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100506-3)

作品数:1 被引量:86H指数:1
相关作者:沈健林张杨珠汤宏王聪刘杰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有机碳
  • 1篇溶解性有机碳
  • 1篇生物量碳
  • 1篇水分
  • 1篇水分管理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量
  • 1篇微生物量碳
  • 1篇物量
  • 1篇秸秆
  • 1篇秸秆还田
  • 1篇可溶性有机碳
  • 1篇还田
  • 1篇

机构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作者

  • 1篇刘杰云
  • 1篇王聪
  • 1篇汤宏
  • 1篇张杨珠
  • 1篇沈健林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秸秆还田与水分管理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溶解性有机碳、氮的影响被引量:86
2013年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于2011年晚稻季在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研究水分管理方式(间歇灌溉和长期淹水)和秸秆还田量(无秸秆还田,低量秸秆还田和高量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长期淹水的条件下,高量秸秆还田较无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含量;间歇灌溉条件下,低量秸秆还田较高量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含量。无秸秆还田条件下,间歇灌溉处理比长期淹水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高,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低;高量秸秆还田下,长期淹水处理比间歇灌溉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高。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不同秸秆还田量下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影响不同。
汤宏沈健林张杨珠刘杰云王聪
关键词:秸秆还田水分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