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211”工程(LC-B004)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 相关作者:程雪阳李琪马松建卢少锋更多>>
-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惯习、策略与规则:司法场域视野中的涉诉上访被引量:2
- 2011年
- 近年来,涉诉信访现象不断增多,不仅加大了法院系统的工作压力和资源投入,而且对正常社会秩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不利于法治国家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本刊特意组织的这三篇文章,有的以司法场域理论为理性分析工具来探讨人们策略选择的惯常规则,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增加制度供给、促成规则重构来引导涉诉上访的未来走向;有的立足于解决纠纷的政治方法与法治方法的对立统一性,提出要完善现行法律制度、降低群众对信访效果的预期,在法治框架下对涉诉信访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有的论述了建立统一涉诉困难群体经济救助制度的构想,这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如何预防和减少涉诉信访现象。
- 卢少锋
- 关键词:涉诉信访场域理论救助制度上访司法惯习
- 荷兰的分区规划、土地征收与房地产管理被引量:7
- 2012年
- 分区规划是荷兰空间规划中最为重要的规划之一,也是政府行使土地征收权和房屋管理权的基础。在分区规划的制定和修改过程中,规划的专业性、有效的公共参与和完善的司法救济制度不但确保了民众利益不受行政权肆意侵犯,也促进了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种以分区规划为基础的土地管理模式,对中国土地管理制度的变革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程雪阳
- 关键词:土地征收房地产管理
- 荷兰为何会拒绝违宪审查——基于历史的考察和反思被引量:12
- 2012年
- 荷兰现行宪法第120条明确禁止法院对议会的法律进行违宪审查,被称为西方世界抵制违宪审查的"最后堡垒"。然而,这一规定并非没有争议。自1848年以来,荷兰国内围绕违宪审查展开了长达160多年的争论。特别是1980年代以后,荷兰法院频频依据宪法第94条对国内法进行"条约审查"的做法使得这种争论变得更加复杂。为什么荷兰人允许法院进行"条约审查"却不允许法院进行违宪审查?这需要从荷兰人特殊的法律观、特殊的宪法、以"波德模式"为核心的国家治理模式以及国际法的影响等方面予以考察。荷兰的经验表明,人权保护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但为了保护人权而允许司法进行违宪审查却并非普世且不可替代的真理。为了实现保护人权和维护法律秩序统一和谐这两个目标,每个国家应当在尊重本国国情的基础上进行制度设计。
- 程雪阳
- 关键词:违宪审查人民主权人权保护法律秩序
- 新形势下我国环境危险犯立法探析被引量:3
- 2013年
- 我国已经进入风险社会,它要求刑事立法由传统的罪责刑法向安全刑法转型。后者是一种新的刑法观,其注重事先预防和维护社会的安全与秩序。我国现行《刑法》坚持结果本位立场,恪守传统的罪责自负原则,过度追求法典化,其归责范围过于狭窄,与安全刑法理念不相适应,难以有效规制实践中出现的大量危险犯。由于许多环境污染行为所造成的实害结果一般不会立即出现而是以危险状态长期存在,其最终造成实害结果是一种必然,所以在《刑法》中增设环境危险犯对于环境犯罪的规制意义明显。我国环境犯罪中的环境危险犯设置,应采具体危险犯的立法模式;在罪过形式上,应评价对"行为认识"的罪过而不是对"危险认识"的罪过;在处罚范围上,应当承认单位作为环境危险犯的犯罪主体;在刑罚适用上,应对环境危险犯与环境实害犯进行区分。
- 马松建李琪
- 关键词:环境犯罪危险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