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JY138)
- 作品数:12 被引量:232H指数:6
- 相关作者:耿伟廖显春施炳展王永进宋结焱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财经大学南开大学济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进口技术复杂度与中国企业加成率被引量:4
- 2018年
- 进口技术复杂度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和竞争效应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加成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经验分析后发现,进口技术复杂度的提高可以促进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提升,这一促进作用对东部地区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非出口企业、国有企业作用更为显著;考虑了变量内生性之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地,构建中介效应模型也检验了进口技术复杂度影响企业加成率的这种作用机制。
- 耿伟李占霞
- 关键词:技术外溢效应
- 要素价格负向扭曲与中国企业进口中间品多样化被引量:5
- 2016年
- 企业进口中间品多样化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实现技术进步、追赶国际技术前沿的有效途径,也是新贸易理论框架下进口贸易利益的来源之一;但在国内要素价格负向扭曲条件下,生产要素与中间品相对价格变小,从而导致包括进口中间品在内的中间品投入种类减小。基于上述判断,本文以中国数据为例,实证研究企业要素价格负向扭曲对其进口中间品多样化的影响,从而为分析市场扭曲与贸易利益的关系提供一个经验事实。本文认为:中国要素价格扭曲呈现递增趋势,企业中间品进口多样化呈现递减趋势;要素价格扭曲降低了企业进口中间品多样化水平,这一降低作用对于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东部地区和一般贸易更明显;而且劳动力要素价格负向扭曲的影响大于资本价格负向扭曲;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本文政策含义是,尽快实现国内要素价格完全市场化有利于企业在国际市场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特别是摆脱企业对低工资、低价格的过度依赖而丧失技术创新和模仿的机会,从而最终实现中间品多样化和贸易利益。
- 耿伟廖显春
- 关键词:贸易利益
- 上游垄断与中国企业产品质量升级被引量:140
- 2014年
- 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模型阐述了上游垄断影响企业产品质量选择的作用渠道,并澄清了其阻碍产品质量升级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克服了以"价格法"衡量产品质量的局限性,结合《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采用"回归反推方法"对中国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上游垄断对产品质量升级的作用取决于垄断的成因以及下游的竞争程度:由政府保护所形成的垄断明显不利于产品质量升级;由企业自身的高效率所导致的垄断对下游产品质量升级的作用与下游竞争程度有关,下游竞争程度越高,则其正面作用越小。随着下游行业竞争的放开,其负面作用正在逐步凸显。
- 王永进施炳展
- 关键词:政府保护
- 贸易自由化、市场化改革与企业间加成率分布被引量:2
- 2018年
- 加成率分布是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指标。贸易自由化引致的竞争效应迫使国内低效率企业退出,从而导致加成率分布离散度降低,改善了资源配置效率。上述作用机制的前提是完善的市场机制。文章考察了贸易自由化与市场化改革的交叉作用对制造业企业间加成率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企业间加成率分布离散度下降;贸易自由化与市场化改革均降低了企业间加成率分布离散度,二者的交叉项也显著为负,表明贸易自由化引致的竞争效应在市场化水平高的地区更为显著;最后,机制检验部分证实了贸易自由化通过影响边际成本分布和价格分布作用于加成率分布。
- 耿伟魏荣
- 关键词:贸易自由化市场化改革
- 外商直接投资对民营企业生产率影响的融资效应分析——来自中国企业层面的证据被引量:2
- 2014年
- 基于融资约束的新视角,使用企业面板数据经验分析了FDI对民营企业生产率影响的融资效应。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通过融资效应推动了民营企业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而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提升了民营企业的管理效率与技术进步。进一步划分民营企业类型后发现,FDI对产业集聚区的非合资民营企业的要素配置效率起到积极作用;而未处于产业集聚区的非合资民营企业的生产率并未受益于FDI的融资效应,其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主要依赖于国内金融市场改革。
- 孙灵燕崔喜君
-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民营企业生产率融资效应
- 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与劳动收入差距——基于跨国跨行业下游度指标的研究被引量:22
- 2018年
- 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是影响一国行业内劳动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下游度指标刻画一国特定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位置,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对高技能与低技能劳动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机制。采用1996—2009年跨国跨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价值链越接近下游的生产位置,高技能劳动收入占比越大,低技能劳动收入占比越小,劳动收入差距随之扩大;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变化通过增加值率的变化改变了劳动的需求结构,进而改变了劳动相对收入差距;在考虑了不同指标、内生性等因素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二者之间存在以增加值率作为中介变量的作用机制。政策含义为一国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强调以下游度较高的行业嵌入到价值链中,由此带来较高的增加值率,但同时也应考虑到随之而来的劳动收入差距,因此需要加强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
- 耿伟郝碧榕
-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收入差距增加值率
- 收入差距与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率被引量:2
- 2019年
-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检验了收入差距与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率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差距与企业成本加成率呈"倒U型"关系,且拐点出现在基尼系数0.363处;当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基尼系数处于"倒U型"曲线的下降阶段,即收入差距显著抑制了企业成本加成率的提升,且此抑制作用在国有企业、垄断行业、低技术行业以及中西部地区尤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创新是收入差距影响企业成本加成率的中介渠道。由此得出结论: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缩小收入差距能够推动中国整体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率提升。
- 耿伟魏荣
- 关键词:收入差距
- 贸易自由化、市场化改革与企业间资源配置——基于生产率分布离散度的视角被引量:12
- 2017年
- 生产率分布离散程度是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体现。贸易自由化降低生产率离散程度是国际贸易利益的重要来源。上述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企业可以自由进入退出,因此市场化改革是上述贸易利益实现的前提。本文以中国为例,考察贸易自由化和市场化改革交叉作用对生产率分布离散度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企业生产率离散度降低;贸易自由化降低了企业生产率分布离散度,这一作用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更为显著。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对外贸易自由化与对内市场化改革需同步推进,这样方可实现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资源最优配置。
- 耿伟廖显春
- 关键词:贸易自由化市场化改革
- 全球生产网络下中间品进口与企业出口选择被引量:1
- 2014年
- 在全球生产网络迅速扩大的背景下,本文基于新新贸易理论的框架,构建企业异质性模型用来解释中间品进口影响最终品出口的微观机制,在该机制中TFP成为有效的传导路径并决定了生产企业的出口选择。利用中国2003年到2010年7个制造业的贸易数据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证明零部件进口规模和种类都会促进对应行业最终资本品的出口,这种促进是通过TFP的提升来实现的,并且该产业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种促进作用。
- 王维薇
- 关键词:全球生产网络零部件进口TFP
- 出口贸易是否降低了中国行业内资源错配?被引量:27
- 2014年
- 在市场完全情况下,低生产效率企业退出市场,所有企业生产率趋同,资源错配程度降低;在开放条件下,Melitz(2003)认为出口贸易导致高效率企业扩大市场规模,低效率企业退出市场,从而降低行业内资源错配程度,这是新新贸易理论分析贸易利益的一个新维度。本文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基础,验证上述结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我们发现,中国资源错配程度并没有呈现下降趋势;出口贸易反而加剧了资源错配程度,这在高强度出口行业以及东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显著,而且负面影响有增加的趋势;出现上述与理论预期不符结论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出口动力的"非市场性",即由要素市场价格扭曲、政府政策干预等非市场因素推动的中国出口奇迹,其最终结果进一步导致了更深程度的市场扭曲和资源错配。政策着力点应从强调贸易规模转向强调贸易利益,培育企业出口的可持续的市场化动力是关键。
- 宋结焱施炳展
- 关键词:出口贸易资源错配新新贸易理论