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5019-2)

作品数:6 被引量:61H指数:5
相关作者:高天翔王绍军游奎马彩华潘晓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系统发育
  • 2篇线粒体COI
  • 2篇海蜇
  • 2篇发育研究
  • 2篇16S_RR...
  • 1篇亚科
  • 1篇鱼类
  • 1篇鱼类系统
  • 1篇贻贝
  • 1篇鱚属
  • 1篇系统发育研究
  • 1篇线粒体
  • 1篇线粒体DNA
  • 1篇基因序列
  • 1篇耳石
  • 1篇耳石形态
  • 1篇分歧时间
  • 1篇RRNA
  • 1篇COI
  • 1篇CYTB

机构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作者

  • 6篇高天翔
  • 2篇马彩华
  • 2篇游奎
  • 2篇王绍军
  • 1篇应一平
  • 1篇薛泰强
  • 1篇王晓雯
  • 1篇潘晓哲
  • 1篇杨巧莉
  • 1篇杜宁
  • 1篇毛阳丽
  • 1篇姚振华

传媒

  • 2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南方水产

年份

  • 2篇2011
  • 4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耳石形态的鱚属鱼类鉴别被引量:32
2010年
利用9个耳石形状指标对我国鱚属鱼类少鳞鱚、多鳞鱚及斑鱚共78个个体的矢耳石形态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同时对3个群体的74个少鳞鱚矢耳石形态进行了判别分析。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少鳞鱚与多鳞鱚矢耳石的9个形状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反映耳石长、短轴差异程度的第1主成分与反映耳石三维特征的第2主成分解释了85.943%的形态差异;9个指标在种间判别分析中的综合判别正确率为93.6%,种内判别分析中的综合判别正确率为93.2%。研究表明形状指标法可以作为中国鱚属鱼类鉴别的有效手段。
潘晓哲高天翔
短期低温条件对海蜇横裂生殖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刺胞动物是一类仅具有两个胚层的低等动物,一般认为海绵动物为侧生动物,刺胞动物为真正的后生动物起源[1]。刺胞动物在淡水中的种类主要为淡水水螅类以及著名而珍稀的桃花水母类[2—3],在海水中常见的刺胞动物主要为各种珊瑚类以及水母类,其中有些大型钵水母类可以食用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游奎马彩华王绍军高天翔姚振华王晓雯
关键词:海蜇
基于线粒体COI及Cytb基因的4种鱚科鱼类系统发育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采集中国近海分布的多鳞鱚(Sillago sihamaForskǎl)、少鳞鱚(S.japonicaTemminck and Schlegel)、斑鱚(S.aeolusJordan and Evrmann)及澳大利亚南部海域的银鱚(S.bassensisCuvier)等4种鱚科(Sillaginidae)鱼类样品,对其线粒体COI及Cytb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和序列测定,分析比较了不同鱚属鱼类种间的序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4种鱚属鱼类COI基因片段序列长度均为610 bp,A+T平均含量略大于G+C含量,分别为52.9%和47.1%;Cytb基因片段序列长度均为402 bp,A+T平均含量大于G+C含量,分别为53.7%和46.3%。4种鱚科鱼类种内没有序列差异或变异极小,而种间差异远远大于种内差异;Cytb基因系统树支持了形态学研究的结果;其种间遗传距离在0.225~0.286之间。根据Cytb基因每百万年2%的分歧速率计算,多鳞鱚与少鳞鱚的分歧时间约为1 140万年,少鳞鱚与斑鱚的分歧时间约在1 115万年,其分化事件均发生在中新世(Miocene)。根据遗传距离构建的系统树表明,多鳞鱚与少鳞鱚亲缘关系较近,而与银鱚较远。
薛泰强杜宁高天翔
关键词:COICYTB
长期低温条件对海蜇横裂生殖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实验生态学手段,研究了长期低温条件对海蜇螅状体保育存活率和横裂生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蜇横裂生殖后的螅状体经过1a的长期低温保育后,其存活率约33%,显著高于不采用低温条件保育螅状体的成活率。横裂生殖后的螅状体经长期低温保育后仍具有横裂生殖能力,碟状幼体释放率仍然高达15%,其横裂生殖能力可与正常螅状幼体相比。采用长期低温环境条件,可以有效地提高海蜇螅状体的存活率,并可以恢复促进海蜇的横裂生殖效率,相关结果可以为海蜇苗种生产提供参考和指导。
游奎王绍军马彩华高天翔王云中杨翠华
关键词:海蜇
基于16S rRNA和Cyt b基因序列的鰶亚科系统发育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对鰶亚科4属5种鱼类的线粒体基因组16S rRNA和Cyt b基因片段序列进行序列比较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结果显示:5种鰶亚科鱼类的16S rRNA和Cy tb基因片段同源序列长度分别为525 bp和402 bp,序列联合后的序列总长度为927 bp,其中多态位点178个,简约信息位点123个。选取太平洋鲱Clupea pallasii和大西洋鲱C.harengus为外类群,采用邻接法(NJ)、最大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分别对2个基因片段序列进行了聚类分析,并联合2个基因片段利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法进行分析。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与花鰶Clupanodon thriss亲缘关系最近,分布于美洲大陆的真鰶属Dorosoma鱼类与印度洋、太平洋分布的斑鰶属、花鰶属和海鰶属Nematalosa鱼类亲缘关系较远。
应一平杨巧莉高天翔
关键词:线粒体DNA系统发育
基于线粒体COI与16S rRNA基因序列探讨贻贝属的系统发育被引量:10
2010年
比较分析了贻贝属5个种的线粒体DNA COI及16S rRNA基因片段序列,确定了贻贝属的系统进化关系。以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和条纹隔贻贝(Septifer virgatus)为外群,基于距离法(NJ)、最大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贝叶斯演绎法(BI)及贝叶斯联合模型分析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5种贻贝[Mytilus edulis,紫贻贝(M.galloprovincialis),盖勒贻贝(M.trossulus),厚壳贻贝(M.coruscus),加州贻贝(M.californianus)]在系统树上聚为2支。加州贻贝最为原始,厚壳贻贝次之。其中,紫贻贝和M.edulis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而厚壳贻贝和加州贻贝的亲缘关系近。研究结果为贻贝属物种进化、迁移及其育种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毛阳丽蔡厚才李成久高天翔
关键词:RRNA系统发育分歧时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