新的视角和启示。以此为理论工具,探讨许渊冲《长恨歌》英译文。分析表明,许译《长恨歌》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诸多层面作出了恰当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译文。
武宁
关键词:翻译适应选择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